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3076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693360.8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氧箱冷氦加温增压系统及方法,该方法为:一定数量的冷氦气瓶置于液氧储箱内,冷氦气瓶内的氦气经过滤器、电磁阀、减压器、节流圈和加热器后进入液氧储箱的气枕,进而实现对液氧的增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将冷氦气瓶中的氦气经过过滤、减压和加温等过程后进入液氧储箱的气枕,实现对液氧的增压,以保证发动机泵入口的压力要求。通过对冷氦增压系统的合理设计,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能够提升氦气的有效利用率,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2826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611178318.4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中增压气瓶布置方法,将16个冷氦气瓶列状布置于氧箱内筒段,16个冷氦气瓶分3列布置,每列冷氦气瓶个数分别为5个、6个、5个,16个冷氦气瓶还构成层状设置,每一层上3个冷氦气瓶在氧箱圆周上相距60°,底层3个冷氦气瓶中心位置所处平面距氧箱后赤道面300mm,相连两层冷氦气瓶的间隔为67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冷氦气瓶在液氧箱中的布置方式和数量,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能够减少增压用氦气量,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8795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692730.6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2K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火箭冷氦增压系统中冷氦气瓶在氧箱内的环状布置方式,具体形式为冷氦气瓶环状布置于氧箱底部和氧箱筒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将若干个冷氦气瓶按照一定方式布置于液氧箱内,低温高压氦气经过减压和加温后进入氧箱气枕增压,以保证发动机泵入口的压力要求。通过合理设计冷氦气瓶在液氧箱中的布置方式和数量,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相比以往气瓶布置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少增压用氦气量,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282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78318.4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中增压气瓶布置方法,将16个冷氦气瓶列状布置于氧箱内筒段,16个冷氦气瓶分3列布置,每列冷氦气瓶个数分别为5个、6个、5个,16个冷氦气瓶还构成层状设置,每一层上3个冷氦气瓶在氧箱圆周上相距60°,底层3个冷氦气瓶中心位置所处平面距氧箱后赤道面300mm,相连两层冷氦气瓶的间隔为67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冷氦气瓶在液氧箱中的布置方式和数量,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能够减少增压用氦气量,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08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20803.5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
IPC: F25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正反向运行获得超高纯氙气的低温精馏系统与工艺,该低温精馏系统包括填充有精馏填料的低温精馏柱、以及分别连接在低温精馏柱的顶端和底端的冷凝器和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精馏柱的中上部位置、中部位置以及中下部位置分别通过独立的原料氙进料管路连接原料氙进料口,所述的冷凝器分别连接除氪精馏废品氙出口和除氡精馏产品氙出口,所述的再沸器分别连接除氡精馏废品氙出口与除氪精馏产品氙出口。本发明所提供的低温精馏系统,可通过正向运行将商品氙气中的氪浓度降低到10‑14mol/mol,又可通过反向运行,将氙气中的氡浓度降低至1.1×10‑24mol/mol倍,以满足大型暗物质探测器对探测介质的纯度要求及某些特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93980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235556.2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LNG冷能的混合工质梯级发电与剩余冷量输出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LNG汽化侧、第一级三元混合工质朗肯循环、第二级三元混合工质朗肯循环和第三级两元混合工质朗肯循环;第二级三元混合工质朗肯循环是嵌套于第一级三元混合工质朗肯循环的,而第三级两元混合工质朗肯循环则是独立于第一级三元混合工质朗肯循环和第二级三元混合工质朗肯循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不使整体LNG冷能利用系统结构过分复杂,同时采用有机混合工质尽量减少各环节换热过程中存在的有效能损失,并且系统引入冷媒换热环节,缓解了工质和LNG直接与热源换热带来的冷量流失问题,冷媒从系统中获得的冷量可以用于其他冷量需求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443282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410579504.3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3B2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B型独立LNG液货舱绝热层安装固定机构,包括联接钢板以及左右对称固定于联接钢板上的两组固定件,其中,每一组固定件均包括:长螺栓、短螺栓、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第三垫圈、第四垫圈、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以及金属圆盘。该固定机构支撑整个聚氨酯绝热层和固定绝热层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同时还提供了绝热层安装固定方法。长螺栓的下端直接焊接在主屏壁钢板上,短螺栓上端到达绝热层的外侧,因此该固定机构贯穿整个绝热层,船舶在实际运行中时,固定机构的上下端温度差很大,该机构设计为两段结构,可以减少沿着螺栓体轴向的漏热量,整个固定机构嵌在两个木块中,相互配合可以固定住绝热层的各个部件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90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74852.4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9/029 , B63B3/56 , F16L5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防溅屏结构的独立B型LNG船液货舱绝热系统,包括:防溅屏,防溅屏通过支撑机构间隔设置在主屏壁上;螺栓机构,螺栓机构设置在主屏壁上;绝热板,绝热板通过螺栓机构固定在防溅屏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各部件均采用模块化制作、安装,在预制这些构件时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减少了加工制作的工作量及成本;每个绝热板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当其中有模块发生损坏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模块,提高了绝热层的可靠性,而且在修复损坏模块时只需拆除一个受损模块进行局部修复即可,便于维护和维修;绝热系统不仅适用于独立B型LNG船液货舱,也能使用于其他一些岸基的低温液货储罐上或者作为其他低温场所的保温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497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020565.6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5J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撬装式液化天然气蒸发气再液化回收装置的安装结构,包括:低温储罐(1)、回热式低温制冷机(3)、冷凝换热器(4);冷凝换热器(4)安装在回热式低温制冷机(3)的冷端;低温储罐(1)与冷凝换热器(4)之间设置有蒸发气体输送通道A以及液化天然气输送通道B;冷凝换热器(4)处的液化天然气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液化天然气输送通道B进入低温储罐(1)。本发明能够提高系统的再液化效率、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安装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7510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73364.7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西安倍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螺旋管结构LNG中间流体汽化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筒体、中间传热流体-热源流体换热段和中间传热流体-LNG换热段;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内部的热源传热流体-LNG过热换热段;热源流体通过并联方式分别流经中间传热流体-热源流体换热段和热源传热流体-LNG过热换热段;LNG依次流经中间传热流体-LNG换热段和热源传热流体-LNG过热换热段;内部的中间传热流体-热源流体换热段、中间传热流体-LNG换热段以及热源传热流体-LNG过热换热段采用螺旋管式换热器。本发明具有换热效率高,汽化器长度短,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和汽化效率高,换热面积大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