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辊排纱的纤维缠绕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11637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10471.6

    申请日:2006-08-31

    Abstract: 平辊排纱的纤维缠绕方法,它涉及的是平辊排纱纤维缠绕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纤维缠绕机的无动力随动摆头与圆环结构摆头存在纱束展平不好、排纱精度低、聚纱效果明显、纱线磨损严重的问题。缠绕步骤为:(一)、将芯模装夹在数控纤维缠绕机的三爪卡盘与顶尖之间;(二)、决定摆头回转平面相对落纱点A的位置;(三)、确定缠绕的线型轨迹方程;(四)、具体确定A1、B1以及出纱点B;(五)、求取β角:(六)、将缠绕数控代码输入到数控纤维缠绕机中,完成对芯模的纤维缠绕。本发明能使排纱精度达到0.01mm,使精度得到保证;摆头平辊结构展纱效果明显,缠绕构件的含胶量和形状尺寸更易控制;构件表面平整,不用二次加工。

    一种喷丸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40285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44651.6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一种喷丸机,属于喷丸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喷丸机不具备喷丸回收功能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喷丸机包括喷丸室、喷头、喷头控制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弹丸储存室、废物储存室、真空泵和空气泵。喷丸室搭载在爬壁机器人上,喷丸室的一端开口且朝向待喷丸表面。在喷丸室的开口端上设置有密封毛刷,密封毛刷用于使所述开口端与待喷丸表面密封。喷头悬空设置在喷丸室内,喷头控制器用于调整喷头的喷丸方向。第一管路与弹丸储存室相连通,空气泵用于使第一管路内的弹丸经喷头高速射出。真空泵用于将喷丸室内的已使用弹丸和喷丸操作所产生的废物经第二管路回收至废物储存室。本发明所述的喷丸机特别适用于对船舶表面进行除漆或除锈。

    一种无约束主动链与有约束从动链相结合的镜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7890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16144.6

    申请日:2013-06-03

    Abstract: 一种无约束主动链与有约束从动链相结合的镜架机构,属于机构学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串并混联镜架机构耦合性较强,容易造成机构卡死,不便于运动控制;结构复杂,不利于机构设计、装配,且成本较高;以及不利于机构学分析和建模的问题。PPU支链模块为有约束从动支链模块,PSSP支链模块为无约束主动支链模块,PSSP支链模块由第三移动副、第一球副、第二球副和第四移动副依次串联组成,第四移动副为主动副,两条PSSP支链模块及PPU支链模块三者相互并联,动平台的下端与PPU支链模块的一端固接,两条PSSP支链模块的一端分别固接在动平台上,PPU支链模块的一端及PSSP支链模块的一端分别固接在静平台上。本发明用于光学实验。

    一种大行程、高精度镜架的可重构串并混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79879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70081.5

    申请日:2012-09-27

    Abstract: 一种大行程、高精度镜架的可重构串并混联机构。它涉及一种可重构串并混联机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光学物理实验要求光学元件在竖直平面内或者与竖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内工作,串联机构由于累计误差大、机构体积大、稳定性差等原因,完成大行程、高精度的任务难度较大的问题。本发明为六自由度可重构串并混联机构、五自由度可重构串并混联机构、四自由度可重构串并混联机构或三自由度可重构串并混联机构。本发明易设计、易分析、易装配、控制方便及计算简单,本发明可适应不同自由度组合形式,本发明既完成了宏动的大行程、粗定位,又完成了微动的小行程、精密定位。本发明为光学物理实验中应用的大行程、高精度定位设备的机构。

    复合材料的面片缠绕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1399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010436.4

    申请日:2006-08-25

    Abstract: 复合材料的面片缠绕成型方法,它涉及一种面片缠绕成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在异型件缠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架空或滑线现象的问题。本发明首先确定出芯模上纤维架空存在的位置,应用CAD构建数据芯模,并以IEGES格式输出芯模数据文件,得到其表面的详细信息,对存在的架空点进行检测与寻优控制;增大缠绕角即增大点B1与点B2处的半径夹角,消除纤维架空,消除纤维滑线。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通用性强,能够实现回转体和非回转体的缠绕成型;②、线型容易控制,根据网格节点布置纤维轨迹,布线灵活、线型易控;③、可设计性强,缠绕角调整方便,易于实现异型件的缠绕线型控制以及布满;④、彻底消除了纤维在异型件上缠绕的架空和滑线现象。

    基于统一精确模型的非测地线缠绕组合回转体的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11633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10474.X

    申请日:2006-08-31

    Abstract: 基于统一精确模型的非测地线缠绕组合回转体的成型方法,涉及一种缠绕成型方法,为了解决已有技术不能统一和精确的来缠绕组合回转体而设计的一种缠绕成型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取得需要缠绕的回转体芯模;确定母线方程,获得组合回转体矢量方程;根据组合回转体矢量方程、非测地线原理以及公式:λ=Kg/Kn导出组合回转体非测地线方程;组合回转体非测地线方程以及芯模关键点,得出组合回转体非测地线缠绕线型;对组合回转体非测地线缠绕线型进行离散化,获取组合回转体芯模表面的落沙点;由落沙点转化为组合回转体芯模表面出纱点位置,进而计算出数控代码;用缠绕机根据数控代码在组合回转体芯模表面进行纤维缠绕;缠绕成型。本发明统一精确的完成组合回转体的缠绕。

    一种基于四元数的五坐标样条插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8984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073494.5

    申请日:2009-12-23

    Abstract: 一种基于四元数的五坐标样条插补控制方法,涉及数控系统,为了解决CAD/CAM系统和CNC之间的传递误差和段段之间的不连续破坏了曲目的精度,以及移动速度变得不均匀、不连续的问题,其实现过程为:一、由CAM软件读取零件设计图的曲线上的轨迹数据,建立CAM刀具路径;二、将CAM刀具路径转换为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其中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分为三种形式:线性平移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线性旋转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和通用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三、通过逆向动力学变换公式将三种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转换成关节运动程序,四、完成零件的加工。本发明广泛应用于数控系统领域。

    开放式软件化数控系统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26388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63974.9

    申请日:2008-02-01

    Abstract: 开放式软件化数控系统,它涉及一种数控设备的开放式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存在的软硬件结构不可移植和不可扩展导致的控制软件专用性强、系统运行依赖于专用硬件体系结构和软件设计思想的问题。本发明的人机接口模块用于设定参数、编辑程序、显示诊断和反馈信息;任务协调模块用于分配任务给轴组模块;轴组模块完成加减速处理及插补任务,反馈运行状态给任务协调模块;轴模块读取外部设备信息,完成控制功能,将控制信息发送给外部设备执行,反馈结果给轴组模块;控制规律模块完成伺服控制规律的计算,发送结果给轴模块;软PLC模块,与任务协调模块交互,控制外部设备,将结果显示在人机接口模块上,通过软PLC开发系统编译PLC程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