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多道焊的随焊锤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745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100301.1

    申请日:2014-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1/003

    Abstract: 一种多层多道焊的随焊锤击方法,它涉及一种随焊锤击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多层多道焊接的热影响区晶粒粗化严重,从而会严重降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确定多层多道焊接的层数和道数;二、确定锤子和焊枪的距离,用随焊锤击方法进行第一道焊缝的焊接,锤子要一直锤击第一道焊缝的所有熔合线和全部热影响区至第一道焊缝的焊接完成为止;三、确定锤子和焊枪的距离以及确定待焊接的焊缝中心与相邻焊缝中心的距离,用随焊锤击方法进行焊缝的焊接;四、重复步骤三至整个待焊件坡口的焊接完成为止。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多层多道焊接领域中。

    奥氏体不锈钢管材内高压成形中抑制马氏体相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2026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168030.4

    申请日:2012-05-28

    Abstract: 奥氏体不锈钢管材内高压成形中抑制马氏体相变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抑制马氏体相变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奥氏体不锈钢管材内高压成形过程中会发生形变诱导奥氏体-马氏体组织转变,转变成马氏体后,造成延迟开裂和应力腐蚀,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将奥氏体不锈钢管坯放入内高压成形机模具型腔内并合模;对奥氏体不锈钢管坯的两端密封,并施加轴向载荷;对奥氏体不锈钢管坯充入高温高压液体,同时对模具加热;奥氏体不锈钢管坯进入塑性变形阶段,继续加载,液力传递介质的内压继续升高,奥氏体不锈钢管坯进入整形阶段,管壁逐渐贴附到模具型腔内壁上,实现管材内高压成形。本发明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管材内高压成形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的抑制。

    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应力强度因子的推导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76212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010615638.8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应力强度因子的推导方法及应用,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通过工作载荷、裂纹尺寸以及接头形状求解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应力强度因子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该公式求解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临界裂纹尺寸、临界应力以及接头剩余寿命。先通过解析法求出只考虑接头余高时的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再通过有限元计算法以及对结果回归分析的方法求出考虑盖面焊道宽度和焊趾过渡圆弧半径时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进而确定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应力强度因子公式。通过应用该公式进一步求出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临界裂纹尺寸、临界应力以及接头剩余寿命。适用于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形式的任何材料的情况。

    焊缝含中心裂纹受拉伸载荷对接接头实现等承载的设计方法及K因子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36018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064677.8

    申请日:2011-03-17

    Abstract: 焊缝含中心裂纹受拉伸载荷对接接头实现等承载的设计方法及K因子的应用,属于焊接领域,为了解决含中心裂纹受拉伸载荷的对接接头承载能力低于母材的问题。对于焊缝含中心裂纹母材也存在裂纹的受拉伸载荷接头:确定等承载条件、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的断裂韧度、求母材区的应力强度因子、满足等承载的焊缝区应力强度因子、求应力强度因子公式、获所焊缝几何参数值。对于焊缝含中心裂纹而母材无缺陷受拉伸载荷接头:确定等承载条件、母材金属的抗拉强度、求应力强度因子公式、确定临界应力关系式、焊缝金属的断裂韧度、获焊缝几何参数值。应用焊缝区应力强度因子求含中心裂纹受拉伸载荷接头的临界裂纹尺寸、临界应力及接头剩余寿命。本发明适用于双面施焊的平板对接接头。

    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及MSC.MARC二次开发

    公开(公告)号:CN10281963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64590.X

    申请日:2012-07-27

    Abstract: 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及MSC.MARC二次开发,它涉及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及MSC.MARC二次开发,属于弹塑性力学的有限元数值模拟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无法通过现有模型灵活地施加与组织变化等有关的真实的材料本构关系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按照弹性关系计算应力增量;根据冯米塞斯屈服条件,计算试算应力;采用后进欧拉算法对塑性应变张量的微分进行积分运算,获得以积累塑性应变增量为自变量的方程;更新偏应力以及应力;材料等向硬化的本构关系;材料混合硬化的本构关系,即二次开发后的材料本构关系。本发明用于弹性力学的有限元竖直模拟领域。

