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5704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74605.4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柴油动力系统,包括:柴油机、共形换热器和射流装置,其中,共形换热器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柴油机连接,且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分别与共形换热器的上封头和下封头连接;所述共形换热器的第二入口用于流入海水,且第二出口用于排出海水;射流装置,射流装置设置在共形换热器的第二出口处,射流装置的第一入口用于吸入由共形换热器的第二出口排出的海水,射流装置的第二入口与柴油机排气管连接,射流装置的出口用于排出海水和柴油机的柴油机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舶柴油动力系统,通过在共形换热器的第二出口处设置射流装置,使共形换热器的换热形式变为强制对流换热,提高了共形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05138.X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轮机及船用蒸汽动力推进装置,其中汽轮机包括汽缸以及贯穿汽缸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同轴套接于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至少一列第一旋转动叶,第二转轴上设有至少一列第二旋转动叶,第一旋转动叶和第二旋转动叶沿蒸汽流动的方向交错排列,以分别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输出相反的转动。该汽轮机通过取消传统轴流式汽轮机中的静叶,并采用反向旋转的动叶进行替代,提高了每一级的气动载荷,使得汽轮机体积大幅缩小,可以同时输出方向相反的转动。该船用蒸汽动力推进装置通过汽轮机的两个转轴输出相反的转动来直接驱动对转螺旋桨,无需设置换向齿轮箱,进一步缩小了推进系统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1538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73211.7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nventor: 黄崇海 , 林原胜 , 王苇 , 庞杰 , 吕伟剑 , 陈列 , 魏志国 , 李邦明 , 陈朝旭 , 邱志强 , 王俊荣 , 肖颀 , 陈凯 , 戴春辉 , 李勇 , 张克龙 , 苟金澜 , 柯志武 , 吴君 , 柯汉兵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换热微细通道液冷散热器,包括若干个液冷散热模块;包括两个冷却液通道和磁流体通道;磁流体通道设有两段,分别安装有磁极相反的磁铁以及电极方向相反的电极组件;两个冷却液通道分别对应磁流体通道的两段,每段均与一冷却液通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散热器,利用两个冷却液通道同时对热源进行冷却,实现双面换热。该散热器还利用电磁场驱动磁流体使其在磁流体通道循环流动,从而起到带动与其侧面连通的冷却液运行,使原有的冷却液与壁面的液‑固接触方式转变为冷却液与磁流体的液‑液接触方式,极大降低了接触面的摩擦阻力系数,同时也利用磁流体的运动使冷却液接触面从原先的无滑移壁面转变为滑移壁面,起到低阻散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19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67784.4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结构的隔振装置及船舶系统,其中隔振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振源设备和安装基座之间,所述支撑结构上构造有若干个声学黑洞结构,所述声学黑洞结构连接有局域振子组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结构的隔振装置及船舶系统,通过支撑结构上的声学黑洞结构,将振源设备传递的振动能量汇聚于声学黑洞结构,实现振动能量的高效聚集,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声学黑洞结构处安装局域振子组件,能够实现振动能量的高效吸收,从而在振源设备的振动传递过程中,有效提升振动隔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39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267185.5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中央冷却器冷却水激励换热管振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中央冷却器舱内冷却水入口管路中冷却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若冷却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与中央冷却器换热管的固有频率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或,冷却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与中央冷却器换热管中海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之间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之内,则向中央冷却器舱内冷却水入口管路中加入预设浓度的长链聚合物。本发明实施例向中央冷却器一定体积的长链聚合物,使得加入长链聚合物后冷却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与换热管的固有频率、海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均不相同,也就是使得换热管不会发生共振,从而提高了中央冷却器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1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05368.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背压卸载装置的液压驱动球阀,涉及阀门驱动技术领域,该球阀包括:阀球、阀座、驱动组件以及阀体;所述阀球和阀座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座与阀体滑动密封配合,所述阀座包括远离所述阀球的阀座前端和靠近所述阀球的阀座后端,所述阀座后端上设有与所述阀球配合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将所述阀体的内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阀体上,其包括驱动活塞,所述驱动活塞与所述阀座连接,所述驱动活塞被配置为:当开启球阀时,所述驱动活塞驱使所述阀座移动以使所述阀球与密封环脱离,所述前腔和后腔导通。本发明的球阀,能够减小球阀开启所需的力矩,从而降低球阀中开启装置的功率参数,节约了设备采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29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42070.1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阀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用舷侧闭锁阀,包括阀体以及连接于阀体的进口管段和出口管段,还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第一阀芯包括第一阀座、转杆和第一阀盖,第一阀座固接于出口管段,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阀体,转杆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一阀盖;第二阀芯包括第二阀座、推杆和第二阀盖,第二阀座固接于出口管段;推杆的杆部滑动连接于出口管段,推杆的一端固接于第二阀盖,以带动第二阀盖在阀体内平移。该船用舷侧闭锁阀利用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共同作用于一个阀腔,大大减少了阀门布置空间的需求,有利于实现舰船紧凑布置,同时闭锁性能更好,操作更快。
-
公开(公告)号:CN1104358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573095.9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冷却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利用推进器抽吸作用的自流式冷却水系统,包括出水管路,出水管路的出水口位于船舶推进螺旋桨前方的低压区,出水口朝向船舶推进螺旋桨。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推进器抽吸作用的自流式冷却水系统,将出水管路的出水口设于船舶推进螺旋桨前方的低压区,并使出水口朝向船舶推进螺旋桨,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船舶推进螺旋桨前方的相对低压,增加冷却水系统进出口压差,促进冷却海水在循环管路内的流动,减轻海水泵维持冷却海水循环流动的负荷,降低海水泵功耗。经过换热器加热的出水经过螺旋桨的剧烈搅浑后,热流体将迅速降温至环境温度,从而减少热污染和热辐射。
-
公开(公告)号:CN11043586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573093.X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冷却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自流式冷却水系统进水装置,包括导流罩和进水流道,导流罩为设于船舶底壳的凸起结构,进水流道设于导流罩内,进水流道的进水口开设于导流罩的迎流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流式冷却水系统进水装置,在船舶底壳设置凸起结构形成导流罩,并在导流罩的迎流面设置进水口,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船舶航行时的动压,使海水从进水口流入进水流道,继而进入并流过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海水冷却器,有效降低海水泵泵送海水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39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67185.5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中央冷却器冷却水激励换热管振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中央冷却器舱内冷却水入口管路中冷却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若冷却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与中央冷却器换热管的固有频率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或,冷却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与中央冷却器换热管中海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之间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之内,则向中央冷却器舱内冷却水入口管路中加入预设浓度的长链聚合物。本发明实施例向中央冷却器一定体积的长链聚合物,使得加入长链聚合物后冷却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与换热管的固有频率、海水的脉动压力峰值频率均不相同,也就是使得换热管不会发生共振,从而提高了中央冷却器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