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1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80064496.5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确保送风机的选定的自由度,并且恰当地发挥调湿装置中的湿度的调节功能。调湿装置具备:吸附器(20);用于将空气供给到吸附器的送风机(14);以及切换使被吸附材料吸附的水分脱离而对空气进行加湿的脱离模式和使水分吸附到吸附材料而对空气进行除湿的吸附模式的模式切换部(30、40)。吸附器具有供空气流入或流出的一对通风面(201、202)。模式切换部在维持送风机中的空气的吸入方向以及空气的吹出方向的状态下切换脱离模式和吸附模式。并且,模式切换部使吸附器中的空气的通风方向逆转,以使得在吸附模式时作为空气的流入面的一方的通风面在脱离模式时成为空气的流出面,在吸附模式时作为空气的流出面的另一方的通风面在脱离模式时成为空气的流入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40597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2937.8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前田谦一郎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空调壳体(12);冷却器(16),该冷却器配置于所述空调壳体内并对流经所述空调壳体内的空气进行冷却;以及送风机(21、22),该送风机配置于所述冷却器的空气流下游侧并将所述空气向车室内吹送,所述空调壳体具有排水孔形成部,该排水孔形成部形成有将在所述冷却器产生的冷凝水向所述空调壳体外排出的排水孔(127a),并且所述空调壳体形成有对从所述排水孔吸入到所述空调壳体内的吸入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822554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80062581.5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07 , B60H1/00521 , F28D1/05391 , F28D2021/0071 , F28D2021/0085 , F28F2265/30 , B60H1/00021 , B60H2001/00078 , B60H2001/0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固定结构。用于将蒸发器(10)固定在空调壳体上的固定部(30)设置在由蒸发器(10)的第一边(31)与第三边(33)围成的面上。固定部(30)设置在蒸发器(10)的除去热交换面(11a)的四角且除去与蒸发器(10)的固有振动模式的腹部对应的位置以外的位置。由于像这样避开容易振动的位置而设置固定部(30),因而蒸发器(10)的难以振动的部分固定在空调壳体上。因此,蒸发器(10)的振动变得难以从固定部(30)向空调壳体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5666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80038295.X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前田谦一郎
Abstract: 送风设备具备从轴线(S)方向的一侧吸入空气的离心风扇(32)和配置于离心风扇的轴线(S)方向的另一侧的空气流导向部(50、60、34、24)。从离心风扇吹出的空气流包含在吹出后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拐弯并流动的第一空气流(K1)和在吹出后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拐弯,随后向径向的内侧拐弯的第二空气流(K2)。将第一空气流、第二空气流流动至空气流导向部的下游侧为止在第一空气流、第二空气流产生的压力损失设为第一压力损失、第二压力损失,将第二压力损失除以第一压力损失得到的除算值设为第一压力损失比。将第一空气流、第二空气流流动至空气流导向部的上游侧为止在第一空气流、第二空气流产生的压力损失设为第三压力损失、第四压力损失,将第四压力损失除以第三压力损失得到的除算值设为第二压力损失比。空气流导向部使第一压力损失比比第二压力损失比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247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880067839.3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前田谦一郎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适当地实现驾驶座侧的防起雾功能的确保、静肃性的确保、向驾驶座侧吹出的空气与向副驾驶座侧吹出的空气的风量平衡的调节。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壳体(12)、送风风扇(16)、以及加热用热交换器(18)。壳体内的空气通路被分隔成外气通路(122)、内气通路(124)。加热用热交换器配置于壳体的内部的送风风扇的空气流下游侧。外气通路包含将外气导向驾驶座(DrS)侧的第一外气空间(DrO)、将外气导向副驾驶座(PaS)侧的第二外气空间(PaO)。内气通路包含用于将内气导向驾驶座侧的第一内气空间(DrI)、用于将内气导向副驾驶座侧的第二内气空间(PaI)。送风风扇被配置成分别横跨第一外气空间、第二外气空间、第一内气空间、第二内气空间。并且,送风风扇按如下方式设定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使叶片以第一外气空间、第一内气空间、第二内气空间、第二外气空间的顺序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40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80064496.5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确保送风机的选定的自由度,并且恰当地发挥调湿装置中的湿度的调节功能。调湿装置具备:吸附器(20);用于将空气供给到吸附器的送风机(14);以及切换使被吸附材料吸附的水分脱离而对空气进行加湿的脱离模式和使水分吸附到吸附材料而对空气进行除湿的吸附模式的模式切换部(30、40)。吸附器具有供空气流入或流出的一对通风面(201、202)。模式切换部在维持送风机中的空气的吸入方向以及空气的吹出方向的状态下切换脱离模式和吸附模式。并且,模式切换部使吸附器中的空气的通风方向逆转,以使得在吸附模式时作为空气的流入面的一方的通风面在脱离模式时成为空气的流出面,在吸附模式时作为空气的流出面的另一方的通风面在脱离模式时成为空气的流入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2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680023269.9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前田谦一郎
