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03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80067033.0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离心式送风机具备多个叶片(60)、护罩(62)、主板(64)以及筒部(66)。在筒部以及主板与护罩之间且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设置有空气流路(68)。在多个叶片、护罩、筒部以及主板旋转时,将被吸入进气口(62a)的空气通过空气流路吹出。在护罩中的轴线方向(DRa)的另一方侧设置有形成为向轴线方向的另一方侧凸出的弧状的覆盖区域(62b)。护罩形成为随着从外侧端部(62d)朝向内侧端部(621)而向轴线方向的一方侧前进。在筒部中的轴线方向的一方侧端部设置有端面(67)。以筒部的端面与第二假想线平行、或者端面与第二假想线之间的轴线方向的距离(ZL)随着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变大的方式形成覆盖区域和端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80024737.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1)具备吹出气流的吹出部(10)。吹出部包括:主孔(14),该主孔吹出成为工作气流的气流;辅助孔(22),该辅助孔形成于主孔的周围并吹出掩护气流;以及涡抑制构造(180),该涡抑制构造抑制在主孔的出口下游形成于工作气流的速度边界层(BL)内的横涡的发展。涡抑制构造是使在主孔的出口下游形成的工作气流的速度边界层的厚度(δ)的中央部分(BLc)与掩护气流的主流在主孔的出口下游接近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21357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80031665.X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流体吹出装置(1)是吹出流体的装置。流体吹出装置具有管道部(10),该管道部形成流体的流通路(100),并且在流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开口部(101)。流体吹出装置具有格栅部(20),该格栅部收容于流通路,并对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进行调整。格栅部具有能够转动地配置于流通路的至少一片调整翅片(22、24、26),并且设有副流路(230、245、247、250),该副流路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一部分作为副流向开口部侧引导。副流路以使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的朝向与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朝向一致的方式附设于至少一片调整翅片。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21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80063436.3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64 , B60H1/00021 , B60H1/00471 , B60H1/00564 , B60H1/00678 , B60H2001/00085 , B60H2001/00092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92 , B60H2001/00721 , F24F1/0018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壳体(11),其形成多个空气通路(18、19);送风风扇(121),其在壳体(11)内从多个空气通路(18、19)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4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吸入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及吹出侧分隔构件(2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吹出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使吹出侧分隔构件(20)相对于吸入侧分隔构件(40)的相对位置在送风风扇(121)的旋转方向(R1)上偏移的方式,配置吸入侧分隔构件(40)和吹出侧分隔构件(20)。由此,能够抑制多个空气流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1357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980031665.X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流体吹出装置(1)是吹出流体的装置。流体吹出装置具有管道部(10),该管道部形成流体的流通路(100),并且在流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开口部(101)。流体吹出装置具有格栅部(20),该格栅部收容于流通路,并对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进行调整。格栅部具有能够转动地配置于流通路的至少一片调整翅片(22、24、26),并且设有副流路(230、245、247、250),该副流路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一部分作为副流向开口部侧引导。副流路以使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的朝向与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朝向一致的方式附设于至少一片调整翅片。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22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80016271.3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器(60),该吸附器(60)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61);吸附壳体(51),该吸附壳体(51)构成收容吸附器(60)的收容空间(541);第一导入部(521),该第一导入部(521)将由冷却部(13)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第二导入部(531),该第二导入部(531)将由加热部(14)加热后的加热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以及加湿侧导出部(571),该加湿侧导出部(571)将通过在吸附壳体(51)内脱离的水分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并且,第一导入部(521)与空调壳体(11)中的冷却部(13)的空气流下游侧且空调壳体(11)中的底面部(11a)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0766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19485.0
申请日:2017-02-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加热装置,具备:鞋垫部件(13、64),该鞋垫部件配置于鞋类(10、60)中并且具有加热部件(14、64b);以及感应加热线圈(22、42),该感应加热线圈通过电磁感应来对所述加热部件进行加热,所述鞋垫部件与所述鞋类分体地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2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6271.3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器(60),该吸附器(60)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61);吸附壳体(51),该吸附壳体(51)构成收容吸附器(60)的收容空间(541);第一导入部(521),该第一导入部(521)将由冷却部(13)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第二导入部(531),该第二导入部(531)将由加热部(14)加热后的加热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以及加湿侧导出部(571),该加湿侧导出部(571)将通过在吸附壳体(51)内脱离的水分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并且,第一导入部(521)与空调壳体(11)中的冷却部(13)的空气流下游侧且空调壳体(11)中的底面部(11a)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37759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40382.9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28 , B60H1/00064 , B60H1/00207 , B60H1/00564 , B60H1/00742 , B60H1/00842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85 , B60H2001/00192 , B60H2001/00214 , B60S1/023 , B60S1/54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壳体(20),构成外壳;送风机(24),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将从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多个空气吸入口(20a、20b、20c)中的至少1个吸入的空气向车室内送风;以及模式切换部(21、25、31a~31c、33c),切换空气向所述壳体内的吸入模式以及空气向所述车室内的吹出模式。所述多个空气吸入口具有用于吸入驾驶席侧的空间(11a)的空气的驾驶席侧吸入口(20c)。所述模式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成将空气从驾驶席侧吹出口(12)和副驾驶席侧吹出口(14)这双方吹出的通常模式;以及将空气从所述驾驶席侧吹出口吹出的驾驶席模式,所述驾驶席侧吸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对所述驾驶席侧的空间露出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0537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80034782.8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送风机具备轴(2)和离心风扇(10)。离心风扇包括多个叶片(20)、护罩及主板。多个叶片具有构成内周部分的前缘部(23)和构成外周部分的后缘部(24)。将连结前缘部、后缘部、中间部各自的多个分割点中的、从第一叶片端部和第二叶片端部的一侧开始数时为相同编号的分割点彼此的线作为假想流线。此时,在多个叶片中的、在假想流线上位于比接近后缘部而更接近前缘部的位置的空气流入部位(28)的负压面(20B),设置有以接近相邻的所述叶片的正压面(20A)的方式突出的凸部(30)。空气流入部位的正压面以至少一部分随着接近所述主板而位于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