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98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03129.1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冷却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尾缘冷却结构及涡轮叶片,涡轮叶片尾缘冷却结构包括扰流辐射组件,所述扰流辐射组件包括扰流辐射板和扰流柱,其中:所述扰流辐射板用于将叶片尾缘通道的前缘面和后缘面分隔,使得尾缘通道分为两层;所述扰流柱穿过所述扰流辐射板,且扰流柱的两端面分别对应与叶片尾缘通道的前缘面与后缘面相接。本发明的扰流辐射组件可以增强通道内流场的扰动并提供扩展冷表面,同时强化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从而明显强化叶片尾缘通道的整体冷却性能,有效改善通道局部区域冷却性能存在巨大差距的问题,同时具有换热自强化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3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40070.9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优化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翼型翅片的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1)对翼型翅片PCHE进行参数化建模;(2)将翼型型线控制点无量纲化参数及翅片中截面的收缩比例因子作为优化变量,并确定取值范围;(3)采用试验设计方法生成设计试验点,通过CFD计算获得样本集;(4)分别构建换热系数和压降的SVR预测模型,进行超参数优化以优化SVR预测模型;(5)以换热系数和压降为优化目标,基于优化后的SVR预测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优化变量在设计空间内进行寻优,以构建Pareto最优前沿;(6)采用决策方法从Pareto最优前沿中获取优化方案。本发明能有效提高优化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81771.8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冷却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强化冷却的叶片内冷通道及其应用,该叶片内冷通道内设置有强化冷却隔板,所述强化冷却隔板对叶片内冷通道的前缘面与后缘面进行分隔;该强化冷却隔板作为扩展冷表面,增加辐射换热的表面积,使叶片内冷通道的整体冷却性能得到强化,同时减少前缘面与后缘面间冷却性能的差距,提高叶片内冷通道壁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降低温度梯度造成的热应力。本发明可以将辐射与对流换热相结合,提高叶片内冷通道整体冷却性能,同时改变内冷通道内流特性,降低由于叶片旋转带来的通道前缘面和后缘面间冷却性能的差距。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45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610863532.7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导风筒,该导风筒采用翼型结构的翼型曲线为基础经扩大相应倍数后获得的目标翼型曲线经空间旋转而成,其包括依次相连的进口集流段、中间喉部段和出口扩散段,其中,所述进口集流段对应于目标翼型曲线中弧线曲率较大的一端,所述出口扩散段对应于目标翼型曲线中弧线曲率较小的一端,所述中间喉部段的最小直径小于进口集流段的最大直径和出口扩散段的最大直径。本发明在提高风力机效率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叶轮流场,减少脱落涡的影响区域,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7978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48570.6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8F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波纹管,包括中空管体和螺旋头结构,螺旋头结构连接有螺旋状通道,用于在流体经过时在中空管体内形成旋流,螺旋状通道的深度为1~500mm,螺旋状通道的数量与螺旋头结构的数量相等,螺旋头结构的数量为1~4个,中空管体的内外表面上的波纹为节距、波形相同,并连续走向的螺旋形,中空管体的内径为1~1000mm,壁厚为0.1~20mm,中空管体的内外表面上波纹的节距为10~500mm。本发明通过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螺旋状通道迫使管内流体整体向前旋流,改变速度场与温度场之间协同关系,有效抑制管内流动局部阻力的产生,在沿程阻力增加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强化传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458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600878.0
申请日:2010-12-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集热墙式太阳房,朝阳侧从外向内依次安装有玻璃墙、多孔太阳墙和朝阳墙,玻璃墙与多孔太阳墙之间形成第一暖风通道,多孔太阳墙与朝阳墙之间形成第二暖风通道;朝阳墙下端设置有风机,玻璃墙上开有与第一暖风通道连通的空气流通口。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太阳能利用率更高,新风量充足,太阳房中的温度场较为均匀,能够方便地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控制,适用于普通住宅房、仓库、医院、超市等建筑的采暖。
-
公开(公告)号:CN1155513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94136.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顶部间隙的肋阵微通道热沉,其包括矩形微通道,该微通道流道上设置有肋阵,所述肋阵包括多个肋片;所述肋阵的高度低于微通道侧壁,使肋片上表面与微通道上表面之间形成顶部间隙;顶部间隙系数ε满足0.05≤ε≤0.2。本发明通过在微通道热沉中设置具有顶部间隙的翼型肋阵,对传统微通道热沉进行改进。由于翼型肋片结构特点,且与微通道上表面存在顶部间隙,可使得流体在微通道内流动过程中产生垂直于主流方向的二次流,同时减小流动阻力,从而有效提高微通道热沉的换热效果和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620556.0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槽管优化方法,属于螺旋槽管换热优化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螺旋槽形状的整体优化,可以获得性能提升更大的优化螺旋槽管,具体地,通过样条曲线对螺旋槽型线进行参数化描述,可以获得对控制点坐标变化更加敏感的型线,从而满足对型线精细调节优化的要求。本发明采用遗传算法对优化目标值中较优的螺旋槽型线进行筛选,进而可以对筛选出的螺旋槽型线对应的坐标进行选择和交叉和/或变异获得优化螺旋槽管型线,同时可以对优化螺旋槽型线再次迭代计算优化目标,可以获得更加优异的螺旋槽管型线;同时采用代理模型来预测每代种群的性能参数,代替了大量的CFD计算过程,节约了计算资源,缩短了优化周期,提高了优化过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459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63532.7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导风筒,该导风筒采用翼型结构的翼型曲线为基础经扩大相应倍数后获得的目标翼型曲线经空间旋转而成,其包括依次相连的进口集流段、中间喉部段和出口扩散段,其中,所述进口集流段对应于目标翼型曲线中弧线曲率较大的一端,所述出口扩散段对应于目标翼型曲线中弧线曲率较小的一端,所述中间喉部段的最小直径小于进口集流段的最大直径和出口扩散段的最大直径。本发明在提高风力机效率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叶轮流场,减少脱落涡的影响区域,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99841.3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泵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形成的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一旁路、第二旁路、旁通阀和电磁阀。第一旁路的第一端连接至四通阀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第二端连接至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之间,第二旁路的第一端连接至室内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之间、第二端连接至室外换热器和四通阀之间。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上分别设有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电磁阀设在第一旁路的第一端和室内换热器之间。本发明在除霜模式下开启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关闭电磁阀和电子膨胀阀,四通阀不换向,除霜时不从室内取热,有效补充压缩机冷媒,加快除霜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