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秒激光直写制备微孔阵列的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193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7951.7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飞秒激光直写制备微孔阵列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飞秒矢量光场产生系统、空间滤波组件、计算机和三维移动平台;在飞秒激光系器输出直线光路上,依次设置1/2波片、格兰激光棱镜、扩束镜和飞秒矢量光场产生系统:经加载全息相位板的反射式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后的光路上设置4f系统,频谱面上设置空间滤波器,经空间滤波器透过的正负一级衍射光分别通过一1/4波片,并经Rochi光栅合成为一束激光。经空间滤波组件、电子光阑、聚焦透镜和三维移动平台将材料调节至焦点位置,其中空间光调制器、电子光阑和三维移动平台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制备多种图案的微孔阵列,提高加工效率。

    一种轨道角动量纠缠测量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1731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15090.4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角动量纠缠测量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量子态层析技术领域。获取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态;所述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态包括:信号光子和闲频光子;所述信号光子和闲频光子一一对应;将所述信号光子依次投影到第一叠加态和第二叠加态上,同时,与所述信号光子对应的闲频光子塌缩,得到塌缩状态;根据所述塌缩状态,由ICCD相机得到两幅空间模式图像;将所述两幅空间模式图像分别输入量子态层析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到轨道角动量纠缠的表征结果。本发明提高了轨道角动量纠缠测量的效率。

    一种量子螺旋成像系统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1431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210865.3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螺旋成像系统,涉及数字螺旋成像技术领域。该量子螺旋成像系统包括第一非线性晶体和第二非线性晶体,当经过第一非线性晶体产生的第一闲置光子与经过第二非线性晶体产生的第二闲置光子重合度减小直至不重合时,来自第一非线性晶体的第一信号光子和第二非线性晶体的第二信号光子产生的相干性会降低直至消失;在第一闲置光子和第二闲置光子重合之前先用第一闲置光子照射物体,则第一信号光子和第二信号光子不同轨道角动量成分之间的相干性会根据物体的对称性发生变化;所以不需要探测照射物体的第一闲置光子,只需探测未照射物体的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的第一信号光子和第二信号光子的相干性即可实现对物体的识别。

    一种集成化的矢量光场生成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1371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096306.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化的矢量光场生成器。所述矢量光场生成器中的集成化生成器由偏振分束器、后向反射器、直角棱镜等常用器件一体集成化贴合而成,制作十分方便,并且紧密贴合的结构中无空气扰动的影响,因此更加稳定;后向反射棱镜和直角棱镜均可对光束产生180°后向反射,光束位置偏移均是中心对称的,这两个特点保证了在将两束光进行重合调节时非常容易;并且本发明采用偏振分束器合成两束光,无衍射级次的损耗,因此能量损失小。此外,后向反射棱镜和直角棱镜均为全内反射,反射率高,因此本发明生成器产生的矢量光场效率更高。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化的矢量光场生成器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光束重合调节方便、能量损失小以及高效率的优点。

    一种基于动态调控的焦场轨迹制作微结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59666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860470.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调控的焦场轨迹制作微结构的装置。包括飞秒激光器、动态飞秒矢量光场阵列产生及调控系统和紧聚焦微加工系统。工作原理是:在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全息光栅来生成矢量光场阵列,经显微物镜聚焦,获得具有特定光强分布的紧聚焦焦场。通过设计动态变化的全息光栅来获得动态变化的矢量光场阵列,其经紧聚焦后可产生随时间变化的、呈现特定形状(如四边形、八边形、风扇叶形等)的焦场轨迹。基于生成的焦场轨迹即可获得与焦场轨迹对应的微结构。本发明相比于其他制作微纳结构的方法具有无需样品或光源移动的独特优点,制作的微结构接近波长量级,可加工任意设计的二维/三维微结构,在制作微结构时具有高效、可重复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基于动态调控的焦场轨迹制作微结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5966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60470.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4233 G02B27/283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调控的焦场轨迹制作微结构的装置。包括飞秒激光器、动态飞秒矢量光场阵列产生及调控系统和紧聚焦微加工系统。工作原理是:在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全息光栅来生成矢量光场阵列,经显微物镜聚焦,获得具有特定光强分布的紧聚焦焦场。通过设计动态变化的全息光栅来获得动态变化的矢量光场阵列,其经紧聚焦后可产生随时间变化的、呈现特定形状(如四边形、八边形、风扇叶形等)的焦场轨迹。基于生成的焦场轨迹即可获得与焦场轨迹对应的微结构。本发明相比于其他制作微纳结构的方法具有无需样品或光源移动的独特优点,制作的微结构接近波长量级,可加工任意设计的二维/三维微结构,在制作微结构时具有高效、可重复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基于散斑相关散射矩阵的边缘探测装置及边缘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67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1488.8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散斑相关散射矩阵的边缘探测装置及边缘探测方法,边缘探测装置包括:激光器发射第一光束;空间光调制器,信号光调制区接收第一光束输出信号光束;参考光调制区接收第一光束输出参考光束;散射介质输出散射的信号光束和参考光束至图像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空间光调制器加载不同相位编码光场得到散射的信号光束和参考光束的干涉光场的强度并计算得到传输矩阵;空间光调制器加载待测图像,图像传感器采集散斑强度,对图像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处理得到散斑相关散射矩阵,再计算得到边缘信息值。本发明不需要引入额外的干涉光路去测量待测量图像散斑的相位,避免额外干涉光路引入的不稳定性、节约时间成本。

    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态智能高效表征方法、系统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520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05496.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态智能高效表征方法、系统及产品,涉及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态的量子态层析技术领域,将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态的第一测量空间模式分布图和第二测量空间模式分布图输入至PhysenNet模型中进行迭代计算,得到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态的表征结果,由于PhysenNet模型包括神经网络和物理模型,神经网络用于预测得到预测振幅和预测相位,物理模型用于基于预测得到的预测振幅和预测相位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空间模式分布图和第二计算空间模式分布图,通过PhysenNet模型的迭代计算过程即可完成表征,从而无需预先对PhysenNet模型进行训练,能够快速对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态进行表征。

    一种集成化的矢量光场生成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13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96306.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化的矢量光场生成器。所述矢量光场生成器中的集成化生成器由偏振分束器、后向反射器、直角棱镜等常用器件一体集成化贴合而成,制作十分方便,并且紧密贴合的结构中无空气扰动的影响,因此更加稳定;后向反射棱镜和直角棱镜均可对光束产生180°后向反射,光束位置偏移均是中心对称的,这两个特点保证了在将两束光进行重合调节时非常容易;并且本发明采用偏振分束器合成两束光,无衍射级次的损耗,因此能量损失小。此外,后向反射棱镜和直角棱镜均为全内反射,反射率高,因此本发明生成器产生的矢量光场效率更高。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化的矢量光场生成器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光束重合调节方便、能量损失小以及高效率的优点。

    一种能实现光速减慢的亚波长金属微结构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1876756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228033.0

    申请日:2009-11-0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能实现光速减慢的亚波长金属微结构阵列,包括亚波长金属微结构阵列和衬底层,构成亚波长金属微结构阵列的单元由一条连续金属线和两条金属短线构成,连续金属线与金属短线之间设有间距,入射的电磁波为s偏振正入射,亚波长金属微结构阵列的周期小于电磁波的波长。本发明的优点是:该亚波长金属微结构阵列可以实现电磁波传播速度减慢;该亚波长金属微结构阵列结构简单、制备容易且制备材料获取方便,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利用这种器件,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实现不同电磁应用要求,包括光信号存储及缓冲、光通讯、光学计算和增强的非线性效应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