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沥青温拌剂及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6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72823.1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沥青温拌剂及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和制备方法,再生沥青温拌剂,包括温拌剂和反应剂两种组分;温拌剂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100:(13~20):(3.5~5)的溶剂、降粘剂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溶剂为反油酸与桐酸的混合物;反应剂是碳酸钙经过煅烧处理得到的粉体。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混合物A、占混合物A质量0.65~1%的温拌剂、占混合物A质量1~2%的反应剂,以及占混合物A质量1.5%~4.0%的沥青;混合物A包括质量比为100:(40~150):(1~10)的集料、RAP和矿粉。本发明可以降低施工温度50℃以上。

    一种碳化硅基气固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961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826480.7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基气固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化硅基气固分离材料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份配比如下:碳化硅粉体65~85份,二氧化硅粉体8~13份,造孔剂0.5~2份,分散剂1~4份,粘结剂5~1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碳化硅粉体、二氧化硅粉体、造孔剂、分散剂、粘结剂混合后球磨得到浆料,再将浆料通过模具浇筑,然后置于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待样品烘干后放入马弗炉中预烧以去除造孔剂,最后将预烧好的样品置于管式炉中,以CO2为保护气体进行烧结,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气固分离材料具有优越的高温强度、耐腐蚀性、化学稳定性等性能,满足高温烟气甚至高温腐蚀性烟气的气固分离需求。

    一种原位合成氮化硼纳米片-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738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596614.6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合成氮化硼纳米片‑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为:在去离子中依次加入氮化硼纳米片、螯合剂和镍盐,搅拌、超声、过滤、真空干燥,得锚定催化剂的氮化硼纳米片,其中氮化硼纳米片、螯合剂和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25:25~50;然后将锚定催化剂的氮化硼纳米片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以环硼氮烷为前驱体,以氩气为载流气体,在1000~1200℃热处理反应1~3h,得到原位合成的氮化硼纳米片‑纳米管复合材料。该方法可在氮化硼纳米片上原位生长氮化硼纳米管,所得复合材料结构稳定,界面结合较强,纳米管长径比较大,且制备简单,重复性好,可推动氮化硼纳米材料在先进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831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83226.4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根据结果拟合出一条最接近于真实状态的级配曲线,从而进行级配设计,为热再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种快捷,准备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质量,对路面大规模翻修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减少RAP在热拌合工程中因分散程度无法直接界定,不同粒径大小分散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级配离异问题。正交设计所确定的各档离散系数的最佳水平组合,可以使得RAP经离异修正后最大程度贴近RAP拌合过程中的真实分散状态。提高了热再生路面施工效率及质量,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促进了RAP的消纳,符合我国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一种微波等离子体改性二氧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9888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484483.7

    申请日:201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等离子体改性二氧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型二氧化钒粉体放入微波等离子体装置腔内,进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其中,微波等离子体为甲烷和氮气,控制微波输入功率为150W~200W,腔内压强为1.5KPa~2KPa,改性时间为30min~90min。本发明的主要优点:通过等离子改性技术,制备一种以掺碳改性层为表面层、具有核壳结构的VO2纳米材料,充分利用改性层的相变诱导效应,实现VO2纳米粉体的低温相变,从而获得优异的热致变色性能。这种可根据温度调节太阳光透过率的智能玻璃,与低辐射、热反射玻璃、电致变色、光致变色等节能镀膜玻璃相比,具有跨地区、多季节适应性和更高的节能性价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