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016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780012489.6

    申请日:2017-0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是在下述工序中粘贴于半导体晶片的表面而使用的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所述工序为:对于在半导体晶片表面形成了槽或者形成了改性区域的半导体晶片的背面进行磨削,并通过该磨削而将半导体晶片单片化为半导体芯片的工序,该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具备:基材、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面的缓冲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的另一面的粘合剂层,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的胶带总厚度为160μm以下,且所述缓冲层的厚度(D2)与基材的厚度(D1)之比(D2/D1)为0.7以下,并且对于半导体晶片的剥离力为1000mN/50mm以下。

    表面保护膜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0763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680026769.8

    申请日:2016-04-11

    Inventor: 堀米克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膜(10),所述表面保护膜(10)粘贴于光学构件或电子构件,用于保护其表面,该表面保护膜(10)具备平面环状的第一膜基材(11)、设置于所述第一膜基材(11)的一面(11A)侧的第一粘合剂层(1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膜基材(11)的另一面侧且覆盖环状内部中空部的覆盖膜(15)。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545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680029390.2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前处理工序,从半导体晶片的表面侧形成槽、或者在半导体晶片上形成改性区域;芯片单片化工序,从背面侧对所述半导体晶片进行磨削,沿着所述槽或改性区域使其单片化为多个芯片;粘贴工序,将在支撑体上设有热固化性保护膜形成膜的带有支撑体的保护膜形成膜的热固化性保护膜形成膜侧粘贴于单片化后的所述半导体晶片的背面;热固化工序,对粘贴于所述半导体晶片的所述热固化性保护膜形成膜进行热固化而形成保护膜;以及拾取工序,在所述热固化工序后,对在所述芯片上叠层有所述保护膜的带有保护膜的芯片进行拾取。

    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0160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2489.6

    申请日:2017-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304 C09J7/20 C09J13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是在下述工序中粘贴于半导体晶片的表面而使用的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所述工序为:对于在半导体晶片表面形成了槽或者形成了改性区域的半导体晶片的背面进行磨削,并通过该磨削而将半导体晶片单片化为半导体芯片的工序,该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具备:基材、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面的缓冲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的另一面的粘合剂层,半导体加工用胶粘带的胶带总厚度为160μm以下,且所述缓冲层的厚度(D2)与基材的厚度(D1)之比(D2/D1)为0.7以下,并且对于半导体晶片的剥离力为1000mN/50mm以下。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1545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29390.2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前处理工序,从半导体晶片的表面侧形成槽、或者在半导体晶片上形成改性区域;芯片单片化工序,从背面侧对所述半导体晶片进行磨削,沿着所述槽或改性区域使其单片化为多个芯片;粘贴工序,将在支撑体上设有热固化性保护膜形成膜的带有支撑体的保护膜形成膜的热固化性保护膜形成膜侧粘贴于单片化后的所述半导体晶片的背面;热固化工序,对粘贴于所述半导体晶片的所述热固化性保护膜形成膜进行热固化而形成保护膜;以及拾取工序,在所述热固化工序后,对在所述芯片上叠层有所述保护膜的带有保护膜的芯片进行拾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