    一种热裂纹敏感性高效评判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73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92370.6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裂纹敏感性高效评判方法,其具体方法为:提取凝固路径,确定积分区间,根据液相体积分数的倒数在凝固区间内进行积分,即完成。本发明实现了不同溶质浓度下热裂纹敏感性的高效评估,且计算结果同RDG结果一致;同传统RDG判据预测结果相比,采用了更少的物理量及更为简便的积分形式;同Clyne‑Davies判据预测结果相比,具有更高精度;同Sindo‑Kou判据预测结果相比,流程更为简化。

    马氏体钢蠕变过程中晶界处孔洞形核和长大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70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350769.5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马氏体不锈钢机械器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高温环境中,因此常常会在长时间的服役过程中发生蠕变失效。蠕变失效的典型现象为蠕变孔洞的形核和长大。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氏体钢蠕变过程中晶界处孔洞形核和长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势函数选取;(4)边界条件选取;(5)温度及压力控制;(6)可视化及数据分析。通过对不同环境温度下马氏体钢蠕变过程中的晶界处孔洞形核与长大过程的数值模拟,阐述了在晶界的角度和数量、空位浓度、位错数量对晶界处孔洞形核和长大的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从微观尺度上提高对马氏体不锈钢蠕变失效机理的认识,促进抗蠕变策(1)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2)系统弛豫;(3)(56)对比文件袁长军;刘宗昌.马氏体临界晶核的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1,(第01期),全文.王学;潘乾刚;陈方玉;陶永顺;彭芳芳.P92钢高温蠕变损伤分析.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第02期),全文.Gavin D.R. Hall .An evaluation ofaccelerated failure time models ofstress-migration and stress-inducedvoiding failures under vias《.2015 IEEEInternational Reliability PhysicsSymposium》.2015,全文.张文凤;邹爱成;刘运强;叶东;刘晓刚;严伟.新型多尺度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的稳定性.材料导报.2018,(第20期),全文.

    Invar钢板多层多道焊接的变形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035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196079.5

    申请日:2013-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Invar钢板多层多道焊接变形模拟方法,其包括建立Invar钢板温度场与应力场三维模型,通过改变现实可行的装卡条件、焊接顺序和坡口形状,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求解不同条件下径向变形结果,得到控制焊接变形的优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Invar钢板多层多道焊接变形模拟方法针对Invar钢板多层多道焊接过程,建立了Invar钢板温度场与应力场三维模型,同时考虑交叉焊缝间相互作用问题,通过对所设定的不同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获得控制焊接变形的优化方法。

    Invar钢板多层多道焊接的变形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035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196079.5

    申请日:2013-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Invar钢板多层多道焊接变形模拟方法,其包括建立Invar钢板温度场与应力场三维模型,通过改变现实可行的装卡条件、焊接顺序和坡口形状,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求解不同条件下径向变形结果,得到控制焊接变形的优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Invar钢板多层多道焊接变形模拟方法针对Invar钢板多层多道焊接过程,建立了Invar钢板温度场与应力场三维模型,同时考虑交叉焊缝间相互作用问题,通过对所设定的不同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获得控制焊接变形的优化方法。

    一种激光焊接热源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96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20198.5

    申请日:2013-01-18

    Abstract: 一种激光焊接热源模型的建立方法,本发明涉及焊接热源模型的建立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大型复杂构件的激光焊接模拟中存在的激光热源实现难度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激光焊接热源模型的建立方法。第一步:建立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第二步:建立热源表面的高斯热源模型;第三步:将焊接能量沿着激光焊接熔池深度方向进行拓展;第四步:基于有限元计算软件求解控制方程,进行热-机耦合计算,即完成了激光焊接热源模型的建立。本发明应用于焊接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