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7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84057.0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医院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风险预测方法,涉及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技术领域,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风险预测方法包括:数据收集、遗传疾病研究、建立数学模型、风险评估和分类和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本发明通过设计关于健康情况的结构化的调查问卷,覆盖年龄、性别、生活方式、药物使用、过敏反应、过往病史、病型症状和家族病史,再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进行随机抽取来填写健康问卷,并且通过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将调查人员的详细病史、药物都记录在册,并进行比对和补充修正,提高了收集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11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1551.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6T17/0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T7/11 , G06T7/0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冠状动脉斑块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斑块识别及冠状动脉斑块系统三维建模方法,包括:首先在患者OCT图像与IVUS图像上人工划分冠状动脉内外膜轮廓以及各个成分斑块的轮廓作为训练集,基于训练集通过机器学习得到冠状动脉斑块成分识别模型,实现冠状动脉斑块医学影像中斑块的有效识别;接着通过两个方向拍摄的血管造影图像得到所检测血管的三维中心线;最后基于血管中心线将识别后的二维斑块图像堆叠在一起,实现冠状动脉斑块系统的快速精准三维建模。本发明将准确再现三维血管复杂走向并精确获取各部位斑块成分及分布,为医生诊断冠状动脉斑块提供理论及数据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710110.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或锌合金丝作为医用缝线的应用以及医用仿编缝线,该锌或锌合金丝为拉拔丝,直径为0.25~0.35mm,可以直接作为纯金属缝线,亦可作为内芯制备成仿编缝线,两种缝线均可直接用于缝合或者带线锚钉的配套缝线,应用于肌腱、盂唇、韧带的缝合修复,锌金属降解时间及缝线强度能够满足腱骨止点的缝合要求,降解后产物可诱导骨形成,发挥良好的骨诱导性能,促进腱骨止点的成骨分化与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421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00271.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会阴柱袖套及其应用,该医用会阴柱袖套呈筒体状,其采用接触部分、支撑部分、连接部分组成,且三部分沿会阴柱径向方向上的厚度依次减小,受压不易变形,具有使用便捷、抗菌、不易感染,且在受压时不会造成软组织损伤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076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48199.7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IPC: B60H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潜热型功能流体的车载疫苗运输箱控温系统及方法,包括安装在车厢上的箱体和箱体内管网、制冷机组、储液罐、循环泵、隔膜泵、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当温度过高,制冷机组制冷,储液罐中的潜热型功能流体与蒸发器换热并通过循环泵流入管网为箱体降温,降温后吸收了热量的潜热型功能流体再回流至储液罐,如此循环将箱体内温度稳定在合适温度。本发明依靠潜热型功能流体表观比热容大,相变时温度基本保持恒定,实现箱体内部精准控温并将冷量均匀传递到箱体内部,解决了现有车载疫苗运输箱不能在长途运输中有效保存疫苗的问题同时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2450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14481.1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300‑2000℃超高温真空等温成形装置,涉及高温材料零部件成形的技术领域。所述1300‑2000℃超高温真空等温成形装置包括活动滑块、上水冷板、立柱、真空腔体、加热元件、定位筒、上模具、定位块、温度传感器、下模具、真空系统、模具底座、隔热板、水冷工作台、下底板、水冷系统、门栓、门上观察镜、门、垫块、上隔热板和定位筒隔热垫。本发明方法相对于其他传统方法,结构设置简单,控温精准,模具承温能力优良,能够通过加热元件和水冷系统等来协同调控温度,所获得的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稳定优异,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03764.5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全片层组织的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航空材料设计及制备领域。该合金成分Al:44~45at%,Nb:3~5at%,Mo:0.3~0.7at%,B:0~0.2at%,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O、H、N等,Ti为余量。该合金同时具有α单相区及β凝固特点,通过形变及热处理可基本消除室温β组织。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得到合金铸锭,随后采取高温变形设备在α单相区及其附近高温变形,可得到细小的全片层组织,平均片层团尺寸可控制在20~200μm。由于该组织兼具高温使用性能及室温韧塑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4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1695083.1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TiAl合金的组织均匀化调控方法,属于航空航天及汽车制造领域用的铝钛合金。本发明主要针对变形TiAl合金的组织形态以及片层团、片层间尺寸进行调控。变形TiAl合金随热处理炉从室温加热至(α+γ)双相区中上部温区保温7~24h,随后快速转移至γ固溶温度以上0~50℃的高温炉中保温5~60min,再快速转移至共析转变温度附近另一高温炉保温0~60min,随后控温冷却得到微观组织分布均匀的TiAl合金。本发明通过多步热处理,可以获得微观组织分布均匀、尺寸细小的全片层或近全片层组织,片层团尺寸可控制在40~100μm。本方法流程短、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无需淬火处理避免产生微裂纹,为变形TiAl合金组织的均匀化提供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9052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94208.6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iAl合金3D打印坯料等温锻造成形航空零件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3D打印制备坯料:将TiAl合金粉作为原料,根据预设的CAD模型进行逐层打印,获得近似零件最终形状的TiAl合金坯料;步骤二、等温锻造制备航空零件:锻造温度为TiAl合金的α+γ双相区。本发明将3D打印技术和等温锻造技术相结合,实现TiAl合金材料的高效与高精度制备。并且制备的TiAl合金航空零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便于后续机加工。可以同时获得兼具细小晶粒组织、较好的高温力学性能的大尺寸TiAl合金航空关键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245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214481.1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300‑2000℃超高温真空等温成形装置,涉及高温材料零部件成形的技术领域。所述1300‑2000℃超高温真空等温成形装置包括活动滑块、上水冷板、立柱、真空腔体、加热元件、定位筒、上模具、定位块、温度传感器、下模具、真空系统、模具底座、隔热板、水冷工作台、下底板、水冷系统、门栓、门上观察镜、门、垫块、上隔热板和定位筒隔热垫。本发明方法相对于其他传统方法,结构设置简单,控温精准,模具承温能力优良,能够通过加热元件和水冷系统等来协同调控温度,所获得的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稳定优异,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