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085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0169395.0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强学习的视觉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基于增强学习的视觉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包括:主成像数据采集,分路子信息采集,范围空间模型建立,制定移动轨迹策略,分路信息周期传输,运动路径实时校正,根据步骤五分路子探头采集到的路径变动信息,对建立的范围空间模型进行补充,并实时更正移动轨迹信息,可以实现通过增强学习算法和外置的机器视觉探头,对机器人的视域范围进行补充,及时调整运动轨迹,降低运动轨迹偏差量,提高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运行正确率,同时对机器人外部变化进行自检,减少因外部环境造成的腐蚀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影响。在视域共享,触摸补充视觉。
-
公开(公告)号:CN10954370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094135.3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冲突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数据驱动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冲突分析系统与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预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计算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结果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该大数据驱动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冲突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采集;S2:数据处理;S3:建立模型,利用粗糙集理论中的信息系统来表示冲突问题并进行冲突分析,提供了能够满足冲突系统的约束条件的全局可行性方案,有效的避免潜在的缺陷和冲突,实现对多类冲突检测全面检测,同时采用大数据驱动,提高了数据的运算效率,简化的分析过程,提高了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70422.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建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T7/11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结构先验特征的高光谱稀疏解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光谱线性混合模型;S2、基于光谱线性混合模型,将稀疏解混引入高光谱图像解混,构建初始目标函数;S3、利用SLIC得到粗尺度高光谱图像,对其解混可得到粗尺度下的丰度估计,用于构建超像素空间加权因子S;S4、构建梯度加权系数全变差(GWCTV)正则化项;S5、得到基于空间结构先验特征的稀疏解混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方法进行求解丰度矩阵A。本发明能更好地挖掘空间结构信息,使光谱信息相同或相似的像元能更加精准地归类到同质区域内,有效应对复杂混合噪声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2532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1316439.7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H04N7/18 , H04N23/611 , H04N23/695 , H04N23/67 , F16M11/06 , F16M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目标跟踪功能的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座,其上滑动设置有滑架,滑架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人脸识别模块,设置在安装座上,人脸识别模块上设置有用于面像目标文件输入的输入端,面像目标文件输入后保存在人脸识别模块上的CPU内,还包括用于对图片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模块以及用于控制角度调节机构动作的模糊控制器,CPU、图像处理模块以及模糊控制器依次连接;伺服控制器,设置在安装座上,伺服控制器分别与角度调节机构和模糊控制器连接;还有摄像头,设置在安装座上,用于全方位的对目标对象进行视频采集,摄像头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摄像还与所述伺服控制器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目标追踪功能的监控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288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11229.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6T7/2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目标跟踪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目标跟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包含所述目标的N帧历史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的所有特征参数,构建特征参数集;S2、基于所述特征参数集构建用于实现目标检测跟踪的Dssd_inception_V3_coco模型;S3、基于Dssd_inception_V3 coco模型实现待检测帧图像的实时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实现目标的跟踪。本发明基于目标特征参数、携带配饰后的特征参数、携带妆容后的特征参数、以及携带表情后的特征参数构建Dssd_inception_V3 coco模型,在可以实现了目标快速识别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识别跟踪盲区。
-
公开(公告)号:CN1113078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0165079.6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点外观检测方法,属于焊点外观检测技术领域,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点外观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待检测工件固定在传送带上,技术人员调节工件和相机的位置,使高清照相机靠近工件焊点,然后高清照相机对工件进行多次曝光得到多张焊点处的高清图像并传输至计算机中,然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图像分析模块再将处理后的图像与模板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当工件图像与模板差异度较大时,图像分析模块发送给报警模块,同时图像分析模块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技术人员,可以实现便于对工件的焊点图像进行采集,通过将不同尺寸的焊点图像与对应的模板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精确的焊点外观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3908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168809.8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显微视觉伺服控制方法,属于显微伺服控制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显微视觉伺服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在显微操作之前进行模拟操控,可以同时模拟操作轨迹以及细胞反应,通过模拟操控可以在进行显微操作之前预设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出最优的操作轨迹和数据,在这过程中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存在一个模拟操控修正的过程,从而有效提高了后续显微操作的成功率,然后将该操作轨迹和数据转化成伺服控制机器人的实际操作数据,从而完成显微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避开了人为操作,从而有效降低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确定的误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显微操作的成功率,从而无形中降低了对显微操作的成本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123085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169395.0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强学习的视觉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基于增强学习的视觉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包括:主成像数据采集,分路子信息采集,范围空间模型建立,制定移动轨迹策略,分路信息周期传输,运动路径实时校正,根据步骤五分路子探头采集到的路径变动信息,对建立的范围空间模型进行补充,并实时更正移动轨迹信息,可以实现通过增强学习算法和外置的机器视觉探头,对机器人的视域范围进行补充,及时调整运动轨迹,降低运动轨迹偏差量,提高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运行正确率,同时对机器人外部变化进行自检,减少因外部环境造成的腐蚀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影响。在视域共享,触摸补充视觉。
-
公开(公告)号:CN209572324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20124089.0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视觉系统用高精度CCD相机,包括散热外壳和CCD相机,所述散热外壳内部一侧安装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散热扇。本实用新型中,在CCD相机表面横向套接有散热外壳,散热外壳内表面开设有条状结构的滑槽与CCD相机表面焊接的滑条滑动连接,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其中散热外壳内部通过马达转动连接散热扇,散热扇工作过程中,能够将空气透过透风板吹向CCD相机,同时透风板上部开设有导风口,且透风板一侧表面焊接有横向放置的L型挡板,使得挡板与散热外壳形成一个导风腔,在挡板表面开设的贯穿式喇叭孔的作用下,能够对CCD相机顶面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进而延长CCD相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5513986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255797.4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A47H5/02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S3C2440的智能窗帘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的智能窗帘控制系统。系统包括:主控处理器模块、光照采集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主控处理模块首先通过ADC接口从光照采集模块采集光照度信息,再通过GPIO口从位置检测模块采集窗帘的位置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通过电机驱动模块带动窗帘移动到指定位置,从而实现了根据室内光线的变化自动完成窗帘的移动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