Abstract: 一种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0),该车辆用空调单元(10)具有:空调壳体(12),该空调壳体(12)设置于车辆;以及内外气切换门(28),该内外气切换门(28)使导入空调壳体(12)内的内气的风量与外气的风量的风量比例改变。并且,该车辆用空调单元(10)具有:冷却器(16),该冷却器(16)配置于空调壳体(12)内,冷却在空调壳体(12)内流动的空气;以及送风机(21、22),该送风机(21、22)配置于冷却器(16)的空气流下游侧,向车辆的室内吹送空气。空调壳体(12)在冷却器(16)的空气流下游侧具有将冷却器(16)所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空调壳体(12)外的管状的排水口(128)。并且,冷却器(16)配置于排水口(128)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且设置为通过排水口(128)而被吸入到空调壳体(12)内的吸入空气沿着冷却器(16)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0706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5868.9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前田谦一郎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被应用于具备座椅(30)的车辆,在变更座椅的朝向之前和之后的任一种情况下,都能够利用共同的吹出口效率良好地对乘员进行空气调节,该座椅能够变更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是落座部(31)的前端侧部位(31b)与靠背部(32)相比位于车辆前方的状态,第二状态是落座部的前端侧部位为与第一状态不同的位置的状态。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空调单元(20)和将来自空调单元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10a)。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送风通路部件(324、51、62、53、71、80、326、12),该送风通路部件构成送风通路,在座椅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该送风通路部件将从吹出口吹送的空气朝向落座部的上方侧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2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3269.9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前田谦一郎
Abstract: 一种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0),该车辆用空调单元(10)具有:空调壳体(12),该空调壳体(12)设置于车辆;以及内外气切换门(28),该内外气切换门(28)使导入空调壳体(12)内的内气的风量与外气的风量的风量比例改变。并且,该车辆用空调单元(10)具有:冷却器(16),该冷却器(16)配置于空调壳体(12)内,冷却在空调壳体(12)内流动的空气;以及送风机(21、22),该送风机(21、22)配置于冷却器(16)的空气流下游侧,向车辆的室内吹送空气。空调壳体(12)在冷却器(16)的空气流下游侧具有将冷却器(16)所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空调壳体(12)外的管状的排水口(128)。并且,冷却器(16)配置于排水口(128)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且设置为通过排水口(128)而被吸入到空调壳体(12)内的吸入空气沿着冷却器(16)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21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80063436.3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64 , B60H1/00021 , B60H1/00471 , B60H1/00564 , B60H1/00678 , B60H2001/00085 , B60H2001/00092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92 , B60H2001/00721 , F24F1/0018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壳体(11),其形成多个空气通路(18、19);送风风扇(121),其在壳体(11)内从多个空气通路(18、19)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4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吸入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及吹出侧分隔构件(2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吹出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使吹出侧分隔构件(20)相对于吸入侧分隔构件(40)的相对位置在送风风扇(121)的旋转方向(R1)上偏移的方式,配置吸入侧分隔构件(40)和吹出侧分隔构件(20)。由此,能够抑制多个空气流混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