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199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90490.5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7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主动减振流激振动噪声简易试验装置,包括拖车、模型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和主动减振控制系统;所述拖车包括拖车基座、拖车轮、拖车梁和矩形开孔组成拖车主体结构;所述模型控制系统包括电机基座、传动电机、减速器、传动齿轮、传动齿条、液压装置、升降杆和滑道;电机与减速器通过带传动,减速器与传动齿轮相连,齿轮与传动齿条相啮合;液压装置上端与齿条正中固定,下端通过滑块可在滑槽内左右运动,升降杆一端与液压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拖曳模型相连;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步进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机驱动器;所述主动减振控制系统包括作动器和作动器控制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环境适应能力强、振动低、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6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92759.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7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主动减振低噪声流激振动噪声试验装置,包括拖车、动力系统、模型控制系统和主动减振控制系统;所述拖车包括拖车梁、拖车车轮、拖车车体、轨道、开孔和减振装置组成拖车主体结构;所述动力系统由拖车电机、测速仪、驱动器及控制器组成;所述模型控制系统由传动装置、传动电机、传动电机控制器、传动电机驱动器、液压装置和升降杆组成;所述主动减振控制系统包括作动器和作动器控制器,固定在拖车中部车体上;本发明通过拖车,传动装置,液压装置实现模型六自由度运动;通过在拖车底座以及拖车梁上安装减振垫,降低车轮及电机的振动传递,从而实现拖车的低噪声运行,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环境适应能力强、噪声低、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32116.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冰致振动及水下噪声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破冰船减振降噪领域,解决现有方法不能保证统计能量分析载荷输入与冰载荷模拟结果的一致性的问题。它包括激振器设置于船体缩比模型上,用于模拟破冰冲击载荷激励力;加速度传感器分布布置于船体缩比模型上,用于测量船体缩比模型振动响应;水听器布设于船体缩比模型外侧水体中;拟态板铺设于船体缩比模型外侧的水体表面,用于模拟冰层并反射噪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收集处理加速度传感器和水听器的数据,所述数据在计算机中与仿真数据对比处理。它用于验证破冰船冰致冲击载荷简化方法的有效性和验证多点能量平均加载方式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99533.4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PSO‑Elman神经网络的螺旋桨噪声快速预报方法及其系统,属于螺旋桨噪声预报领域,方法包括:收集船舶螺旋桨噪声数据与螺旋桨噪声影响因素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梳理数据相关性并构建样本集,建立Elman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将样本集输入模型进行训练及验证,得到最优的PSO‑Elman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预报某船舶的螺旋桨噪声。本发明利用Elman神经网络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高效处理大量数据,实现了噪声预报的快速计算,同时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和参数条件下的螺旋桨噪声预报需求,提高噪声预报的准确性,实现了对噪声预报模型的自适应优化,不断提升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547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921374.7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振器的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液压激振器安装装置。该装置中调整座部件的基座与支架部件相连。基座上设置有供工作台滑动的弧形滑道。一对弧形滑道之间设置有弧形定位齿条。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限位齿轮的限位支座。限位齿轮与弧形定位齿条相啮合。动力装置的动力端与限位齿轮相联接。液压支撑柱的侧壁上设置有泵和油路集成块。该装置通过自适应模块中的传感器分别采集激振器的接触点与结构件之间的距离值,以及激振器的激励方向与接触面之间的角度值,并分别反馈到高度驱动模组和角度驱动模组,进而对工作台的位置实现调整,提高了激振器的安装位置精度,为激振器位置进行精确调整和灵活变动提供了有益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902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77055.5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统计能量分析的船舶声纳自噪声预报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船舶图纸材料构建声纳自噪声统计能量分析预报模型,对声纳基阵及载荷区域进行局部细化构建外部辅助声腔;基于外部辅助声腔,确定连接位置的振动加速度级载荷、机械噪声源声源级载荷等,同时确定壳板结构和声腔损耗因子;建立壳板材料结构微观声学分析模型计算材料声学参数;根据被动式声纳工作频率范围,运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对前述载荷进行船舶声纳自噪声预报分析获得声纳舱室外自噪声预报数值;利用材料声学参数计算获得声纳舱室内部声压级,并以1/3倍频程形式计算得到声纳舱室内自噪声预报数值。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船舶声纳自噪声预报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38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10543.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循环水槽的流致振动噪声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水下航行器试验测量领域。解决了目前没有可以同时测量流致振动及噪声试验装置问题。它包括混响水箱、循环水槽、模型吊装装置、模型攻角调整装置和信号采集装置;循环水槽为回形结构,循环水槽包括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的工作段、第一整流段、动力段、第二整流段和第三整流段,在整流段内设有整流格栅,在动力段内设有推进器,循环水槽的工作段为直段且设置在混响水箱上端,在工作段上开设有观察窗口,在工作段的起始位置壁面安装流速感知传感器,在混响水箱内设有水下摄像机,透过循环水槽上的观察窗口拍摄试验模型周围流场特征。本发明适用于同时测量水下航行器试验流致振动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37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290517.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被动隔振原理的简易流激振动噪声试验装置,包括拖车、模型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和被动式振动控制系统;所述拖车包括拖车基座、拖车轮、拖车梁、滑道和矩形开孔组成拖车主体结构;所述模型控制系统包括电机基座、传动电机、减速器、传动齿轮、传动齿条、液压装置、升降杆和滑道;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步进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机驱动器;所述被动式振动控制系统包括阻振环路和动力吸振器,悬臂梁式动力吸振器通过磁铁分别在拖车基座两端和中间固定,阻振环路a与拖车基座21固定;阻振环路b同样与拖车基座21固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环境适应能力强、振动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对流激振动噪声试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90505.8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7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共振的流激振动噪声简易试验装置,包括拖车、模型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所述拖车包括拖车基座、拖车轮、拖车梁和矩形开孔组成拖车主体结构;所述模型控制系统包括电机基座、传动电机、减速器、传动齿轮、传动齿条、液压装置、升降杆和滑道;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步进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机驱动器;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采集试验数据,固定在拖车前进方向左侧。本发明通过控制器调节步进电机转速,控制拖车运行速度;若试验要求速度一定,则通过改变升降杆直径,使升降杆的漩涡发放频率fs与拖曳模型固有频率fn不同,避免共振,减小试验误差;通过在齿轮、齿条上安装减振橡胶套,减小振动能量传递,降低试验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69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1377044.7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山东拓海海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流固耦合的水下航行器流致振动噪声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图纸资料建立水下航行器几何模型;确定水下航行器航速,设置流固耦合交界面,采用隐式算法进行流场与结构场的双向数据传递;建立水下航行器声学计算模型,将压力脉动数据导入其中设置声学及结构材料参数;对时域数据离散傅里叶变换,将压力脉动数据映射至声场网格上,确定振动噪声的计算频段,并计算水下航行器周围的声压分布;将声压分布转换为声源级,计算全频段总噪声总级与单频点噪声限值作为评估参数;将评估参数与需求限值对比判断当前方案是否可行。该方法可在设计阶段对水下航行器流致振动噪声进行初步评估,提高了水下航行器设计的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