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直径的麦克纳姆轮及行走结构和底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6020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26620.8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直径的麦克纳姆轮及行走结构和底盘结构。该可变直径的麦克纳姆轮包括:麦克纳姆轮单体、导向机构和连杆机构,若干麦克纳姆轮单体依次设置组成麦克纳姆轮,导向机构设置在麦克纳姆轮的轴心位置,连杆机构设置在麦克纳姆轮的两侧,一端均与导向机构的端部铰接,另一端均与麦克纳姆轮两端的侧壁活动连接;导向机构的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麦克纳姆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便于控制,能够在驱动过程中随时改变直径。使麦克纳姆轮在驱动管道检测装置时适应在各种不同直径的管道内运行,同时可以通过改变轮子直径实现所驱动装置的通过性和稳定性的实时调控。

    可重构的主动轮式关节模块及其主动轮式蛇形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800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647873.6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构的主动轮式关节模块以及主动轮式蛇形机器人,其包括主动关节单元以及设置于主动关节单元前后两端的纵向关节单元和横向关节单元,纵向关节单元设于主动关节单元的前端,且纵向关节单元中关节连接板凹槽卡合于主动关节单元的主动仓体连接板上,横向关节单元设于主动关节单元的后端,且横向关节单元中的仓体连接板卡合于主动关节单元的主动仓体连接凹槽上。本发明各个模块之间能够灵活便捷地组装和拆卸,同时在主动轮上亦能设置螺桨,能够根据环境需求灵活地安装和卸掉主动轮,进而能够形成适用于不同复杂地形的蛇形机器人,具有密封性好、可重构性和环境适应性高的优点。

    一种可调频的张拉整体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005660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318884.8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频的张拉整体隔振器,属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该隔振器由多个处于不同预拉伸状态的X形张拉整体结构串联而成,每个X形张拉整体结构由2根梁、2根弹簧和2根杆组成,其中,梁和弹簧分别沿水平和竖直方向交替相连形成一个矩形外框;杆沿该矩形外框的对角线方向进行布置。弹簧和杆通过球铰与上下梁进行连接;不同的X形张拉整体结构之间通过上下梁进行串联。该隔振器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X形张拉整体结构的个数和预拉伸状态,通过施加不同拉伸力作用以实现隔振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并在隔振功能开启时实现对隔振频率范围的调节。本发明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利用张拉整体结构特殊的力学性质,实现隔振功能的开闭和调频。

    一种可调频的张拉整体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0056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18884.8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频的张拉整体隔振器,属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该隔振器由多个处于不同预拉伸状态的X形张拉整体结构串联而成,每个X形张拉整体结构由2根梁、2根弹簧和2根杆组成,其中,梁和弹簧分别沿水平和竖直方向交替相连形成一个矩形外框;杆沿该矩形外框的对角线方向进行布置。弹簧和杆通过球铰与上下梁进行连接;不同的X形张拉整体结构之间通过上下梁进行串联。该隔振器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X形张拉整体结构的个数和预拉伸状态,通过施加不同拉伸力作用以实现隔振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并在隔振功能开启时实现对隔振频率范围的调节。本发明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利用张拉整体结构特殊的力学性质,实现隔振功能的开闭和调频。

    一种三棱柱状张拉整体结构微位移驱动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08024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1317023.5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棱柱状张拉整体结构微位移驱动平台,属于微位移驱动技术领域。该平台包括顶部、底部两个三棱柱状张拉整体结构,两者由连接平面连接。顶部三棱柱状张拉整体结构由3根压电杆、3根弹簧、驱动平面和连接平面组成;底部三棱柱状张拉整体结构由1根压电杆、3根金属杆、3根弹簧、底座和连接平面组成。该平台能够实现垂直平移、微旋转和微倾斜三种位移模式。该装置单独实现三种位移模式,不发生相互的干扰,同时还可以实现其协同作用;除此之外,通过施加电压波形的控制将位移驱动平台转换为振动平台。本发明采用压电材料和张拉整体结构相结合,实现平台装置的微位移变化,具有综合测量、操作简单等优点。

    高速薄板轧机自激振动预测与抑制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419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000637.4

    申请日:2017-01-03

    Inventor: 郜志英 管奔 李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薄板轧机自激振动预测与抑制的工艺方法,属于冶金轧制金属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轧机结构动力学模型、动态轧制过程模型、自激振动机理模型、临界轧制速度模型和预测与抑制自激振动的工艺措施。轧机结构动力学模型用于建立机架‑辊系垂直振动子结构模型,动态轧制过程模型用于得到轧制力的增量形式模型。自激振动机理模型由结构模型与过程模型通过动态轧制力与动态辊缝相耦合建立,临界轧制速度模型根据轧制速度与轧机自激振动诱发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预测与抑制自激振动的工艺措施提出相应的工艺调整和优化措施,通过提高临界轧制速度实现对自激振动的有效抑制。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实现轧机自激振动的预测与抑制。

    基于机理-数据的冷轧弹塑性变形轧制力与前滑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35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50423.6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理‑数据的冷轧弹塑性变形轧制力与前滑预测方法,涉及冶金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冷连轧生产中设备、规格和工艺参数的实际生产数据;S2、构建轧辊非圆弧压扁的各区接触弧长机理模型;S3、构建轧件弹塑性变形和轧辊非圆弧压扁的轧制压力机理模型;S4、基于轧辊非圆压扁曲线构建新的前滑机理模型;S5、通过步骤S1中的工业数据对机理模型中的中厚比及前中性区占比进行修正;S6、计算轧制力、前滑和板带出口速度。其通过采集的冷连轧过程工艺参数实测数据,利用循环遍历和迭代方法对机理模型参数进行不断的修正,得到精确的轧制压力分布曲线,提高轧制力和前滑的预测精度。

    用于三维运动的具有一体化正交关节的蛇形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4468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329266.1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三维运动的具有一体化正交关节的蛇形机器人,其包括多个正交关节模块、头部组件和尾部组件,头部组件设于多个正交关节模块的首端,多个正交关节模块首尾连接,且每个正交关节模块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关节单元和第二关节单元,第一关节单元设于第二关节单元的前端,且第一关节单元与第二关节单元共同组成正交关节模块,尾部组件设于多个正交关节模块的尾端。本发明各个单元之间转动连接,且可以灵活便捷地组装和拆卸,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可以随时安装或拆卸从动轮组件,从而实现蛇形机器人有轮和无轮情况下的运动方式,具有结构改进明显、便于组装、可重构性高、自适应性强、运动稳定性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