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41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31568.8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器数字化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压壳体安装件三维模型装配定位方法。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定位骨架装配的方式对耐压壳体安装件进行定位,并设计了定位骨架的组成部分,解决了耐压壳体曲面上安装件定位困难的问题,减少了手动装配及变更需要的大量人力成本;且定位位置可参数化调整,保证了定位准确性,并且能够很好的保持与设计状态信息匹配;本发明通过定位指标描述定位位置,方便批量化操作,水下航行器耐压壳体安装件数以百计,本技术方案通用性好,可通过程序批量化操作,大幅提升了水下航行器的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5969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810477000.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3/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船舶管路系统重量分布统计方法,S1、构建各类管路系统的等密度管路系统,S2、对具有同等等效密度ρ等效的管路系统模型进行填充、批量布尔合并,得到等密度管路系统合并模型,S3、假设全船有N个等效密度的管路系统,通过S2可以获得N个等密度管路系统合并模型;S4、将等密度管路系统合并模型按精度要求,沿船长方向上进行分段,形成分段模型;S5、批量输出各分段的重量分布值和位置信息,S6、将重量分布值和位置信息绘制成重量分布曲线。本发明通过模型合并、分隔构建出管路系统载荷求解模型,并设计相应算法,自动计算管路系统纵向重量分布值,不但实现了管路系统纵向重量分布的自动化计算,而且大幅提升了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78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90392.4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B35/00
Abstract: 一种多道地震与地质取样调查作业集成物探船,涉及物探领域。多道地震与地质取样调查作业集成物探船包括具有下甲板、主甲板、上甲板和露天甲板的物探船,物探船尾部具有贯穿上甲板和露天甲板的U形开口,物探船设有多道地震调查系统和地质取样调查系统,多道地震调查系统主要包括设于主甲板的气枪阵收放装置、设于主甲板和上甲板的地震电缆收放装置及设于上甲板的电缆导向装置,地质取样调查系统包括可沿竖直平面转动地设于主甲板的A形架、设于下甲板的液压站、设于露天甲板的地质绞车导向装置及设于主甲板的取样设备,U形开口用于供转动地A形架穿过。多道地震与地质取样调查作业集成物探船集成多道地震调查功能与地质取样调查功能于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06666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611269726.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 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密艇体模型输入至基于3D Experience的三维设计平台;2)设置水线面高度参数T和船舯位置参数CZ;3)构建剩余排水体积模型及水线面模型;4)测量步骤3)中得到的剩余排水体积模型的体积、形心位置信息以及表征水线面的“薄片”的体积、形心位置信息、惯性矩信息;5)形心位置相对船舯位置参数CZ进行移轴,同时将表征水线面的“薄片”实体模型惯性矩信息换算成面惯性矩信息;6)选择离散或等间距输入方式输入水线高度值,批量重复步骤1)至步骤5)的过程,获得静水力曲线要素。本发明实现了在CATIA V6平台上快速获取潜艇静水力曲线的功能,计算结果经过实艇测算满足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4800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205274.X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5 , G06F17/5036 , G06F22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骨架关联的管子支吊架模型重组方法,包括:步骤1:管子支吊架骨架模型预布置:利用设计类软件,将管子支吊架骨架模型涉及的各个部件设计成模板,构成技术设计模板泛型库;在管子支吊架骨架模型预布置时,首先从技术设计模板泛型库中调入单/多管支吊架骨架,选择支架方向,并根据支腿数量选择参考面,然后选择单根管子,在管子支吊架骨架中定义单根管子参考,并判断是否为多管支架;步骤2:管子支吊架模型重组。本发明实现管子支吊架模型的多态表征、智能重构、自动选型和环境自适应布置等功能,以大幅度提高管路系统三维设计时支吊架设计布置效率、提高设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19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47980.X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B7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的船舶舱室进水浮态计算方法,S1、计算进水后船舶总重量△及变化后的重心位置G1;S2、在模型中建立初始浮心B、初始重心G、进水后重心G1、过浮心B水平线与过重心G1垂直线的交点B',在BB'上取一点P,连接G1P,做G1P的垂直面作为水线面WpLp模型;S3、根据△沿G1P方向通过二分法确定WpLp高度,基于模型得到WpLp下浮心位置Bp;S4、根据浮心位置随P点运动变化规律,确定P点在BB'上二分的方向,开始迭代计算;S5、重复S3至S4,直到Bp点与G1P直线距离小于给定精度,即认为Bp与G1P共线,该状态即为舱室进水后的最终平衡浮态。本发明以最终稳态平衡条件为唯一约束条件,适用范围广;通过研究浮心运动规律,提出了收敛准则,提高效率和精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685347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00981.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连接结构及其成型方法。本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连接结构,包括桨毂、桨叶连接翼板以及桨叶复合材料蒙皮,桨叶连接翼板和桨毂采用同种材质一体成型,桨叶复合材料蒙皮完全包裹于桨叶连接翼板外部且其端部延伸至桨毂的凹槽中,桨叶复合材料蒙皮的端部通过密封胶与桨毂的凹槽粘贴固定。本发明提出的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连接结构,因桨毂和桨叶连接翼板一体成型,再将桨叶复合材料蒙皮包裹于桨叶连接翼板外部并端部容纳于桨毂中,从而保证了本螺旋桨的成型精度,进而可减少螺旋桨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181424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20844.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船舶电气马脚快速统计和出图方法,通过运用模型驱动和关联设计思想,结合目前船舶领域电缆通道和设备出图的业务规则和要求,采用统一数据源,实现了自动提取某一空间区域所有目标模型的电气安装信息,并快速完成计算的功能;通过构建三维模型与二维标注符号的对应关系,对电气马脚进行快速统计和出图,大大减少了传统的关于电缆通道和设备马脚的二维设计工作量,并提高了出图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273651.3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插口模型轻量化方法及装置,属于三维建模领域,该方法包括:由插口外径周长线、插口内径周长线及插口底板边线确定插口的圆心、插口内径、插口外径及插口底板的中心距插口底板边线的距离;以插口的圆心为圆心,插口内径和插口外径为内外径的同心圆环草图,以插口顶面为起点,插口底面为终点,拉伸同心圆环草图得插口模型;以插口的圆心为中心,基于插口底板的中心距插口底板边线的距离绘制与插口底板形状一致的底板草图,以插口底面为起点,设备外表面为终点,拉伸底板草图得插口底板模型;将插口模型及插口底板模型进行组合,以完成轻量化的电气设备插口建模。本发明表达的轻量化插口,建模形式简单,数据量大幅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