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大型锻钢支承辊淬火后辊身端部无环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787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518592.0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大型锻钢支承辊淬火后辊身端部无环裂的方法,包括:①加热前,对大型锻钢支承辊进行处理,具体包括控制辊身长度余量、对辊身两端进行倒角处理和抛光处理、以及对辊身两端进行包棉处理;②加热后、喷雾冷却前,先进行5~15min的预冷;③喷雾冷却过程中,将水雾覆盖的范围控制在小于辊身长度100mm以内,并在辊身端部的倒角处使用挡板进行遮挡。在大型锻钢支承辊的淬火工艺中,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大型锻钢支承辊辊身端部没有环裂现象发生。

    大型锻钢支承辊局部退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150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17984.2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锻钢支承辊局部退火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将支承辊置于烘箱中,先经1~5h升温至250~350℃,保温10~18h;再以10~100℃/h升温至500~650℃,保温33~53h;②将差温热处理炉先经0.5~3h预热至500~650℃,然后将支承辊转入,再经0.5~4h升温至680~850℃,保温1~8h;③将支承辊再转入500~650℃的烘箱中,先以5~80℃/h随炉冷却至250~450℃,保温10~30h;再以5~80℃/h随炉冷却至50~200℃。采用本发明的局部退火方法后,大型锻钢支承辊辊身得到退火的同时辊颈处的硬度不会降低,这样在二次淬火前就不需要再进行预备热处理。

    循环再生支承辊轴承档辊颈根部圆弧面碾压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3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64210.9

    申请日:2024-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再生支承辊轴承档辊颈根部圆弧面碾压强化方法,先对循环再生支承辊轴承档辊颈根部圆弧面依次进行精加工和抛光处理,保证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5~1.6μm,然后将安装有碾压球的碾压枪安装在车床刀架位置,并使碾压枪与轴承档辊颈根部圆弧面的角度为45~90°,最后进行碾压处理,保证表面粗糙度达到Ra0.1~0.2μm。本发明通过在轴承档辊颈根部圆弧面表面使用碾压设备进行碾压处理,能够使其表面粗糙度降至Ra0.1~0.2μm,这样能够提高轴承档辊颈根部圆弧面表面组织的致密性,使表面具有一定的压应力,进而延缓甚至杜绝表面疲劳裂纹的萌生,使轴承档辊颈根部圆弧面的抗疲劳性能得到强化。

    大型锻钢支承辊差温加热中断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01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02405.7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锻钢支承辊差温加热中断的处理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将差温加热中断后的大型锻钢支承辊先在差温加热炉中随炉冷却至辊身表面温度为650~700℃;②将大型锻钢支承辊从差温加热炉中移转至550~600℃的烘箱中保温12~25h,然后降温至450~500℃保温20~30h;③将大型锻钢支承辊从烘箱中移转至差温加热炉中进行差温加热,然后喷雾冷却,最后回火处理。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省略了整体差温退火、机加工工序以及常规差温淬火工艺中的预热处理工序,只需利用烘箱进行相应热处理即可再次进行差温淬火,工序较少、周期较短、成本较低,而处理后的大型锻钢支承辊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技术要求。

    报废支承辊配套轴承内圈再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411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360286.9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废支承辊配套轴承内圈再利用方法,包括判断是否可以再利用、抛光处理、再利用处理、装配以及磨削;再利用处理方法为轴承档辊颈尺寸放大法或者轴承内圈内孔表面镀铬法。其中,轴承档辊颈尺寸放大法是根据轴承档辊颈图纸设计直径D、抛光后的轴承内圈内孔直径d以及初始设计过盈量δ,设计轴承档辊颈放大尺寸X,计算公式为:X=d+δ‑D;轴承内圈内孔表面镀铬法是根据轴承档辊颈实际直径M、抛光后的轴承内圈内孔直径d以及初始设计过盈量δ,设计轴承内圈内孔镀铬层厚度T,计算公式为:T=d+δ‑M。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报废支承辊配套轴承内圈的再利用,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利用静态感应淬火对报废锻钢支承辊进行辊身工作层再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162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05474.4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静态感应淬火对报废锻钢支承辊进行辊身工作层再生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S1对报废锻钢支承辊的性能进行检测;S2辊身高温退火处理;S3辊身表面静态感应淬火;S4机加工,得到辊身工作层再生的支承辊。其中,静态感应加热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加热功率为1300~1600kW,保温时间为40~60min;第二阶段加热功率为500~700kW,保温时间为30~50min。本发明利用静态感应淬火对尚有较多辊身工作层未使用的报废锻钢支承辊的辊身进行表面淬火,通过加热功率以及加热时间的选择,能够实现辊身工作层再生,而通过在加热过程中在两端辊颈下端放置支撑架,能够防止辊颈在加热过程中变形。

    控制大型锻钢支承辊淬火后辊身端部无软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789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20737.0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大型锻钢支承辊淬火后辊身端部无软带的方法,包括:①控制辊身长度余量;②在加热过程中,控制辊身表面温度均匀性在±10℃以内;③在加热之后、喷雾冷却之前,先进行5~15min的预冷;④采用压缩空气结合压缩水共同作用形成的水雾对大型锻钢支承辊表面进行均匀喷射的喷雾冷却方式;并且使喷雾覆盖长度大于辊身总长50~100mm,以保证水雾覆盖整个辊身。在大型锻钢支承辊的淬火工艺中,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大型锻钢支承辊辊身表面硬度均匀性均较好,无软带出现。

    大型锻钢支承辊局部感应加热退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8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1256.7

    申请日:2023-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锻钢支承辊局部感应加热退火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将待退火的大型锻钢支承辊置于烘箱中,先经1~5h升温至250~350℃保温10~18h;再以10~100℃/h升温至400~500℃,保温30~50h;②将所述大型锻钢支承辊转入整体感应加热线圈中,对大型锻钢支承辊的辊身进行感应加热退火;③将所述大型锻钢支承辊转入500~650℃的烘箱中,先保温20~50h,再以5~80℃/h随炉冷却至50~200℃。本发明的局部退火方法能够保证一次淬火处理后部分辊身区域因组织异常导致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大型锻钢支承辊经过高温退火处理+二次淬火处理后,这部分辊身区域硬度达到技术要求。

    大型锻钢支承辊差温加热中断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01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302405.7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锻钢支承辊差温加热中断的处理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将差温加热中断后的大型锻钢支承辊先在差温加热炉中随炉冷却至辊身表面温度为650~700℃;②将大型锻钢支承辊从差温加热炉中移转至550~600℃的烘箱中保温12~25h,然后降温至450~500℃保温20~30h;③将大型锻钢支承辊从烘箱中移转至差温加热炉中进行差温加热,然后喷雾冷却,最后回火处理。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省略了整体差温退火、机加工工序以及常规差温淬火工艺中的预热处理工序,只需利用烘箱进行相应热处理即可再次进行差温淬火,工序较少、周期较短、成本较低,而处理后的大型锻钢支承辊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技术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