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断裂带错动地层变形计算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809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310065491.7

    申请日:2023-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活动断裂带错动地层变形计算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步骤包括:调研得到实测地层变形曲线;根据实测曲线统计得到各曲线的变形范围;根据变形范围得到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变形范围计算方法;根据竖直、水平方向变形范围计算方法得到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地层变形计算方法;根据竖直方向地层变形计算方法得到纵向地层变形计算方法;根据竖直、水平和纵向地层变形计算方法得到活动断裂带任意点的任意方向错动地层变形。通过本发明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准确的计算活动断裂带错动时任意点的任意方向地层变形,为穿越活动断裂带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具有良好的工程价值。

    一种基于变形-结构法的隧道初期支护动态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058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811229992.X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变形‑结构法的隧道初期支护动态设计方法。包括:建立围岩与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梁‑弹簧模型,获取初期支护的变形数据,计算其所受荷载,确定初期支护结构的结构内力,依据结构内力计算确定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依据安全系数对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判,至初期支护结构满足安全性要求,完成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设计。本发明通过支护变形计算荷载,确定初期支护的结构内力,高效便捷,时效性好;为变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实现了初期支护的动态设计,同时结合安全系数,实现了初期支护的量化;并可基于节点位移时程曲线,方便地预测初期支护的极限变形,从而预知初期支护结构所受极限荷载。

    城市地下互通立交隧道的组合式通风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116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0199281.6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互通立交隧道的组合式通风设计方法,在匝道内隧道断面上方修建隔板形成送风道,为匝道修建送风用斜井或竖井及风机房,计算确定各主线隧道、匝道的需风量控制标准,利用网络通风技术为主线隧道配置纵向通风所需要的射流风机,利用半横向送风风机全压计算原理为匝道配置送风风机,验证主隧道及匝道风机在火灾情况下的烟气控制能力并对风机功率进行修正。本发明将城市地下互通隧道复杂的通风网络拆解为匝道和主线隧道两个部分,简化了通风风机配置形式,降低了风机能耗,更有利于火灾情况下的烟气控制。

    考虑施工水平的隧道围岩形变荷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48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181882.9

    申请日:2019-03-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考虑施工水平的隧道围岩形变荷载计算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该考虑施工水平的隧道围岩形变荷载计算方法基于收集的大型机械化施工的实测形变荷载数据,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竖向和横向形变荷载计算公式,再根据大型机械化施工的实测形变荷载数据与常规机械化施工实测形变荷载数据的对比分析获得不同施工水平下各围岩等级的形变荷载影响系数。再根据形变荷载影响系数对竖向形变荷载公式修正,从而得到各个施工水平的隧道围岩形变荷载计算方法。该隧道围岩形变荷载计算方法可为未来隧道及地下工程支护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可有效的减小不必要的安全储备,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资源浪费。

    一种轴流风机叶片安装角度获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634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10756148.7

    申请日:2016-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流风机叶片最优安装角获得方法。包括获得风机基本结构参数,利用FLUENT前处理软件GAMBIT建立不同安装角的风机模型,获得不同海拔高度空气质量密度,分别输入FLUENT软件中,模拟计算得到各海拔高度条件不同安装角情况下,风机的有效功率P与安装角θ的关系曲线;对得到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各海拔高度该轴流风机型号风机的有效功率P与安装角θ的计算公式;利用计算式获得风机的安装角。本发明轴流风机叶片安装角的获得方法,经现场测评其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解决了施工方以往不断进行现场试验确定轴流风机叶片安装角的复杂问题,得到的结果准确可靠,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经济、合理、高效、便捷。

    一种洞穴型岩溶岩体数值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013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78892.2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洞穴型岩溶岩体有限元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工程勘察与物探确定:体岩溶率、溶洞位置范围、溶洞大小分布规律及其概率密度函数;基于蒙特卡罗法确定溶洞位置、确定溶洞大小生成溶洞,通过体岩溶率检验模型是否符合要求,最后将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赋予介质区域,将已知溶洞内包含物的物理力学参数赋予溶洞区域,得到待分析的洞穴型岩溶岩体有限元数值模型。本发明提供的洞穴型岩溶岩体模型可以灵活地描述实际工程中溶洞的分布特征,完整、准确地描述有溶洞分布的岩溶岩体,具有较强适应性,对于评价岩溶区地基、考察岩溶区渗漏规律、研究岩溶区隧道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