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虚轴机床和机器人的三转动并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954593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10274735.5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虚轴机床和机器人的三转动并联机构,它由机架、动平台以及连接在机架与动平台之间的第一运动支链,第二运动支链和第三运动支链组成。其中的第一运动支链包括顺序相连的第一万向铰链、第一移动副和第二万向铰链,第二运动支链包括顺序相连的第三万向铰链、第二移动副和第四万向铰链,第三运动支链包括顺序相连的转动副和第五万向铰链。本发明具有解耦的三个转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仅依赖运动支链的运动副的线性控制,实现原理非常简单,具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

    解耦的三转动并联机构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34521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74733.6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耦的三转动并联机构,它由机架、动平台以及连接在机架与动平台之间的第一运动支链,第二运动支链和第三运动支链组成。其中的第一运动支链包括顺序相连的第一万向铰链、第一移动副和第二万向铰链;第二运动支链包括顺序相连的第一球铰链、第二移动副和第二球铰链;第三运动支链包括顺序相连的转动副和第三万向铰链。本发明具有解耦的三个转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仅依赖运动支链的运动副的线性控制,实现原理非常简单,具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

    汽车车轮平衡块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65730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026127.6

    申请日:2006-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配重及其附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车轮平衡块及其制造工艺。一种汽车车轮平衡块,包括平衡块配重块和连接于其上的弹簧挂件,平衡块配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处,弹簧挂件通过该凸起处与平衡块配重块连接。一种汽车车轮平衡块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下料;(2)料段弯曲;(3)弯曲件表面清理并预热;(4)涂覆润滑剂;(5)挤压成型;(6)与弹簧挂件连接固定。本发明的特征就是在钢质平衡块配重块镦挤成形的同时挤出两个铆钉,而不是成形后靠冲半孔(盲孔)的方法挤出铆钉,并且平衡块的外形轮廓由镦挤直接成形,不产生任何工艺性废料,可比冲压工艺节约原材料5~10%。

    大克重钢制汽车车轮平衡块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6835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10038472.0

    申请日:2008-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件重量在60克(含60克)以上的钢制车轮平衡块,包括平衡配重块和弹簧挂钩,所述弹簧挂钩的上部为卡装部,下部为与平衡配重块固定在一起的结合部,所述平衡配重块的上表面设有一定位槽并在该定位槽的槽底面上至少设有一凸起,与该凸起相对应的平衡配重块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弹簧挂钩的结合部上设有与平衡配重块的凸起匹配的铆孔,以使弹簧挂钩通过凸起与平衡配重块铆接在一起。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平衡块中平衡配重块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下料及冲裁定位槽;坯料弯曲;弯曲坯料表面清理;预热;涂覆润滑剂;感应加热;温塑性成型;切除飞边;表面抛丸处理;平衡配重块表面压制字符;与弹簧挂件铆接固定;外观涂装。

    一种轴承滚动体温锻用石墨复合润滑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7333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25286.X

    申请日:2005-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锻用润滑剂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轴承滚动体温锻用石墨复合润滑剂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轴承滚动体温锻用石墨复合润滑剂,由以下配料组成(按重量比):石墨粉:20-30%,滑石粉:5-15%,二硫化钼:4-6%,纤维素:2-4%,水:47-67%。该润滑剂具有耐高温、附着力强、化学稳定性好和无毒无臭等特点。用于轴承滚动体温锻的润滑效果良好,成形后的锻件表面光滑,而且具有一定的防锈功能。轴承滚动体温锻前即可对坯料涂覆本石墨复合润滑剂,坯料干燥后就能直接加热、成形。成形力明显降低,模具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同时,温锻用石墨复合润滑剂的浸涂技术,避免了喷涂和刷涂方法的不足。

    一种带自动压料装置的棒料剪切模

    公开(公告)号:CN1467048A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02112490.6

