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6984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676145.6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子器件封装焊接机,包括:底板;顶板,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输送带,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能够运送微电子器件的底座和封盖;定位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输送带一侧,能够定位和固定微电子器件的底座;第一伸缩架,其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板;焊接枪,其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架另一端,并与所述定位架同轴设置;第二伸缩架,其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板;封装架,其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架另一端,能够夹持所述微电子器件的封盖,利用输送架将封装底座和封装盖,输送至焊接枪和封装架工位进行封装,无需人力干预,且可同时输送多个待封装件,生产效率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电子器件封装焊接机。
-
公开(公告)号:CN10999455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249023.9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H01L31/032 , H01L31/18 , H01L31/20 , H01L21/3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氧化膜,所述氧化物半导体膜由纳米晶氧化物或非晶氧化物构成,其中所述氧化物半导体膜中以氧化物的形式含有铟、钨、锌和镓;并且,还含有氢;所述氧化物半导体膜中各金属元素相对于全部金属元素的合计(In+Ga+Zn+W)的比例为In:20~50原子%、Ga:8~25原子%、Zn:20~50原子%和W:10~30原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氧化膜,其具有优异的阈值电压和场效应迁移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氧化膜的制备方法,其能够制备出具有良好场效应迁移率的半导体氧化膜。本发明还通过对制备工艺中热处理的温度控制,来提高制备出的半导体氧化膜的迁移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1138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75736.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视力障碍者的参观路线导航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智慧旅游系统中的服务设备;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视力障碍者的穿戴设备发送的路线导航请求后,先确定视力障碍者的第一可单独行动概率;若第一可单独行动概率较大,则进一步确定从当前位置到计划去往的参观地点的步行距离,如果步行距离较小,则进一步确定从当前位置步行到该参观地点的途中是否有设定目标,如果没有,则生成从当前位置到该参观地点的步行路线导航信息,最后将该步行路线导航信息发送给该穿戴设备,以使得该穿戴设备在接收到该步行路线导航信息后,按照该步行路线导航信息进行导航。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实现为视力障碍者提供参观路线导航的目的,以及可确保视力障碍者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5965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21558.6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nventor: 迟耀丹 , 陈兵 , 赵阳 , 王琰妮 , 杨小天 , 吴博琦 , 王超 , 赵春雷 , 高晓红 , 杨佳 , 闫兴振 , 杨帆 , 慕雨松 , 王艳杰 , 曹煜 , 袁旭 , 王旭 , 刘秀琦 , 李腾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PSO算法与分等级自动重启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是在一种基于NPSO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前增加了分等级自动重启方法,基于NPSO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是在PSO算法的基础上,以PWM信号的占空比D作为种群粒子的位置,以输出功率作为种群粒子的适应值,将种群粒子分为收敛粒子和自由粒子,收敛粒子与PSO算法中的粒子性质一致,自由粒子不具有记忆性,收敛粒子和自由粒子进行同代更新,在每次更新后通过收敛粒子和自由粒子的位置更新收敛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以及种群的全局最优位置;在收敛粒子陷入局部最优解即局部最优位置时,利用自由粒子将收敛粒子拉出局部最优解。提高了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6479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467463.1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电子控制的定位封装机构,包括:底座;支架,其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位于所述底座一侧;定位盘,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中心,能够定位和放置待装配产品;滑动连接杆,其为“L”型,所述滑动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支架,并能够沿所述支架向下滑动;中心盘,其连接所述滑动连接杆另一端;多个压装头,其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中心盘下方,多个压装头组件,其连接所述压装头,能够分别带动所述压装头向底部滑动,本发明,通过压装头组件分别带动压装头进行压装操作,解决了电子产品密封盖与部件安装凸凹不平的问题,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密封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电子控制的定位封装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04724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173372.7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nventor: 迟耀丹 , 吴博琦 , 王立光 , 赵春雷 , 赵阳 , 王超 , 高晓红 , 杨小天 , 初学峰 , 闫兴振 , 杨帆 , 王欢 , 吕卅 , 杨佳 , 刘安琪 , 陈颖 , 朱同 , 胡为旭 , 刘永峰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消防警示导引系统与方法,该系统部署在人居建筑物当中,从而基于物联网在火情发生后能够实时感应火情状况信息,统计追踪人员分布,监测建筑物中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的位置和工作状态,进而给予疏散人员安全性和通畅度最优化的逃生路径的导引,并对逃生过程的风险进行警示,对逃生过程中可以获取的救援或工具给予提示,并且,还可以向救援人员提示建筑物内火情、人员分布的实时状态,告知消防设施、安全通道位置和可用程度,有利于科学有效的救援策略制定和救援灭火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926063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1035875.X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A62C3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房消防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其设置在风电机房内,用于检测机房内的温度、烟雾浓度、氧气浓度、明火存在情况以及异常位置点;储气模块,其存储有二氧化碳气体;消防模块,其与所述储气模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储气模块释放二氧化碳;设备控制模块,其与风电机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风电机组供电的启停;控制平台,其与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消防模块和设备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检测数据,并控制所述消防模块和设备控制模块工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电机房消防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在风电机房工作时,基于BP神经网络确定报警模块和消防模块的工作状态,提高机房内消防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33582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23620.3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H01L21/34 , H01L29/7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基底上p型薄膜晶体管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带有源漏电极图案的掩模板覆盖于可溶的硬质基底上,进行源漏电极材料沉积,得源漏电极基底;步骤二、将带有有源层图案的掩模板覆盖于所述源漏电极基底之上,进行有源层材料沉积,得有源层基底;步骤三、将所述有源层基底沉积绝缘层,得绝缘层基底;蒸镀铝薄膜,得初级器件并进行退火处理;步骤四、将蛋白质溶液涂覆于所述初级器件表面,待溶剂挥发后,得到蛋白质薄膜覆盖器件;步骤五、将所述蛋白质薄膜覆盖器件置于水中,使所述硬质基底溶解后,得到可降解薄膜晶体管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185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74970.8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雨水收集装置,其用于收集并盛装雨水;水质在线监测模块,其用于检测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中收集的雨水的水质;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所述水质在线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水质信息;控制模块,其接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水质信息,并根据所述水质信息计算后输出雨水再利用等级;显示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雨水再利用等级。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04724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173372.7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nventor: 迟耀丹 , 吴博琦 , 王立光 , 赵春雷 , 赵阳 , 王超 , 高晓红 , 杨小天 , 初学峰 , 闫兴振 , 杨帆 , 王欢 , 吕卅 , 杨佳 , 刘安琪 , 陈颖 , 朱同 , 胡为旭 , 刘永峰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消防警示导引系统与方法,该系统部署在人居建筑物当中,从而基于物联网在火情发生后能够实时感应火情状况信息,统计追踪人员分布,监测建筑物中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的位置和工作状态,进而给予疏散人员安全性和通畅度最优化的逃生路径的导引,并对逃生过程的风险进行警示,对逃生过程中可以获取的救援或工具给予提示,并且,还可以向救援人员提示建筑物内火情、人员分布的实时状态,告知消防设施、安全通道位置和可用程度,有利于科学有效的救援策略制定和救援灭火实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