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5061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22692.2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行为预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推断社会关系的移动用户位置预测方法与装置。本发明包括:从用户移动行为日志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个体行为记录;据此推断用户间社会关系类型;以用户为节点、两用户间的社会关系类型为连边,构建用户社会关系网络;利用所述用户个体行为记录,构建用户按时间顺序的离散移动轨迹序列;利用杰卡德系数生成社会关系子图,构建零模型,比较各社会关系子图在真实网络和零模型下统计指标值的大小关系,确定用户群体社会关系模体;进行用户个体社会关系模体验证;分别建立马尔可夫预测器、熟人预测器、熟悉的陌生人预测器和输出调节器,用于预测该用户的未来位置。本发明可提高位置预测的准确性,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
公开(公告)号:CN104511026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310456086.4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7/61 , A61K31/7076 , A61P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修饰腺苷受体激动剂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纳米探针的通式为IR783‑Den‑(PEG‑Reg)x,其中Den为探针载体第五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IR783为近红外荧光基团,PEG为分子量为10k‑40k的聚乙二醇;Reg为腺苷A2A受体特异性激动剂Regadenason,x为标记在探针上PEG‑Reg的数目。本发明中在双功能聚乙二醇(Mal‑PEG‑NHS)的一端通过马来酰亚胺基连接探针载体Den,另一端通过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连接腺苷受体激动剂Reg。通过控制投料比调节探针表面修饰腺苷受体激动剂的数量。本发明对提高脑部疾病诊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促进脑部疾病个性化治疗方案临床转化均具有重要研究和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83740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40237.X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影像探针领域,涉及双模态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影像引导的脑肿瘤切除方面的应用。该纳米探针以金纳米粒作为载体,在其表面修饰磁共振成像基团Gd3+-DTPA、拉曼报告分子IR783B、环辛炔基团DBCO或叠氮基团N=N=N、聚乙二醇、跨血脑屏障靶向基团Angiopep2;靶向基团Angiopep-2特异性引导纳米探针通过转胞吞作用跨越血脑屏障,在脑肿瘤酸性环境中形成聚集体,从而引起磁共振信号和拉曼散射信号同时增强;本探针利用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和磁共振成像相结合的双模态影像技术,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在术前对肿瘤定位,通过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成像在术中引导肿瘤切除。本发明在提高脑肿瘤治疗效果,促进个性化治疗方法临床转化方面有着重要的科研和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6284.0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G65/333 , C09K11/06 , C07D209/14 ,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菁素类探针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I、其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的花菁素类探针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作用、能够稳定持续产生荧光、仪器设备要求低、能够清晰的显示解剖结构、可以用于胶质瘤荧光成像和手术导航、能够有效的降低背景荧光带来的影响、响应迅速、灵敏性高、特异性高、体内代谢时间长和生物相容性好中的一个或多个效果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93996.3
申请日:2022-06-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规模网络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节点重要性估计的在线社交网络拓扑推断算法。本发明包括:依托独立级联模型,利用每个节点在每次传播中获得信息的时刻作为推断的依据,从一个空图开始,对每个节点对遍历,利用蒙特卡洛采样方法解决似然函数最大化问题;由于网络的异质性,引入能够反映节点重要性的偏置项,估计节点重要性,实现考虑节点重要性的网络拓扑推断;在已知网络先验知识时,提取表征节点重要性指标,根据带有节点重要性的网络拓扑推断算法重构网络;在未知网络先验知识时,估计节点重要性,使用带有节点重要性的网络拓扑推断算法重构网络。本发明在有无网络先验知识下都可以重构社交网络,并提高了推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3740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610840237.X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影像探针领域,涉及双模态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影像引导的脑肿瘤切除方面的应用。该纳米探针以金纳米粒作为载体,在其表面修饰磁共振成像基团Gd3+‑DTPA、拉曼报告分子IR783B、环辛炔基团DBCO或叠氮基团N=N=N、聚乙二醇、跨血脑屏障靶向基团Angiopep2;靶向基团Angiopep‑2特异性引导纳米探针通过转胞吞作用跨越血脑屏障,在脑肿瘤酸性环境中形成聚集体,从而引起磁共振信号和拉曼散射信号同时增强;本探针利用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和磁共振成像相结合的双模态影像技术,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在术前对肿瘤定位,通过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成像在术中引导肿瘤切除。本发明在提高脑肿瘤治疗效果,促进个性化治疗方法临床转化方面有着重要的科研和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214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247629.5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电响应胶束磁共振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电响应胶束磁共振探针的核心为超顺磁性氧化铁的聚集体,壳层为嵌段性两亲聚合物;所述壳层的内表面修饰电响应基团和顺磁性基团,所述壳层的外表面修饰跨血脑屏障靶向基团;所述的电响应基团为二茂铁或者聚吡咯;所述的电响应基团和顺磁性基团之间的摩尔比为4:6~8:2。利用本发明的电响应磁共振探针可有效提高病灶部位信噪比,并能够描绘“隐匿性”致癫灶并改善手术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39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85937.5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6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肿瘤循环DNA KRAS突变检测方法,具体使用用于所述检测的引物序列(SEQ ID NO:3和4),含有所述引物序列的试剂盒和组合物,以及所述引物序列的用途等。本发明通过针对肿瘤循环DNA的二代高通量测序检测KRAS第二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能克服传统测序方法灵敏度不足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06949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010292945.7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学诊断药物领域,涉及一种靶向示踪的多模式诊断纳米影像药物。本发明选择G5做为探针载体优化目标影像药物的血循环时间和被动靶向性,通过将近红外荧光基团和Gd-DOTA顺磁性基团标记在G5树枝状高分子上,通过双功能的聚乙二醇PEG连接angiopep-2多肽和G5树枝状高分子,制成具有跨越血脑屏障能力并标记有光学和磁性双功能影像基团的纳米影像药物。本发明中PEG链不但改善了纳米探针的水溶性,适当提高了其血液循环时间,同时减少了树枝状大分子由于立体位阻效应对angiopep-2肽链的血脑屏障跨越效率的影响。本发明药物可用于原位脑胶质瘤的无创动态示踪,尤其对血脑屏障未受破坏条件下的神经胶质瘤具有良好的靶向示踪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5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34315.5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 , 复旦大学
IPC: G01N21/65 , C08G65/334
Abstract: 本发明属分子成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串联比率响应拉曼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拉曼探针是由金纳米基底、染料分子和多聚物组成的物质;金纳米基底化学稳定性好、表面等离激元丰富,可增强拉曼信号;物质表面连接拉曼报告分子,可实现ROS和pH的串联响应,同时有基本不变的拉曼峰作为内参,两个标志物响应峰和内参拉曼光谱峰互不重叠,可实现ROS和pH的准确定量。报告分子在ROS不响应时具有pH稳定性,可实现ROS开启后的pH波动监测。本发明提供物质比值信号高、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成像大脑微环境中神经炎症部位,进而特异性成像脑部疾病环境中的pH波动,有利于病灶部位的pH监测,对于深入理解脑功能变化和疾病进展机制有重大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