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加密通信中密钥更新时的软切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67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071038.2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对称加密通信中密钥更新时的软切换方法及系统,当密钥分发系统分发更新的密钥组时,若收发双方更新进度不一致,无论是发送方还是接收方先更新密钥,由于有密钥缓存和组ID号携带机制,接收方仍可使用正确的密钥对数据报文进行解密,密钥更新过程不会导致加密通信出现丢包或中断。此时系统可容忍通信收发双方密钥更新不一致程度为(n‑1)/2个密钥差别。本方案实现了对称加密通信中密钥更新过程零丢包的软切换,在保持加密通信安全性的同时保障了加密通信效率,在需要频繁更新密钥以及加密通信数据实时流量较大的应用场景中效果更加显著。

    一种利用控制面链路自动保护数据面链路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13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330550.2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控制面链路自动保护数据面链路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收集全网拓扑信息;在数据面链路中建立传送节点之间业务交换的主用路径,在传送节点之间建立业务交换的备用路径;将所述备用路径和控制面链路合路,构建合路链路;检测所述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的链路故障情况;根据链路故障情况自动进行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的倒切动作。本发明通过设计传送节点设备的新结构,然后由控制器下发流表项在原控制面链路资源中为数据面主用路径创建备用路径,提供对数据面链路内主用路径的冗余保护,避免了业务通信因链路故障发生中断,进一步提高了SDN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676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110936707.3

    申请日:2021-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网元中交换设备上报的至少两个待处理业务流的基本信息;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待处理业务流的基本信息,识别到所述至少两个待处理业务流中存在待加密业务流,则向所述网元下发包括待加密业务流标识的加密处理请求,以指示所述网元对所述待加密业务流进行加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灵活配置接入网元的业务流是否加密,相比较于传统的加密机进行加密,通过网元对待加密业务流进行加密,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为SDN网络中业务流的安全通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对称加密通信中密钥更新时的软切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674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71038.2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对称加密通信中密钥更新时的软切换方法及系统,当密钥分发系统分发更新的密钥组时,若收发双方更新进度不一致,无论是发送方还是接收方先更新密钥,由于有密钥缓存和组ID号携带机制,接收方仍可使用正确的密钥对数据报文进行解密,密钥更新过程不会导致加密通信出现丢包或中断。此时系统可容忍通信收发双方密钥更新不一致程度为(n‑1)/2个密钥差别。本方案实现了对称加密通信中密钥更新过程零丢包的软切换,在保持加密通信安全性的同时保障了加密通信效率,在需要频繁更新密钥以及加密通信数据实时流量较大的应用场景中效果更加显著。

    一种端到端漫游认证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616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90547.0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端到端漫游认证方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用户终端到路局统一认证服务进行认证,其中,所述路局统一认证服务包括路局统一认证服务部署为拜访地路局设备和归属地路局设备;用户终端接收认证通过后的所述拜访地路局设备下发的当前所在路局内的铁路宽带集群通信资源的第一令牌消息;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令牌消息请求所述当前路局内的铁路宽带集群通信资源。在用户及其相关签约配置数据都由归属地路局管理的情况下,拜访地路局统一认证服务既能动态的认证漫游用户的合法性,又能将拜访地的本地MCX资源访问令牌下发给终端,保证了漫游用户能够有效地使用当前所在拜访地路局的服务资源,可大幅地减少列调业务的传输时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