用于车辆座椅安全带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988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0777691.9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座椅安全带的控制装置。用于车辆座椅安全带的控制装置包括:收回单元,所述收回单元被构造成通过使用马达的驱动力收回座椅安全带并且当马达被停止驱动时停止收回座椅安全带;加速度测量单元,所述加速测量单元被构造成测量车辆的加速度;状态检测单元,所述状态检测单元被构造成检测车辆在行驶的同时是否处在稳定状态;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当在马达的驱动期间由加速度测量单元测量到的加速度已经维持低于第一设定加速度持续至少第一设定时间并且车辆已经维持在由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稳定状态持续至少第二设定时间时,停止驱动该马达。

    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用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384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0957842.9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用的控制装置,包括:拉入部,被配置为拉入所述座椅安全带;脱离感测部,被配置为感测所述车辆向车道外的脱离;车速传感器,被配置为测定车速;以及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双方的情况下使所述拉入部工作。所述第一条件是由所述脱离感测部感测到所述车辆向所述车道外的脱离的条件,所述第二条件是所述车速为规定速度以上的条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不使所述拉入部工作。

    安全气囊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12860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680043645.7

    申请日:2006-11-20

    Abstract: 乘员(P)通过坐椅安全带装置(30)被限制到乘客坐椅(28)。乘客坐椅侧安全气囊(44)由沿挡风玻璃(46)展开的第一安全气囊(40),以及沿仪表板(12)的上表面(12A)展开的第二安全气囊(42)构成。间隙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安全气囊之间。即,由于所述乘员(P)的臀部和胸部被所述坐椅安全带装置(30)限制,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倾向于通过所述第一安全气囊(40)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42)对所述乘员(P)的头部进行特别限制,这经历了到车辆前侧的较大的惯性运动。因此可以总体上减小所述乘客坐椅侧安全气囊(44)的气体容积。

    安全气囊装置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2860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80043645.7

    申请日:2006-11-20

    Abstract: 乘员(P)通过坐椅安全带装置(30)被限制到乘客坐椅(28)。乘客坐椅侧安全气囊(44)由沿挡风玻璃(46)展开的第一安全气囊(40),以及沿仪表板(12)的上表面(12A)展开的第二安全气囊(42)构成。间隙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安全气囊之间。即,由于所述乘员(P)的臀部和胸部被所述坐椅安全带装置(30)限制,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倾向于通过所述第一安全气囊(40)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42)对所述乘员(P)的头部进行特别限制,这经历了到车辆前侧的较大的惯性运动。因此可以总体上减小所述乘客坐椅侧安全气囊(44)的气体容积。

    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8444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480002528.7

    申请日:2004-01-21

    Abstract: 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包含一个卷绕座椅安全带(12)的电动马达(20)和一个控制电动马达(20)的微型计算机(30),其中,在利用距离传感器(41)检测到的距离和车速传感器(42)检测到的车速而预测一个碰撞时,微型计算机(30)控制电动马达(20),以便以一个卷绕载荷卷绕座椅安全带(12),该卷绕载荷以第一个上升梯度增大到第一个卷绕载荷。另外,在利用一个制动开关(43)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到一个突然制动操作时,微型计算机(30)控制电动马达(20),以便以一个卷绕载荷卷绕座椅安全带(12),该卷绕载荷以大于第一个上升梯度的第二个上升梯度增大到第二个卷绕载荷。因此,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座椅安全带可以在使乘员不会有太多的不适感并且受到保护的这样的卷绕方式和卷绕载荷下被卷绕。

    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41926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480002528.7

    申请日:2004-01-21

    Abstract: 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包含一个卷绕座椅安全带(12)的电动马达(20)和一个控制电动马达(20)的微型计算机(30),其中,在利用距离传感器(41)检测到的距离和车速传感器(42)检测到的车速而预测一个碰撞时,微型计算机(30)控制电动马达(20),以便以一个卷绕载荷卷绕座椅安全带(12),该卷绕载荷以第一个上升梯度增大到第一个卷绕载荷。另外,在利用一个制动开关(43)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到一个突然制动操作时,微型计算机(30)控制电动马达(20),以便以一个卷绕载荷卷绕座椅安全带(12),该卷绕载荷以大于第一个上升梯度的第二个上升梯度增大到第二个卷绕载荷。因此,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座椅安全带可以在使乘员不会有太多的不适感并且受到保护的这样的卷绕方式和卷绕载荷下被卷绕。

    乘员约束装置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99891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10107539.2

    申请日:2006-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员约束装置,具有设置在座椅的车辆后方侧的肩部固定器和穿挂在该肩部固定器上并拉绕到乘员前面侧的乘员约束带,在该乘员约束带中,至少设置在乘员头部侧方的部分成为可膨胀部,其中,即使该可膨胀部的容积比较小,也可以使乘员约束带与座椅靠背的上部抵接。肩部固定器(14),在座椅(1)的车辆后方侧,设置得与座椅靠背(3)的上端高度相同或低于座椅靠背(3)的上端,从该肩部固定器(14)拉绕到乘员前面侧的乘员约束带的肩带部(10),与座椅靠背(3)的上端接触。因此,当使肩带部(10)膨胀时,无需使肩带部(10)向座椅靠背(3)一侧多余地膨胀。

    车辆用空气安全带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62320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43944.X

    申请日:2006-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18 B60R22/4628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空气安全带装置,共用使胸部膨胀部和预张紧装置动作的气体供给源,从而可以装载于车辆用座椅上的有限的装载空间内。车辆用空气安全带装置(10)包括:胸部约束用织带(16),具有在膨胀时与乘员(14)的胸部(14B)对应的胸部膨胀部(46);腰部约束用织带(18),从卷收器(34)拉出并与乘员(14)的腰部(14W)对应;和单一的气体供给源(22)。由于在车辆碰撞时向胸部膨胀部(46)和预张紧装置(20)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源(22)为单一且共用的,因而可以将该气体供给源(22)装载于车辆用座椅(12)中的有限的装载空间内。

    乘员约束带和乘员约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95937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5837.8

    申请日:2006-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B60R21/18 B60R2021/0006 B60R2021/0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员约束带,其中,通过乘员头部的侧方而拉绕到该乘员的前面侧,从设置在该乘员头部侧方的部分一直到设置在乘员前面侧部分成为可膨胀部,其可以使头侧配置部的膨胀进一步提前。乘员约束带(1)的肩带部(10)具有:设置在乘员头部侧方的头侧配置部(10S)和一直设置到乘员前面侧的前面配置部(10F)。肩带部(10),在膨胀的状态下,头侧配置部(10S)比前面配置部(10F)粗,且前面配置部(10F)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粗细程度大致相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