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029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47654.9

    申请日:2017-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包括桥梁承台,其特征在于在桥梁承台上方外侧设置混凝土隔墙,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桥梁承台的外侧设置台阶状开挖区,所述台阶状开挖区内利用路基填料回填至承台顶面以上,形成道路路基,梯形混凝土隔墙将承台区域和道路路基之间隔离开,使得承台区域与道路路基之间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沉降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分析高架承台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的起因,采用较为简便、造价经济的施工方法对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有效减小承台周边道路不均匀沉降的程度。

    一种枢纽式全互通立体交叉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69142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342867.6

    申请日:2012-09-17

    Inventor: 袁胜强

    Abstract: 本发明型涉及一种枢纽式全互通立体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为地面道路,第二层为两条左转定向匝道和两条右转定向匝道,第三层为第一条快速主线,第三、四层间为两条迂回左转匝道和两条右转定向匝道,第四层为第二条快速主线;两条快速主线间的左转交通由两条定向和两条迂回匝道完成,右转交通由四条定向匝道完成,每组左转和右转交通合并成一个进(出)匝道进(出)主线,转弯模式统一,便于识别。本发明技术标准高、立交形态优美、节约土地,尤其适用于两条快速主线间设置枢纽型互通立交。

    一种枢纽式全互通立体交叉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6914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42867.6

    申请日:2012-09-17

    Inventor: 袁胜强

    Abstract: 本发明型涉及一种的全互通立体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为地面道路,第二层为两条左转定向匝道和两条右转定向匝道,第三层为第一条快速主线,第三、四层间为两条迂回左转匝道和两条右转定向匝道,第四层为第二条快速主线;两条快速主线间的左转交通由两条定向和两条迂回匝道完成,右转交通由四条定向匝道完成,每组左转和右转交通合并成一个进(出)匝道进(出)主线,转弯模式统一,便于识别。本发明技术标准高、立交形态优美、节约土地,尤其适用于两条快速主线间设置枢纽型互通立交。

    一种道路平面线形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9511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14262.2

    申请日:2010-02-25

    Inventor: 袁胜强 徐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导线法”的动态拖动交互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两根相互交叉的初始导线,通过鼠标或对话框改变导线交点坐标参数,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最新的道路中心线。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导线法”的缺点一计算和绘图分别进行,用户不能及时看到设计参数的变化引起的道路中心线的变化,利用本方法提供的思路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具有设计速度快、方便、所见即所得等特点,便于大范围实时动态的进行道路中心线调整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