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6044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73893.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液氢储罐排气冷量利用系统,包括:按照工质流向,与空间液氢储罐气体出口依次相连的压缩机、缓冲罐、节流阀和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带有单向阀的管路与所述空间液氢储罐液体入口单向导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蒸发器入口相连,蒸发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入口相连。本发明利用液氢储罐受热蒸发产生的气氢冷量,回收部分液氢,剩余气氢冷量用于冷却液氢储罐外部,消除环境漏热,减少了预冷机构工作时长,降低系统能耗,提高了系统效率,同时有利于液氢储罐可靠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67403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105353.7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期在轨贮存低温液体的装置及其冷却方法,该装置包括:贮存箱、箱外主动热防护装置及箱内主动冷却装置,贮存箱用于贮存低温液体;箱外主动热防护装置设置于贮存箱的外部,用于利用循环介质对贮存箱的外壁进行循环冷却;箱内主动冷却装置设置于贮存箱的内部,用于对贮存箱内的低温流体进行循环冷却和控制箱内压力。该方法包括:利用循环介质在设置在贮存箱外的箱外主动热防护装置中循环,对贮存箱的外侧进行冷却;贮存箱中贮存的低温液体在设置在贮存箱内的箱内主动冷却装置中循环,对贮存箱内的低温气体和液体进行冷却,降低箱内压力。本发明通过内外双重主动的方式对贮存箱进行冷却,实现了低温液体长期在轨的零蒸发贮存。
-
公开(公告)号:CN10763076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693360.8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氧箱冷氦加温增压系统及方法,该方法为:一定数量的冷氦气瓶置于液氧储箱内,冷氦气瓶内的氦气经过滤器、电磁阀、减压器、节流圈和加热器后进入液氧储箱的气枕,进而实现对液氧的增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将冷氦气瓶中的氦气经过过滤、减压和加温等过程后进入液氧储箱的气枕,实现对液氧的增压,以保证发动机泵入口的压力要求。通过对冷氦增压系统的合理设计,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能够提升氦气的有效利用率,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17045.6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过载的低温推进剂在轨管理装置,涉及一种推进剂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贮箱、第二贮箱、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蓄留器与防晃荡装置、进/排气管道与阀组、蓄液腔、供液通道;所述第一贮箱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贮箱;所述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贮箱内部,与所述蓄液腔连接;所述蓄留器和防晃荡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贮箱底部;所述进/排气管道与阀组与所述第一贮箱和所述第二贮箱连接;所述蓄液腔位于所述第一贮箱的底部;所述供液通道设置于所述蓄液腔下方;具有稳定性强、供液效率高、能自修复等显著优点,适用于变重力加速度、多次启动以及长期微重力条件下的推进剂贮存、管理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9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90788.9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磁补偿实现微重力液氧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简易液氧制备装置、液氧存储装置、磁补偿装置、氮气保护系统、影像采集系统;液氧存储装置设置为接收简易液氧制备装置制备得到的液氧;氮气保护系统包括高压氮气瓶、氮气减压阀、氮气PU管、氮气喷嘴,为液氧的观察提供氮气保护;磁补偿装置包括超导线圈、真空腔、液氦温区冷源,用于提供磁场力;影像采集系统包括内窥镜、条形光源和电脑。本发明利用液氧高顺磁特性,通过调节低温超导磁体线圈的电流来精确控制磁场平方梯度,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实现长时间持续稳定磁补偿等效微重力环境,可用于对微重力液氧的相界面特征、流体特性、传热传质等进行可视化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3565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90096.4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补偿方法模拟流体微重力环境的装置,包括一对外线圈、一对内线圈、无磁不锈钢L型折板、主体支架、x-y-z三轴位移台、测力计、定位同心圆板、第一激励电源、第二激励电源、恒温水槽、方形截面空心紫铜线、冷却水汇流排和冷却水管接头。该装置利用内外两对电磁线圈分别产生的均匀磁场和均匀梯度磁场的合成磁场为线圈中心位置处的磁流体施加与重力反向的磁场力,其中均匀磁场使磁流体达到饱和磁化状态,均匀梯度磁场使磁流体内部任意一点受到与重力方向相反的磁场力而使磁流体达到微重力状态。该装置实验成本较低、维持时间长且稳定受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62826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611178318.4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中增压气瓶布置方法,将16个冷氦气瓶列状布置于氧箱内筒段,16个冷氦气瓶分3列布置,每列冷氦气瓶个数分别为5个、6个、5个,16个冷氦气瓶还构成层状设置,每一层上3个冷氦气瓶在氧箱圆周上相距60°,底层3个冷氦气瓶中心位置所处平面距氧箱后赤道面300mm,相连两层冷氦气瓶的间隔为67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冷氦气瓶在液氧箱中的布置方式和数量,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能够减少增压用氦气量,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0647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0986259.1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抑制热声振荡的用可拆式超临界氦贮存容器,用于超临界氦贮存增压技术地面试验研究,属于航天推进剂增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超临界氦贮存容器,具备主动抑制热声振荡的功能,通过阻尼气库、变密度多层绝热材料、低漏热吊杆和高真空环境可使容器具备极佳的绝热性能,满足超临界氦长时间贮存及增压排放需求。同时,采用可拆式结构,可对超临界氦贮存容器内各零部件进行可逆性拆装及更换,可以满足超临界氦贮存增压技术在地面阶段的多项研究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98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500795.7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02K9/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载火箭煤油箱冷氦的增压系统,包括设置于液氧箱中并用于存储氦气的低温气瓶、设置于煤油箱内的增压管、表面设有出气孔的鼓泡器,低温气瓶浸没于液氧箱中的液氧内,增压管的输出端位于煤油箱的煤油内,增压管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液氧箱内的低温气瓶连通,鼓泡器浸没于煤油箱的煤油内,并且鼓泡器的输入口与增压管的输出口连通。本发明的运载火箭煤油箱冷氦的增压系统解决了冷氦气体直接增压时温度过低,煤油可能结冰的问题,增压时,低温氦气通过鼓泡方式流经常温煤油并被加温至常温状态,从而提高了低温氦气增压效率,节省了氦气使用量,减少了气瓶数量,降低了火箭发射成本,提高了火箭发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8795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692730.6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2K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火箭冷氦增压系统中冷氦气瓶在氧箱内的环状布置方式,具体形式为冷氦气瓶环状布置于氧箱底部和氧箱筒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将若干个冷氦气瓶按照一定方式布置于液氧箱内,低温高压氦气经过减压和加温后进入氧箱气枕增压,以保证发动机泵入口的压力要求。通过合理设计冷氦气瓶在液氧箱中的布置方式和数量,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相比以往气瓶布置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少增压用氦气量,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