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双标签和使用交叉双标签的RFID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03747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810096423.2

    申请日:2008-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26 H01Q1/2225 H01Q9/26 H01Q9/2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双标签和使用交叉双标签的RFID系统。该交叉双标签包括两个标签,这两个标签中的每一个在一个平面上包括:由导体形成的双极天线;馈电部,其位于所述双极天线的中心并连接有IC芯片;以及环形电感部,其形成在所述双极天线的双极之间,并且相对于所述馈电部并联连接到所述双极天线的双极。使这两个标签以直角交叉,并使这两个标签层叠,以尽可能紧密地接触,使得电感部的回路尽可能宽地交叠。RFID系统的读/写器在前向方向与后向方向之间依次切换无线信号的圆偏振波的表面,并且从作出更强响应的标签读取被写入到用户存储器区域的信息。

    曲折线天线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2010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54317.2

    申请日:2005-07-14

    Abstract: 曲折线天线。公开了一种形成为曲折形的曲折线天线。该曲折线天线包括:下半部分,其包括折叠偶极天线的折叠导电图案,并且在其中心部分包括用于安装IC芯片的馈电点(1);上半部分,其包括与下半部分形状相似的折叠偶极天线的折叠导电图案;和频率调节部分(3),其包括按以所述馈电点为中心的与预期谐振频率相对应的间隔布置的多个连接导电图案(2),所述连接导电图案(2)连接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所述连接导电图案(2)可被切除,并且所切除的连接导电图案(2)的外侧的折叠导电图案可被去除。

    标签天线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35283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04942.2

    申请日:2006-01-12

    Abstract: 放置长度小于天线谐振波长一半的偶极部件以使其卷曲并使馈电部件(11)馈电给芯片。设置用于调节天线电感器的电感部件(12)以使其夹在馈电部件(11)之间。利用卷曲的偶极部件内部的空间设置电感器(12)。通过设置电感部件(12),能够调节该天线的电感器以使其与连接到馈电部件(11)的芯片的电容在预定的频率谐振。这时,虽然根据计算该天线的辐射电阻变得非常大,但是由于损耗实际上与芯片的电阻几乎相同,并且能够将该天线接收到的功率供给该芯片。

    平面天线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834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410601676.6

    申请日:2014-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9/0407 H01Q1/2216 H01Q13/206

    Abstract: 一种平面天线包括:由电介质形成的基板;形成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分布常数线,所述分布常数线包括被供应电力的第一端以及作为开放端或被接地的第二端;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谐振器,其被布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被布置在电流的驻波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附近允许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谐振器电磁耦合到所述分布常数线的范围内,其中,响应于从所述分布常数线辐射的或由所述分布常数线接收的具有特定设计波长的无线电波,所述电流流经所述分布常数线。

    天线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8354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145346.0

    申请日:2014-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0075 H01Q1/2216 H01Q1/38 H01Q1/40 H01Q13/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其包括:第一电介质层,其在平面图中为矩形;接地面,其布置在第一电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导电线,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布置在第一电介质层的第二表面上,第一端是馈电点,第二端是开放端或连接到接地面的短路端;第二电介质层,其具有与第一电介质层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在导电线夹在第一电介质层与第二电介质层之间的状态下布置在第一电介质层的第二表面上,第二电介质层具有面向第一电介质层的第一表面和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一导电元件;以及第二导电元件,其中,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相对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向馈电点弯曲或者折曲,并且,第一导电元件的弯曲程度、折曲程度或长度与第二导电元件不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