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4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23005.2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冷却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具有两级内冷通道的旋转涡轮叶片。该涡轮叶片中内冷通道被分为从前缘面到后缘面的三个平行内冷子通道,该三个内冷子通道分为两个初级子通道和一个次级子通道。其中,前缘侧初级子通道的构成面之一为所述旋转涡轮叶片的前缘面,后缘侧初级子通道的构成面之一为所述旋转涡轮叶片的后缘面,次级子通道位于内冷通道中心,即两个所述初级子通道之间,其构成面不包含涡轮叶片的前缘面和后缘面。本发明可强化内冷通道中的辐射换热,并为内冷通道流量调控提供必要条件,从而提高内冷通道壁面换热均匀性和温度均匀性,强化整体冷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03129.1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冷却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尾缘冷却结构及涡轮叶片,涡轮叶片尾缘冷却结构包括扰流辐射组件,所述扰流辐射组件包括扰流辐射板和扰流柱,其中:所述扰流辐射板用于将叶片尾缘通道的前缘面和后缘面分隔,使得尾缘通道分为两层;所述扰流柱穿过所述扰流辐射板,且扰流柱的两端面分别对应与叶片尾缘通道的前缘面与后缘面相接。本发明的扰流辐射组件可以增强通道内流场的扰动并提供扩展冷表面,同时强化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从而明显强化叶片尾缘通道的整体冷却性能,有效改善通道局部区域冷却性能存在巨大差距的问题,同时具有换热自强化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81771.8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冷却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强化冷却的叶片内冷通道及其应用,该叶片内冷通道内设置有强化冷却隔板,所述强化冷却隔板对叶片内冷通道的前缘面与后缘面进行分隔;该强化冷却隔板作为扩展冷表面,增加辐射换热的表面积,使叶片内冷通道的整体冷却性能得到强化,同时减少前缘面与后缘面间冷却性能的差距,提高叶片内冷通道壁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降低温度梯度造成的热应力。本发明可以将辐射与对流换热相结合,提高叶片内冷通道整体冷却性能,同时改变内冷通道内流特性,降低由于叶片旋转带来的通道前缘面和后缘面间冷却性能的差距。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60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681771.8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冷却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强化冷却的叶片内冷通道及其应用,该叶片内冷通道内设置有强化冷却隔板,所述强化冷却隔板对叶片内冷通道的前缘面与后缘面进行分隔;该强化冷却隔板作为扩展冷表面,增加辐射换热的表面积,使叶片内冷通道的整体冷却性能得到强化,同时减少前缘面与后缘面间冷却性能的差距,提高叶片内冷通道壁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降低温度梯度造成的热应力。本发明可以将辐射与对流换热相结合,提高叶片内冷通道整体冷却性能,同时改变内冷通道内流特性,降低由于叶片旋转带来的通道前缘面和后缘面间冷却性能的差距。
-
公开(公告)号:CN1155513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94136.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顶部间隙的肋阵微通道热沉,其包括矩形微通道,该微通道流道上设置有肋阵,所述肋阵包括多个肋片;所述肋阵的高度低于微通道侧壁,使肋片上表面与微通道上表面之间形成顶部间隙;顶部间隙系数ε满足0.05≤ε≤0.2。本发明通过在微通道热沉中设置具有顶部间隙的翼型肋阵,对传统微通道热沉进行改进。由于翼型肋片结构特点,且与微通道上表面存在顶部间隙,可使得流体在微通道内流动过程中产生垂直于主流方向的二次流,同时减小流动阻力,从而有效提高微通道热沉的换热效果和综合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