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水样采集存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7209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689871.7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水样采集存储装置,包括箱体、采水瓶、采水瓶进水管、橡胶塞、盖板、堵水装置、舵机、进水管、进水底板、控制器;箱体顶端设有进水口;采水瓶为多个,沿圆周均布设于箱体内底部;盖板上对应各采水瓶的位置处分别设有进水槽;各采水瓶进水管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采水瓶瓶口、进水槽相连通;采水瓶瓶口处设有对应的橡胶塞;橡胶塞上设有进水缝;舵机固定设于盖板中心位置处,且与进水底板的下端面传动相连;控制器设于箱体内,且与舵机相连;进水底板下端面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堵水装置和一个进水管,进水底板对应进水管位置处设有底板进水口。采用本发明装置能够进行多组水样采集,又能保证水样标本不受其他区域水体掺杂。

    一种波浪能和太阳能互补的漂流浮标自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8880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710640566.4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和太阳能互补的漂流浮标自供电装置,装置中的漂流浮标主体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部分、波浪能发电部分以及控制器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用导线进行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部分位于漂流浮标主体的顶部,此部分露出海面,便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波浪能发电部分主要由波浪能捕获机构和圆筒型永磁直线发电机构成,位于漂流浮标的中部,此部分与海面相交,便于波浪能捕获机构捕获波浪能;控制器部分位于漂流浮标的底部,此部分主要包括CPU、AC/DC转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蓄电池,主要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电压和圆筒型永磁直线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经过处理后存储至电池中,以供漂流浮标数据采集系统以及通讯系统等使用。

    一种应用于海洋浮标的发射终端自动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7523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711462908.4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海洋浮标的发射终端自动调节装置,该装置设置于海洋浮标上,包括CPU控制单元、卫星收发终端、卫星收发天线、双轴倾角传感器、第一无刷直流电机、第二无刷直流电机和支架,CPU控制单元和第二无刷直流电机均位于海洋浮标的顶部,支架底部与第二无刷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架顶部一端设有圆轴,第一无刷直流电机设置于支架顶部的另一端,圆轴与第一无刷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卫星收发终端位于圆轴与第一无刷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且与第一无刷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与圆轴转动连接,卫星收发天线和双轴倾角传感器均位于卫星收发终端顶部,该装置能在海洋浮标晃动幅度超出正常发送范围时进行自动调节。

    一种应用于无人船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5729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810688494.5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人船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架、外环架、内环架、Z轴支架、X轴支架、Y轴支架;内、外环架为圆环状,沿圆周均布四个安装点;支撑架为两个,分别通过第一导电滑环和X轴小型发电机与外环架沿中心对称的两个安装点相连;外环架另两个安装点处分别通过第二导电滑环和Y轴小型发电机与内环架沿中心对称的两个安装点相连;内环架另两个安装点处分别设有Z轴小型发电机,其转子之间通过Z轴支架相连;Z轴支架、Y轴支架、X轴支架相互垂直设置;Y轴支架、X轴支架两端分别设置均匀质量球。本发明可间接捕获波浪能,并直接安装于无人船上,工作时既不会影响无人船的运动稳定性,也不会增加航行的阻力。

    一种智能折翼水下机器人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3324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1530802.8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折翼水下机器人,属于机器人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智能折翼水下机器人的能源舱与主载荷舱安装形成整体机体结构;主控制舱的前段设有透明半球罩;所述的主控制舱上设有可展开与闭合的自动机翼;所述的自动机翼通过舵机驱动机构驱动作动;所述的舵机驱动机构布置在主控制舱内,舵机驱动机构由能源舱供给能源;主载荷舱的尾部设有动力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折翼水下机器人,可发挥流线型下潜速度快的优势,也具有开架式稳定作业的能力,该发明在流线型结构主舱的两侧加上可以折叠的翼,作业时将翼展开,可以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下潜时将翼收缩起来,可以快速下潜。这种结构通过调整翼的姿态,可适用于不同的海洋环境。

    一种水下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与运动轨迹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12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0191520.8

    申请日:2019-03-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水下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与运动轨迹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多个声呐观测数据进行融合;其次,建立预测模型;最后,根据目标水下机器人过去和现在的运行轨迹,进行运行轨迹预测。该方法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获取水下环境信息的方式,充分利用数据冗余性和互补性,保证水下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快速性、稳定性,本专利根据声呐观测到的水下机器人的数据利用关联算法进行航迹识别,对于不同声呐观测到水下机器人的航迹进行相似性判别,数据融合,最后进行轨迹预测。

    一种无人船自主加油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131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899572.0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船自主加油装置,包括油管输送机构,供油接头机构和油舱,油管输送机构包括软油管,油管输送机构和供油接头机构通过软油管连接,供油接头机构的中心设有金属油管,金属油管与软油管相连接;围绕金属油管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盖板、控制室、滑动平台、固定平台,盖板的下方固定有控制室,控制室内部设置有靠近金属油管的电磁铁和控制器,滑动平台上安装有永磁体磁极,滑动平台的上部设置有导轨,导轨与卡扣的末端滑动连接,滑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本发明利用供油接头机构中的卡扣与油舱的受油卡槽扣合,固定供油接头机构,保证在海面波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对无人船进行加油,降低了天气状况对加油作业的影响。

    一种自动蘸印泥的智能印章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6726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55527.3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动蘸印泥的智能印章,包括壳体、控制系统、挡板机构以及章体翻转机构;所述控制系统位于壳体中心位置,包括通讯模块与单片机,通讯模块与单片机通信连接;所述挡板机构位于壳体上部,包括挡板、限位卡座以及舵机;挡板与舵机传动连接,限位卡座设于壳体的内壁;章体翻转机构包括支架、弹簧、印章夹具以及印泥板;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于印章夹具,并通过弹簧与壳体的顶部连接,所述印泥板设置与支架上。有益效果:兼备了远程授权、统计盖章次数和自动蘸印泥三个功能,有效的防止了使用人员偷盖和多盖漏盖,而且解决了章面缺油后另外补印泥的问题。

    一种环形单驱动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0919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85804.8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单驱动水下机器人,由内至外依次环绕设置第一转向环、第二转向环以及第三转向环;所述第一转向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转向环连接,并通过第一舵机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二转向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三转向环连接,并通过第二舵机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一转向环环内设有驱动桨叶装置,通过第一转向环、第二转向环以及第三转向环之间的相互转动实现驱动桨叶装置在三维空间内驱动方向的调整;还包括连接第一舵机、第二舵机和驱动桨叶装置的控制器和电源。优点为:本机器人通过三个转向环相互连接,可以相互转动,并在最内侧转向环的环内设置驱动桨叶,实现了机器人在水中的单桨方向控制及驱动,其操作较为灵活,整体的自由度较高。

    一种全方位工件清洗机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07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50273.7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方位工件清洗机,包括框架、机械臂、刷筒和传送带,所述六自由度机械臂、刷筒和传送带均设置于框架内;所述机械臂包括六自由机械臂和一自由度机械臂,所述传送带包括机械臂传送带和刷筒传送带,所述机械臂传送带设置于框架底部,六自由度机械臂一端固定在机械臂传送带上,并可随机械臂传送带移动,另一端用于夹持工件;所述刷筒传送带设置于框架内侧,一自由度机械臂一端固定在刷筒传送带上,并可随刷筒传送带移动,所述刷筒设置于一自由度机械臂的另一端,所述刷筒可与工件接触,该清洗机可实现不同形状工件的大面积清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