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电梯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23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184445.3

    申请日:2024-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电梯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装置,在进行了专用呼梯的情况下对进行了专用呼梯的用户的层站楼层分派轿厢而需要较多时间时,进行了专用呼梯的用户能够变更为一般呼梯。在具有管理电梯的运行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的电梯中,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包括:在用户进行了专用地使用电梯的专用呼梯的请求的情况下计算进行了专用呼梯的用户的等待时间的等待时间延长检测部(17);和在由等待时间延长检测部(17)计算出的等待时间变为超过了预先决定的阈值时间的值的情况下,发送对进行了专用呼梯的用户询问是否从专用呼梯变更为其他用户能够同乘的一般呼梯的信号的发送部(19)。

    电梯显示控制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086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521667.5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显示控制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能与轿厢的升降动作联动地进行与轿厢内的显示区域对应的显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100)具备:高度位置检测部(45),其取得表示轿厢(1)的升降通道内的高度方向上的绝对位置的绝对位置检测信息;和描绘部(47),其使具有与高度位置检测部(45)检测到的轿厢(1)的绝对位置检测信息对应的高度位置信息的图像群显示在轿厢(1)内的显示区域。

    功率转换装置以及功率转换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891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462497.3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高精度地检测并联连接的功率转换单元之间的温差。功率转换装置包括:在每个功率转换单元具有串联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24、34)和第二开关元件(25、35)的、并联连接的多个功率转换单元(14、15);对每个功率转换单元(14、15)检测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1、42);以及根据温度传感器(41、42)的检测结果对每个功率转换单元(14、15)生成第一开关元件(24、34)和第二开关元件(25、35)的控制电极的导通/截止指令信号的信号生成部(120)。信号生成部(120)使用温度传感器(41、42)来对功率转换装置(1)输出直流电流时各功率转换单元的温度进行检测。

    电梯设备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743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80036950.3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可靠性地检测可开门位置的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包括位置检测装置和输出表示是否是可开门位置的信号的安全控制器,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具有设置在与楼层地面位置对应的位置的第一被检测体和第一位置检测器的第一位置检测部(1)、以及检测绝对位置的第二位置检测部(3),安全控制器具有保存可开门位置的数据的数据库(21);判断第二位置检测部的异常的异常判断部(23);和可开门位置输出部(22),其在无异常的情况下基于第二位置检测部的输出是否是在可开门位置的数据的范围内的判断结果来输出表示是否可开门位置的信号、在有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一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信号作为表示是否可开门位置的信号。

    电梯控制装置和电梯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1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162015.8

    申请日:2021-0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实现延长控制电梯的逆变器中的半导体元件的寿命。电梯控制装置与为了使电梯进行动作而向电动机提供交流电的逆变器连接,并通过控制逆变器来控制电梯的动作,该电梯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逆变器具有将直流电转换为所述交流电的半导体元件,在逆变器上热耦合地安装有用于冷却半导体元件的冷却器,冷却器的冷却性能根据半导体元件的温度而变动,电梯控制装置在电梯停止期间当冷却器达到第一温度时,向逆变器发送向半导体元件供电的指令。

    功率变换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40677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310581018.0

    申请日:2013-11-18

    Abstract: 提供一种功率变换装置,在安装完该功率变换装置的状态下能容易实测电流分担。串联连接第一正极侧开关元件和第一负极侧开关元件而成的第一半导体电路、和串联连接第二正极侧开关元件和第二负极侧开关元件而成的第二半导体电路被并联连接,由此负责交流的一相功率变换,第一和第二半导体电路分别被模块化,被模块化的第一半导体电路具有作为第一正极侧开关元件和第一负极侧开关元件的连接点的第一交流端子,被模块化的第二半导体电路具有作为第二正极侧开关元件和第二负极侧开关元件的连接点的第二交流端子,连接第一交流端子和负载的第一交流导体与连接第二交流端子和负载的第二交流导体在与第一和第二交流端子不同的第三端子处被连接。

    电梯群管理系统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08280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255008.8

    申请日:2013-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使得能够根据电梯门厅的拥挤度来分配适当的电梯,从而有助于降低电梯的消耗电力。本发明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具有:多台电梯,该多台电梯分别具有电梯轿厢(6A~C)、用于驱动该电梯轿厢的电动机以及检测电梯轿厢内的负载的负载传感器(8A~C);设置在电梯门厅内的门厅呼叫装置;计算电梯门厅拥挤度的拥挤度检测装置;以及对多台电梯的运行进行群管理的群管理控制装置(3),群管理控制装置根据由拥挤度检测装置计算出的电梯门厅的拥挤度以及由各个负载传感器检测出的实测值,将电动机的消耗电力小的电梯轿厢分配给门厅呼叫装置被进行了操作的电梯门厅。

    功率变换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27523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810211076.3

    申请日:2008-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00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变换装置,根据该功率变换装置的在印刷基板等导体基板上设置多个电容器的平滑电容器的安装结构,能够降低在半导体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动作时流过电容器的电流的偏差。对半导体开关元件和电容器进行设置,使得各个半导体开关元件的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的排列方向与分别位于各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附近的电容器的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的排列方向大致相同,并且,各个半导体开关元件的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的排列顺序与分别位于各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附近的电容器的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的排列顺序相反。半导体开关元件与电容器之间的各电流通道中的阻抗的大小的差异得到缓和,能够降低流过各个电容器的电流的偏差。

    功率变换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07863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117448.3

    申请日:2010-0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变换装置。在使用电容器安装板的功率变换装置中提高电容器与印刷布线板图案之间的绝缘性能,并且实现布线的低阻抗化。该功率变换装置具有连接整流部和逆变器部的直流链路部,所述直流链路部具备安装有由多个电容器串联连接以及并联连接而成的平滑电路的印刷布线板,所述印刷布线板具备:负极图案,设置在绝缘基板的上表面侧,用来构成所述直流链路部的负极;正极图案,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下表面侧,用来构成所述直流链路部的正极;以及中间电极图案,与该正极图案并排设置,并且构成所述串联连接的电容器的中间连接电极,所述负极图案仅形成在所述串联连接的电容器中连接在所述直流链路部的负极侧的电容器的投影面上。

    电力变换装置以及电梯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03878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47709.8

    申请日:2011-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Y02B50/127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其在不会导致装置尺寸大幅度增大的情况下降低半导体模块的瞬态的温度上升。将构成顺变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半导体模块和构成逆变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半导体模块安装在使用了伴随相变化的热输送机构的散热器的受热部,并且使得从所述第二半导体模块到所述热输送机构为止的受热部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容量大于从所述第一半导体模块到所述热输送机构为止的受热部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容量。此时,与所述第一半导体模块侧相比,优选在所述第二半导体模块侧增大从所述半导体模块到所述热输送机构为止的所述受热部的厚度,由此来增大所述第二半导体模块侧的受热部的每一单位面积的热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