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态分析高精度的拉索索力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679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37181.1

    申请日:2010-07-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模态分析高精度的拉索索力测试方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沿拉索表面固定在拉索上测量获得拉索模态信息;对拉索模态进行初步判断,并根据模态识别结果细化测点布置,继续测量完善拉索振动形态,判断拉索模态振型测试结果是否形成完备振型模态;对形成完备振型模态的测试结果进行灵敏度修正,灵敏度修正时根据加速度灵敏度的差异将识别结果乘以灵敏度修正系数,得到相应的模态圆频率ω,并将最终获得的振型曲线进行拟合获得相应的振型函数,根据计算实际索力。本发明将控制计算的影响因素均依靠实际测量获得,限制测试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其计算结果必然拥有极高的可靠度。

    一种模拟长板-短桩工法离心模型及其试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244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217765.2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模拟长板-短桩工法离心模型及其试验装置和方法,离心模型包括箱体、模拟路基和模拟排水板,其采用PVC管制作水泥搅拌桩模型,并在箱体内分多次浇入水泥土浆制得模拟路基;其采用毛线作为模拟排水板,垂直送入土体内,到达土体指定深度处。试验装置通过载荷板,利用液压千斤顶实现离心模型试验中的动态分级加载,由量测系统测出各项试验数据。本发明能够合理的对轴向受荷桩承受不同土体侧移模式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并能够得到土体作用在桩身表面的土体内部的位移模式,弥补了理论分析的局限性,解决了如何模拟长板-短桩路基、路堤荷载施工过程这一关键技术。

    一种利用半层共振频率增强复合材料面外纤维走向超声成像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66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2631.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半层共振频率增强复合材料面外纤维走向超声成像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半倍单层预浸料共振频率作为激励信号的中心频率,完成大厚度复合材料面外纤维走向超声成像,首先确定单层预浸料共振频率,采用超声探头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水浸超声检测,再采集扫查路径上各位置处的反射信号并分别进行带通滤波与希尔伯特变换,以定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前壁与后壁,并利用其前壁处的瞬时相位确定层间树脂位置,最后将各滤波后反射信号对应的层间树脂位置呈现在一张图中,实现复合材料面外纤维走向超声成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有效成像厚度、提高成像准确性、可靠性等优点。

    一种需求响应式路权分配的自动驾驶公交优先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22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86314.8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需求响应式路权分配的自动驾驶公交优先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交通信息采集模块、转向需求水平计算模块、公交专用道动态路权分配模块、轨迹规划和实施模块;该方法包括:实时采集路网中车辆状态、交通信号方案、车辆转向意图信息,以计算车辆转向需求,结合预先设定的车道通行能力,确定出进口道转向需求水平;判断当前转向需求水平是否不平衡,若判断为是,则开放公交专用道车道使用权,确定出进入公交专用道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排序,并动态分配路权,之后针对待进入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规划行驶轨迹;否则维持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在普通车道行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确保公交优先权的同时提高交通系统的韧性。

    一种多介质耦合的单元体叠环剪切仪

    公开(公告)号:CN1171690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78260.3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介质耦合的单元体叠环剪切仪,属于工程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包括上剪切盒、叠环组剪切盒、下剪切盒及下剪切盒底板、刚度弹簧、竖向加载系统、水平加载系统、测量系统及外部支撑系统,其中,上剪切盒、叠环组剪切盒、下剪切盒及下剪切盒底板、弹簧、竖向加载系统、水平加载系统都设置在外部支撑系统内部,弹簧抵接于外部支撑系统一侧内壁与上剪切盒和叠环组剪切盒之间,竖向加载系统设于上剪切盒与外部支撑系统的顶部内壁之间,水平加载系统设于弹簧外部支撑系统相对一侧内壁与下剪切盒侧面之间,检测各加载系统施加的以及弹簧压力,本发明可用于两种及两种以上介质的多界面剪切,且减小了剪切面剪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

    一种基于博弈均衡理论的城市路网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062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908404.0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博弈均衡理论的城市路网信号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路协同环境下收集车辆信息;根据收集的车辆信息,确定当前交叉口的交通状态、当前交叉口及其相邻交叉口的联合状态;通过构建分布式信号控制博弈模型,结合贪心策略,以得到智能体的动作策略;采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对交叉口的收益矩阵进行更新;基于更新后的收益矩阵,结合分布式信号控制博弈模型,得到对应的动作信号,以相应控制信号灯工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车路协同环境下实现分布式信号线协同控制,避免了传统集中式方法计算时间长的缺陷,使每个信号交叉口达到博弈均衡状态,从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避免发生拥堵现象。

    考虑公交优先的交叉口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轨迹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992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598302.X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公交优先的交叉口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轨迹控制方法,应用于交叉口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轨迹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激活模块、TBC模块和执行模块,该方法包括:控制激活模块获取控制区域内当前公交车新驶入信息、普通社会车辆新驶入信息以及交通信号方案更新信息,并以此判断输出启动信号给TBC模块或执行模块;TBC模块接收控制区域内当前普通社会车辆信息、公交车辆信息以及交通信号方案,通过求解BPLAM模型,得到普通社会车辆对应的轨迹优化控制方案、并输出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根据接收的信息,执行相应轨迹优化控制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公交车辆路权绝对优先的条件下,实现普通社会车辆对道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气泡轻质土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350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83456.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泡轻质土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气泡轻质土缺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空气耦合冲击回波信号;基于所述空气耦合冲击回波信号,确定时频信号图像;将所述时频信号图像输入预设的缺陷检测模型,基于所述缺陷检测模型,对所述时频信号图像进行缺陷识别处理,得到缺陷数据,其中,所述缺陷检测模型是以时频信号图像样本与Transformer模型块训练得到的。在利用空气耦合冲击回波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的方法上,由空气耦合冲击回波信号生成时频信号图像,再利用由Transformer模型块组成的缺陷检测模型对时频信号图像进行缺陷分析和识别,以此提高了缺陷信息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溶洞处理范围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36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98661.X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溶洞处理范围判断方法。针对岩溶地层中地铁盾构隧道周围分布有溶洞的地质情况,根据地质勘查资料及施工设计资料获取相关参数;根据地层剖面参数在数值模拟软件中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统计代表性溶洞及对应参数,构建地层‑溶洞有限元模型;根据盾构施工参数,构建地层‑溶洞‑隧道有限元模型,模拟盾构掘进过程;改变代表性溶洞与隧道轮廓线的距离及相对位置,利用有限元计算得到隧道模型周边的塑性变形最大距离,进而获得盾构隧道溶洞处理范围。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溶洞处理范围缺少理论依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溶洞处理范围判断方法且简单实用,便于推广。

    一种组合锤置换墩墩体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23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403277.3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锤置换墩墩体取样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压支架,液压设备,取样器及模型箱。加压支架固定油压设备,液压设备连接取样器,取样器从模型箱中取出置换墩,在墩体中注入Na2O·3.5SiO2和无水CaCl2的混合液,墩体材料胶结后用水冲掉墩体上附着的表层土,即可获得完整的墩体。本发明可在实验室探索组合锤置换墩体形态发展的规律,为研究组合锤置换法的加固机理和承载性能奠定坚实的基础,此方法具有直观、简便、结果可靠、经济实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