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9122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226437.0
申请日:2017-04-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超长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为真空抽滤法。首先制备高长径比的银纳米线与高质量的氧化石墨烯,将超长银纳米线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形成稳定的混合液,最后进行真空抽滤。其优点是:该方法所制备的石墨烯/超长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性能优良,方法简单、制备快速、成本低廉,且所用设备简单易维护。对今后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乃至柔性导电薄膜的工业化生产都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9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178653.5
申请日:2021-10-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7/11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能源汽车密封圈的膨胀失效分析方法,搭建密封圈材料的本构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膨胀失效模型。密封圈材料内部裂纹的形变量使用图像处理的方式求解,由此可将密封圈内部损伤信息可视化表达。对样本图片进行周期处理,去除相互接触以及重叠损伤的区域,保留完整单一周期性的空腔,进行二值化处理及计算。本发明将密封圈失效机理仿真与机器学习相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将密封圈工况下的状态进行可视化,探究内部气泡生长过程,结合气泡直径推导出密封圈材料的应变,带入密封圈本构方程表达式内,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出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式,求出密封圈密封失效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405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76274.9
申请日:2023-09-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熔融封堵方法的合金气密性测试系统,包括外接供气检测设备总成和气密封检测装置总成。外接供气检测设备总成包括气体流量计、摄像云台和空压机;气密封检测装置总成包括气压缸、套筒上端盖、套筒下托盘、活塞杆、加热棒、合金、气压缸固定盘和外套筒;加热棒通过温控箱控制加热装置内的合金,合金融化并达到指定温度后停止加热;所述气压缸驱动活塞杆向下运动对融化后的合金施加轴压;套筒下托盘通过耐高压气压管连接空压机,用于下方通入气体;气压缸固定盘和外套筒连接气体流量计,用于检测合金上方的气体泄漏,并确定合金与套筒密封界面是否存在微环空;套筒上端盖加入水,通过摄像云台实时观测气泡出现的时间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91204.0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墩梁铰接非贯穿式预应力自复位桥梁抗震体系,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从上往下顺次连接设置的主梁、桥墩、墩底缩尺区域和台座,所述主梁于桥墩的顶部连接部位设有铰接构造结构,所述墩底缩尺区域与台座的连接部位外侧设有抗滑移构造结构,所述墩底缩尺区域外侧设有板式耗能装置,所述板式耗能装置的一端与桥墩连接,另一端与台座连接,所述桥墩与台座的周向设有若干将二者连接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桥墩上,另一端固定于台座上。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如何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及保证震后可修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871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6276.8
申请日:2023-09-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21B4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伸式快速融腔工具,包括旋转动力结构部分、连杆结构部分、延伸动力结构部分和开关结构部分。旋转动力结构部分包括接头、密封盖板、悬挂上体、上轴承和端盖;连杆结构部分包括薄铰链支座、高压直管、四头铰链支座、上铰杆、上铰链支座、高压软管、中铰链支座、下铰杆、下铰链支座和约束板;延伸动力结构部分包括活塞套筒、活塞推杆和弹簧;所述的开关结构部分包括挡销、下支撑短节和连接杆。上接头上接旋转注水管,上接头通过花键结构带动悬挂上体一起旋转;活塞推杆受到高压水流的压力冲击会向下移动,带动上铰杆的上端向下移动,带动上铰杆下端、高压软管和下铰杆上端向外延伸,并带动下铰杆下端和约束板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1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05889.7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PM2.5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实现信息的综合,并在融合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多核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实现PM2.5浓度预测。首先,采集空气质量数据和图像两种多源异构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其次,使用基于核函数的多核扩展方法完成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融合过程主要通过构造、合并Gram矩阵的方式完成,并推导了多核扩展核函数。然后,在多核扩展核函数和扩展核矩阵的基础上,重新构造了多核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最后使用改进的最小序列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本发明是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实现的PM2.5预测,能在实现信息融合的基础上得出更加综合可信的判断,保证了预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12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26437.0
申请日:2017-04-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1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超长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为真空抽滤法。首先制备高长径比的银纳米线与高质量的氧化石墨烯,将超长银纳米线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形成稳定的混合液,最后进行真空抽滤。其优点是:该方法所制备的石墨烯/超长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性能优良,方法简单、制备快速、成本低廉,且所用设备简单易维护。对今后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乃至柔性导电薄膜的工业化生产都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02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53923.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M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机翼动力学特性实验装置,底座主体采用稳定的“H”型结构,四周开有用于固定的螺纹孔,为了保证结构强度,设计了一组肋板焊接与底座侧壁与下板之间。底座可用相应的六角螺栓固定于激振台上,直线伺服电机通过圆锥销过盈配合将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的电机动子和从动构件连接。使用一系列沉头螺钉将蒙皮覆于连杆机构表面。辅助系统可固定于底座壁板之上,模拟悬臂的边界条件。通电驱动直线伺服系统,电机动子可以进行不同速度的进给与回收运动,整个辅助机构通过运动部件的直线运动,驱动摇杆作绕铰链的圆周运动,外侧杆件通过机构自身的约束,做一种直线和圆周的耦合运动,且始终保持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05201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0257506.0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V40/16 , G06T3/4053 ,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残差和等变映射的人脸超分辨率方法,首先通过卷积层提取低分辨率人脸侧面图像的浅层特征;然后,将浅层特征输入特征提取子网,经过n个多尺度注意力残差模块,获得深层特征;进一步将获取的深层特征输入到残差等变映射模块,在深层表征特征空间中将深层特征和融合偏航系数的残差特征结合,将侧面人脸的特征向量变换到与正面人脸相同的特征向量空间;最后经过重建模块,获得高分辨率的人脸正面图像。本发明适用于人脸识别,不再过度依赖大量的正脸侧脸数据对,对于输入的低分辨率的侧脸图像可以重建出清晰度高、纹理更真实的正脸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405889.7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PM2.5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实现信息的综合,并在融合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多核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实现PM2.5浓度预测。首先,采集空气质量数据和图像两种多源异构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其次,使用基于核函数的多核扩展方法完成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融合过程主要通过构造、合并Gram矩阵的方式完成,并推导了多核扩展核函数。然后,在多核扩展核函数和扩展核矩阵的基础上,重新构造了多核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最后使用改进的最小序列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本发明是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实现的PM2.5预测,能在实现信息融合的基础上得出更加综合可信的判断,保证了预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信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