    申请日:2002-07-12

    Inventor: 徐新成 赵中华

    Abstract: 一种带自动压料装置的棒料剪切模,包括下料模部件、支承定位部件、大平板、上模座、剪料刀板和调节螺杆,其特点是:它还包括安装在下料模部件的模座上且位于套筒模外侧的自动压料装置,其包括若干弹簧、活动压板、若干导柱、上压板、斜楔、气缸和两个对合的哈夫半模,各导柱的一端穿入活动压板进入各弹簧中心孔中,并由导柱的下台阶定位在模座上,各导柱的另一端串入上压板,并由导柱的上台阶定位上压板;斜楔的下表面是一与活动压板上表面的斜面相配合的斜面;气缸的活塞与斜楔固定连接,并带动斜楔在活动压板的斜面上作水平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活动压板作上下压料运动。本发明可以使棒料在每一次剪切时都能被紧紧压住,从而得到两端平直的料段,保证剪切质量。

    一种研磨抛光用柔性刀杆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14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369633.2

    申请日:2019-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抛光用柔性刀杆,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弹簧、滑动螺纹件、紧固压帽和限位螺母,其中刀杆为两端外径不同的台阶状圆杆,在外径较小的一端开有多条导向滑槽,导向滑槽尽头开有外螺纹;滑动螺纹件为环形构件,一端的内部设置有与导向滑槽相对应的滑轨,另一端开设有外螺纹;紧固压帽为一个带内螺纹的圆环;弹簧套装在刀杆外径较小的一端的外侧,刀杆的导向滑槽插入滑动螺纹件的滑轨中,磨头/研磨轮/抛光轮套在滑动螺纹件的外螺纹外,紧固压帽与滑动螺纹件外螺纹端连接,限位螺母与刀杆外螺纹端相连。本发明通过柔性刀杆进行动态补偿,无需频繁更换磨头/研磨轮/抛光轮,并能保证加工精度、提高效率。

    一种石油钻杆接头的深冷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0226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41104.3

    申请日:2018-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18 C21D6/04 C21D9/00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钻杆接头的深冷处理工艺,步骤包括:a.石油钻杆接头锻件依次进行淬火和高温回火;b.高温回火后的石油钻杆接头锻件深冷处理后,低温回火;c.低温回火后的石油钻杆接头锻件再重复进行1~3次深冷处理,每次深冷处理后,自然恢复至室温并保温。本发明深冷处理工艺,提升石油钻杆接头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扭转韧性和耐磨性等力学性能,使得石油钻杆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大幅提升,以满足日益苛刻的钻井难度对石油钻杆接头的要求。

    一种石油钻杆接头的成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96280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171985.4

    申请日:201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塑性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钻杆接头的成形工艺,该成形工艺包括以下工序:(1)原材料质量检验;(2)下料;(3)镦粗;(4)预加热;(5)预成形;(6)表面清理;(7)二火加热;(8)二次挤压成形;(9)冲孔切连皮;发明的石油钻杆接头的成形工艺,采用分步成形,每步采用的都是闭式挤压成形工艺,并且无需确定连皮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约设计模具时的前期投入资金和时间。本成形工艺中的成形的石油钻杆接头的锥形端部组织致密,提高了锥形端部的成形质量,而且得到的石油钻杆接头的表面质量好,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10)热处理;(11)锻件质量检验;(12)机加工。本

    一种石油钻杆加厚端成形凸模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439011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850987.6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杆加厚端成形凸模及其应用,凸模包括凸模杆与凸模块,凸模杆的前端开设有外螺纹,凸模块内侧开设有内螺纹段,凸模块共设有三个,三个凸模块围合成完整的凸模环,且三个凸模块上的内螺纹段围合成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凸模环为中空圆锥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组合分体式凸模应用于钻杆成形工艺,使其加厚端内表面过渡区成形过程也可以由模具控制,避免以往该区域只能依靠应变速率、应变力、变形体积和温度等工艺参数控制带来的内表面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外表面的成形质量,解决了传统的镦锻模具无法控制钻杆加厚端过渡区壁厚和表面质量的难题,可以获得加厚端过渡区壁厚均匀变化的钻杆,提高其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