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3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06234.4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2F1/01 , G02F1/13363 , G02B2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轨道角动量纠缠态生成装置,涉及量子光学领域。本发明生成装置包括激光器Pump、半波片HWP、全波液晶可变延迟器VPR、涡旋波片WPV、第一偏振分束器PBS1、第一透镜Lens1、周期性极化磷酸钛氧钾晶体PPKTP、第二透镜Lens2、截止滤波片Filter以及第二偏振分束器PBS2;利用VPR和WPV的组合来生成混合轨道角动量光束;进而通过PBS1过滤为线偏振光束,通过Lens1聚焦到PPKTP上进行II型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后,生成混合轨道角动量纠缠态;之后通过Lens2平行出射和Filter滤光后,经由PBS2分离为两路参量光,可用于后续测量及通信等实际应用。本发明只需要通过调节VPR所施加方波电压信号中高低电压的占空比,就可以控制混合轨道角动量纠缠态的纯度和纠缠度,操作过程简单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8143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10865.3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螺旋成像系统,涉及数字螺旋成像技术领域。该量子螺旋成像系统包括第一非线性晶体和第二非线性晶体,当经过第一非线性晶体产生的第一闲置光子与经过第二非线性晶体产生的第二闲置光子重合度减小直至不重合时,来自第一非线性晶体的第一信号光子和第二非线性晶体的第二信号光子产生的相干性会降低直至消失;在第一闲置光子和第二闲置光子重合之前先用第一闲置光子照射物体,则第一信号光子和第二信号光子不同轨道角动量成分之间的相干性会根据物体的对称性发生变化;所以不需要探测照射物体的第一闲置光子,只需探测未照射物体的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的第一信号光子和第二信号光子的相干性即可实现对物体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9828380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230839.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矢量贝塞尔光束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空间光调制器、第一透镜、空间滤波器、第二透镜和光栅,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了全息光栅,用于衍射空间光调制器调节之后的调制光,形成具有相反涡旋相位且强度是贝塞尔分布的衍射光,衍射光透过第一透镜后经空间滤波器滤波,形成左旋圆偏光和右旋圆偏光,左旋圆偏光和右旋圆偏光透过第二透镜后经过光栅叠加,形成矢量贝塞尔光束。该装置只需要通过调节全息光栅改变衍射光的涡旋相位,就能形成不同阶数的矢量贝塞尔光束,操作过程简单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8283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30839.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矢量贝塞尔光束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空间光调制器、第一透镜、空间滤波器、第二透镜和光栅,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了全息光栅,用于衍射空间光调制器调节之后的调制光,形成具有相反涡旋相位且强度是贝塞尔分布的衍射光,衍射光透过第一透镜后经空间滤波器滤波,形成左旋圆偏光和右旋圆偏光,左旋圆偏光和右旋圆偏光透过第二透镜后经过光栅叠加,形成矢量贝塞尔光束。该装置只需要通过调节全息光栅改变衍射光的涡旋相位,就能形成不同阶数的矢量贝塞尔光束,操作过程简单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930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07951.7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23K26/064 , B23K26/362 , B23K26/402
Abstract: 一种飞秒激光直写制备微孔阵列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飞秒矢量光场产生系统、空间滤波组件、计算机和三维移动平台;在飞秒激光系器输出直线光路上,依次设置1/2波片、格兰激光棱镜、扩束镜和飞秒矢量光场产生系统:经加载全息相位板的反射式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后的光路上设置4f系统,频谱面上设置空间滤波器,经空间滤波器透过的正负一级衍射光分别通过一1/4波片,并经Rochi光栅合成为一束激光。经空间滤波组件、电子光阑、聚焦透镜和三维移动平台将材料调节至焦点位置,其中空间光调制器、电子光阑和三维移动平台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制备多种图案的微孔阵列,提高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93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7951.7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飞秒激光直写制备微孔阵列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飞秒矢量光场产生系统、空间滤波组件、计算机和三维移动平台;在飞秒激光系器输出直线光路上,依次设置1/2波片、格兰激光棱镜、扩束镜和飞秒矢量光场产生系统:经加载全息相位板的反射式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后的光路上设置4f系统,频谱面上设置空间滤波器,经空间滤波器透过的正负一级衍射光分别通过一1/4波片,并经Rochi光栅合成为一束激光。经空间滤波组件、电子光阑、聚焦透镜和三维移动平台将材料调节至焦点位置,其中空间光调制器、电子光阑和三维移动平台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制备多种图案的微孔阵列,提高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67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7945.1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纵向光场传递信息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光场纵向场定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传信息的自身高斯点阵信息和隐藏横向场点阵信息;根据高斯点阵信息确定待传信息的初始纵向光场分布;根据初始纵向光场分布和隐藏横向场点阵信息,确定待传信息的横向光场分布;基于初始纵向光场分布和横向光场分布,确定待传信息的目标纵向光场分布;利用逆傅里叶变换,基于目标纵向光场分布,确定待传信息的入射光场;将入射光场作为待传信息的密文进行传递。对于任意待传信息,均可以通过自身高斯点阵信息和隐藏横向场点阵信息反推,得到入射光场,从而实现了利用纵向光场对信息进行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845915.2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加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微纳结构的形状确定焦平面内的焦斑轨迹;对焦斑轨迹进行离散处理;对每一离散点进行如下处理:确定焦平面坐标系中离散点的方位角以及离散点与焦平面坐标原点的距离;根据离散点的方位角确定输入光场偏振变化的方向矢量与输入光场坐标系x轴的夹角,根据离散点与焦平面坐标原点的距离计算输入光场偏振变化的周期;根据输入光场偏振变化的周期和所述夹角确定相位型全息光栅的透射函数;在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遵循透射函数的相位型全息光栅来对离散点进行加工。本发明基于光场波前偏振的动态调控实现焦斑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对特定焦斑轨迹的控制,进而实现了相应微纳结构的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7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45915.2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加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微纳结构的形状确定焦平面内的焦斑轨迹;对焦斑轨迹进行离散处理;对每一离散点进行如下处理:确定焦平面坐标系中离散点的方位角以及离散点与焦平面坐标原点的距离;根据离散点的方位角确定输入光场偏振变化的方向矢量与输入光场坐标系x轴的夹角,根据离散点与焦平面坐标原点的距离计算输入光场偏振变化的周期;根据输入光场偏振变化的周期和所述夹角确定相位型全息光栅的透射函数;在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遵循透射函数的相位型全息光栅来对离散点进行加工。本发明基于光场波前偏振的动态调控实现焦斑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对特定焦斑轨迹的控制,进而实现了相应微纳结构的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27108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720185.2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2B3/00 , B23K26/262 , B81C9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菲涅尔波带片阵列制作方法及其在微纳结构加工中的应用。包括利用飞秒激光直接加工菲涅尔波带片阵列,以及飞秒激光经加工好的菲涅尔波带片阵列聚焦后直接加工微结构。通过该方法我们能制作各种不同排列方式的菲涅尔波带片阵列,并基于这些波带片阵列加工与其排列方式相对应的微结构阵列。该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方法简单、灵活性好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