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1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67037.3

    申请日:2016-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 H01M2/1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以电池模块的制造工序不会变得复杂的方式、持续地使电池单元为加压状态的电池壳。具体而言,所述电池壳具有:收纳电池单元(2)的层叠体的树脂制的第1收纳部(3)以及第2收纳部(4)、与形成第1收纳部(3)的第1侧壁(11)、第2侧壁(12)以及第3侧壁(13)一体地配设的UD带(6)、以及与形成第2收纳部(4)的第1侧壁(11)、第2侧壁(16)以及第3侧壁(17)一体地配设的UD带(7),UD带(6、7)构成为特别地从第2侧壁(12、16)经由第1侧壁(11)跨及第3侧壁(13、17)地配设。

    用于车辆电池组的冷却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591442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092755.8

    申请日:2016-02-19

    Inventor: 山中笃 林强

    Abstract: 用于车辆电池组的冷却单元,包括:冷却风机,其配置为向车辆搭载的电池组吹送冷却空气;进气导管,其与所述冷却风机相连,并设有向上开口的进气端口;以及盖件,其设在所述进气端口上方。所述盖件具有顶板和侧板,该顶板配置为向上地与所述进气端口的端面分离,并配置为覆盖所述进气端口,所述侧板配置为与所述进气端口的侧表面分离,且所述侧板从所述顶板的侧边缘延伸于所述进气端口的端面下方。在所述进气端口与所述侧板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气端口连通的开口。

    蓄电单元
    25.
    发明公开
    蓄电单元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74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261891.6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蓄电单元。在蓄电单元中,集电板包含中央部、外周缘部、辐条、第1片部及第2片部。中央部以在从轴向观察时与卷绕电极体的中心重叠的方式配置。外周缘部位于中央部的外周侧。通过外周缘部及中央部中的任一方与外壳连接,集电板与第1外部端子电连接。辐条将中央部和外周缘部连接。第1片部从中央部朝向外周缘部延伸出,与第1电极连接。第2片部从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延伸出,与第1电极连接。

    蓄电元件
    26.
    发明公开
    蓄电元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627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68868.X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蓄电元件具备元件壳体、第一二维识别码及第二二维识别码。元件壳体构成为能够收容电极体。第一二维识别码设置于元件壳体的外表面上。第一二维识别码构成为能够读取识别信息。第二二维识别码以与第一二维识别码分离的方式设置于元件壳体的外表面上。第二二维识别码构成为能够读取与第一二维识别码相同的识别信息。第二二维识别码设置于在从正面观察了第二二维识别码时无法目视确认第一二维识别码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二次电池
    27.
    发明公开
    二次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2088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801034.4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在二次电池中,第一端面部从第一侧面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朝向第二侧面部延伸。第二端面部从第二侧面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朝向第一侧面部延伸。端面焊接部将第一端面部的末端缘与第二端面部的末端缘相互连接。第一端面部的末端缘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该第一端面部与第一侧面部之间的连接部分靠壳体的中央侧的位置。第二端面部的末端缘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该第二端面部与第二侧面部之间的连接部分靠壳体的中央侧的位置。

    蓄电模块
    28.
    发明公开
    蓄电模块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181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724368.6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模块。在蓄电模块中,在壳体主体的收容空间内,通过间隔壁部形成第一区段及隔着间隔壁部而与第一区段相邻的第二区段。第一端部是连接导电构件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且埋没于壳体主体。第二端部是连接导电构件的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且埋没于壳体主体。第一内表面部向第一区段露出,与多个电极体中的收容于第一区段的第一电极体电连接。第二内表面部向第二区段露出,与多个电极体中的收容于第二区段的第二电极体电连接。

    蓄电装置
    30.
    发明公开
    蓄电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86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75659.4

    申请日:2024-02-08

    Inventor: 山中笃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蓄电装置。蓄电装置具备多个蓄电模块、导电部件、一对约束部件以及粘接部件。各蓄电模块具有:重叠区域,在层叠方向上与一对约束部件重叠;以及非重叠区域,在层叠方向上不与一对约束部件重叠。各蓄电模块具有:直接接触区域,与导电部件直接接触;以及间接接触区域,经由粘接部件与和蓄电模块邻接的蓄电模块或者导电部件接触。重叠区域包括直接接触区域,非重叠区域包括间接接触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