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5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27137.3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基于内河船舶经纬度数据的弯道识别方法,属于船舶能源领域,用于解决内河船舶航线弯道的全自动识别的问题,将经纬度数据进行分段,索引所对应的经纬度数据投影成平面坐标;对所述平面坐标进行多项式拟合;根据所述平面坐标的多项式拟合结果,计算索引所对应的经纬度数据的平面坐标的曲率半径;根据索引所对应的经纬度数据的平面坐标的曲率半径,计算曲率半径对应的内河船舶过弯速度降值;根据内河船舶过弯速度降值对索引所对应的经纬度数据的弯道进行标记,效果是自动和准确的通过内河船舶经纬度数据对航行弯道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94853.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3/08 , G06N3/084 , G06N3/04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压锅炉故障诊断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增压锅炉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方法和测试方法,旨在解决增压锅炉故障诊断存在的数据稀缺问题,要点包括获取故障样本;将所述故障样本划分为训练集以及验证集;从所述训练集中随机抽出故障样本,构造一批数量相同的正负样本对;将所述正负样本对分批次输入所述孪生深度网络进行训练;构造验证集以及验证支持集;遍历验证集中的故障样本;获取所述模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等,效果是使得属于小样本、非线性分类的具有数据稀缺的增压锅炉故障诊断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11127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330777.4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蒸汽蓄热器的温度不均匀性测量装置,包括圆柱形横向摆放的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内部下方安装有的水空间放汽集箱,水空间放汽集箱通过充汽管路与外部的旁通管路相连,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外部上方设有三个传感器、放汽管路,2个多点热电偶一端置于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内部,另一端伸出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并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外部的数据采集仪,其中一个热电偶置于水空间放汽集箱旁,另一个远离水空间放汽集箱,蒸汽蓄热器筒体上还设有水位计,蒸汽蓄热器筒体底部设有排水管路和排污管路,蒸汽蓄热器筒体还连接有补水管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简单,通过该装置可以更加方便、真实地呈现蓄热器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00694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41897.7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束间狭窄空间内高温高压汽液两相流动可视化系统,电加热管束与承压筒体内部圆形腔组成管束间狭窄流道,承压筒体的筒壁上开有视窗分为四组呈十字形,视窗紧固架通过螺栓安装在视窗外,耐高温承压有机玻璃固定在视窗紧固架内将视窗窗口完全覆盖,2台高速摄像机分别正对0度和90度位置的视窗窗口,0度和90度位置的视窗窗口两侧内壁上均匀涂有耐高温漫反射涂层,2块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的直角镜面的一面分别正对180度和270度位置的视窗窗口、另一面直角镜面外设有太阳光源,正对视窗的直角镜面与视窗之间设有硫酸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观测到高压管束间沸腾传热汽液两相流动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947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86316.5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海底数据中心冷却装置。包括进液箱、服务器机柜、喷淋装置、天空辐射换热器、海水换热器;喷淋装置对服务器机柜中的发热器件进行喷淋制冷,天空辐射换热器设在海面上,用于将所述服务器机柜产生的热量通过辐射传递到天空,海水换热器两端连通有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水通道均与海水相连,用于将所述服务器机柜的热量传递到通道内的海水中,中心利用海水进行冷却,可以避免很多能量消耗,节省陆地土地资源的占用,而且还远离了人类活动区域,为服务器工作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9345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21292.4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捕获深海热液能的装置。装置结构包括热管、蒸发器罐体、隔板及相关的固定装置,热管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为了提高传热效率并减小整体体积,绝热段采用直管布置,蒸发段和冷凝段采用螺旋管式布置,其中蒸发段用于插入热液喷口之中用于捕获热液能,冷凝段置于蒸发罐罐体之中,用于将热管所捕获的能量传递给循环工质,为所适配的发电设备充当工质加热器。本发明采用热管蒸发器来高效捕获深海热液能,避免深海热液能的快速散失,可靠性好,能量转化效率高,结构紧凑,外形尺寸较小,可为所适配的深海发电装置充当加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6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35703.7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F01K25/08 , F01K11/02 , F03G7/05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热液ORC发电系统设计计算方法。本发明为一种针对深海环境下,基于热管式换热器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装置的设计计算,热力校核以及强度校核计算方法。通过运用傅里叶导热定律、对流换热关联式等计算系统各部分的传热效率或功率,校核蒸发器与冷凝器热管传热量,并结合海底环境参数、工质物性参数等分析计算海底热液ORC系统最终的发电功率与能量利用效率。同时根据《GB150‑2011压力容器》与《GBT8890‑1988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等的要求校核热管换热器的规格是否达标。本发明可用于各类以热管换热器为基础的ORC系统设计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度较高,对于ORC发电、余热回收等设备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3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21294.3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热液高温差能循环发电装置,装置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作为循环方式,装置包括多头盘管式热管蒸发器、工质蒸发罐、工质泵、工质存储罐、支撑板、涡轮‑发电一体化机组、球形阀、多头螺旋管内冷凝器。多头盘管式热管蒸发器用于捕获深海热液的能量从而实现为循环工质加热的目的,涡轮‑发电一体化机组用于工质膨胀做功发电,多头螺旋管内冷凝器用于为做功后的工质冷凝降温,工质泵用于为冷凝后的工质加压并输送至热管蒸发器中,通过循环往复达到发电的目的。本发明通过ORC将深海热液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功率高,能量转换效率可观,装置整体紧凑,体积小,适合深潜器机械手的抓取与放置,产生的电能可以为中大型探测器及潜航器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5032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304580.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究单尺寸空气泡内颗粒滞留特性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颗粒环境营造系统、单气泡水洗实验段及颗粒浓度测量系统,在产生含有颗粒的单尺寸空气泡的同时可以实现对气泡行为的可视化拍摄,并能在极低流量条件下对水洗前后的颗粒浓度进行测量,将气泡行为与颗粒滞留效率进行耦合分析。同时,采用了可调式测量装置,可实现在变液位条件下的灵活测量,实验系统设计简单灵活,减少了实验操作及控制的复杂性,提高了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8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257707.4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管内流动沸腾蒸干及蒸干后热工水力特性的实验装置及蒸干判别方法。包括竖直管实验段、电加热器及其控制系统、加热电极、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竖直管实验段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电极与电加热器相连接,竖直管实验段外壁安装有热电阻,竖直管实验段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光纤探针,竖直管实验段间隔上开有测孔、相邻测孔之间安装有差压变送器,热电阻、压力传感器、光纤探针、差压变送器连接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通过预判蒸干位置,进而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实现管内流动沸腾过程中蒸干及蒸干后热工水力特性实验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