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39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8245.3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清流水网的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包括:农村居住区、一级支流、二级支流、静脉溪流;农村居住区外围设有农田,农田和/或农村居住区内设有低流动水体,农田内设有农田静脉沟渠;农村居住区设有若干个复合塔;一级支流、二级支流、静脉溪流用于将农村居住区、农田中排放的水汇入湖泊和/或河流;低流动水体用于进行水体的区域化治理;农田静脉沟渠用于将农田中的地表径流汇入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和/或静脉溪流;复合塔用于对农村居住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后汇入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和/或静脉溪流。本发明成本低、生态效益好、后期维护简单、效果维持时间长,在保障水质达标的同时实现了生态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18752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76584.7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藻泥低温干化深度脱水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端的漏斗状进料口、入口与所述进料口下端连通的切条机、位于所述切条机出口下方的三条以上的传送带、入口端连通所述壳体上方的低温管路、设置在其中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的造粒机、设置在所述传送带末端的收集箱及出口端连通所述壳体底部的高温管路;所述低温管路出口与所述高温管路入口之间连接有热交换单元;所述传送带为多孔结构,每个相邻传送带运转方向相反;所述高温管路上方设置有吹风机。本发明提供一种占地小、操作简单、节约能源、脱水效率高的蓝藻泥脱水装置和脱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195985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429612.2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面源污染(非点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该植物格栅主要由格栅、外端稳定墙(包括进水墙、排水墙等)及填料区组成,整个装置建于渠道或内河中,格栅设置于沟渠或内河前端,外端稳定墙采用钢混或砖混结构,设置于格栅下游。本发明用于生长微生物及水生植物,改善水泥硬化沟渠及内河径流水质,主要解决沟渠及内河堤岸和河床的硬化导致其内难以生长植物、光滑的内界面缺失了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介质、水泥及混凝土制品隔断其径流与土壤的接触,散失了土壤的自净能力等问题,适用于农村农业径流、城市径流的处理,特别适用于以后水泥硬化沟渠及内河径流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89642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080270.8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湖泊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和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前处理和气浮处理两个分离单元;前处理单元包括前处理池、加药泵、搅拌器、刮渣机;气浮处理单元包括气浮池、溶气罐、空压机、加药泵、搅拌器和刮渣机。本发明采用二级处理步骤:通过前处理单元的前处理步骤,和通过气浮处理单元的气浮处理步骤。本发明引入前处理池,可减少气浮池的多级使用,降低运行费用,减少运行维护的工作量。本发明可为我国湖泊蓝藻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67463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42833.2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方法与系统。本发明的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复合塔式生态滤池和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污水经管网收集,先进入水解酸化池稳定并调节水量,水解酸化池为一填埋池,然后通过扬程为5m以上的潜水电泵将污水抽上高位配水池;通过强化布水措施,将水解酸化池的生活污水布入复合塔式生态滤池,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总氮、氨氮、总磷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去除;上述尾水和经收集的降雨径流进入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人工湿地可以营造良好的水环境景观,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67453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4956.6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跌水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由一级生物滤池(一级填料池和一级配水池组成)、二级生物滤池(二级填料池和二级配水池组成)、三级生物滤池(三级填料池和三级集水池组成)依次相连组成,且空间位置的高度随依次递减,所有池体为上端开口的方形空腔体,底部处于同一水平位上,所有填料池内铺设填料,并在一级填料池、二级填料池及三级填料池顶端进水位置安装跌水片。本发明充分利用山区或丘陵地带的地势差异,通过跌水曝气的方式为污水充氧,同时,污水通过自流方式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不需要提升,在整个污水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电能的消耗;同时,无需专门人员进行维护管理,管理成本非常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3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3246.8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塔式生态滤池。主要由高位配水厌氧滤池、一级生物滴滤池、二级生物滴滤池、厌氧池串联组成。其中,高位配水厌氧滤池为顶端封口的空腔体,内层铺设填料,底层铺设集水管网;一级生物滴滤池及二级生物滴滤池为顶端开口的空腔体,内层铺设填料,底层铺设集水管网,顶层铺设布水管网;厌氧池为地下设施,内层铺设软性填料。本发明充分利用土地污水处理的优势,采用滴滤及添加蚯蚓的操作方式,同时采用降流式滴滤均匀布水,提高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表面负荷,有效地减小了吨水占地面积;本发明装置不堵塞、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脱氮除磷效果好、操作简单、运行管理费用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134125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10104426.8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空间构建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围围隔、外围生态浮床、中心围隔、中心区域生态浮床、生态“水母”;外围围隔为半封闭式的,外围围隔的内部是从水体中分离出的工作区;中心围隔设置于所述外围围隔内,中心围隔的内部为工作区的中心区域,中心围隔与外围围隔之间为工作区的外围区域;外围生态浮床设置于外围区域内,中心区域生态浮床和生态“水母”设置于所述中心区域内。本发明迅速吸收水体的营养物质,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起到净化水体、吸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吞噬水体中的蓝藻,达到抑制蓝藻的目的,更有利于原有水生植物群落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203144239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093219.1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沉淀池、厌氧池、复合塔式生态滤池、水生植物塘和生物气反应器,所述沉淀池上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和厌氧池、复合塔式生态滤池相连接;同时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和生物气反应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复合塔式生态滤池和厌氧池的联合作用,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提高生物反应器能源产出率,使污水处理过程实现生态化、低成本和可持续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