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785259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486606.5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G01D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刚度连续调节同步推进机构,包括:固定板、T型台、上压板、下压板、螺纹传动轴和支撑架,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T型台上,下压板和支撑架通过T型螺栓固定在T型台上,上压板通过螺栓与下压板连接且将固定板夹紧,螺纹传动轴具有外螺纹且一端设有环状凸台,环状凸台通过压盖连接在下压板的侧面上,支撑架上开设有与螺纹传动轴匹配的螺纹孔,螺纹传动轴穿过支撑架上的螺纹孔与支撑架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对固定板的刚度进行连续调节且上、下两块夹板夹紧支撑对固定板不产生损伤,具有调节精度高、操作方便、支撑刚度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018598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629178.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K1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包括:滑槽定位板、辅助定位板、压装套筒、弹簧爪、壳体和缓冲垫,相对的两块滑槽定位板相对侧开有通槽,辅助定位板插接于滑槽定位板的通槽中,通过定位板的相对位置滑动,适配壳体外径;在压装套筒外壁上沿轴向方向开有与定位钉配合的凹槽。壳体底部开有内圆孔,缓冲垫中间开有通孔,弹簧爪置于压装套筒中,弹簧爪一端通过弹簧爪底座与压装套筒的通孔螺纹连接,弹簧爪的另一端为钩子结构,依次穿过压装套筒底部通孔、缓冲垫通孔,将缓冲垫压紧在压装套筒底部,压装套筒连带弹簧爪及缓冲垫置于壳体。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拆卸方便,成本低廉,易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73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173774.8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V20/5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实时采集的道路或航拍图像,输入预先建立和训练好的检测模型,得到待检测目标的位置大小及类别;所述检测模型包括骨干层、FPN层、三个结构相同的检测头,及NMS网络;其中,所述骨干层和所述FPN层,用于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下采样,提取特征,得到类图和特征图;所述检测头,用于将类图和特征图通过生成类图网络转化为稀疏特征,再经过稀疏卷积后分别输入检测框回归网络和分类网络,得到待检测目标的位置大小及类别;所述NMS网络,用于对三个检测头分别得到的待检测目标的位置大小及类别,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得到待检测目标的最终位置大小及类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1810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89551.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20/59 , G06V20/56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40/16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道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基于车载的车内相机、车外相机及速度传感器实现,包括:获取待预测车辆的状态,提取车内视频和车外环境视频;对视频进行预处理得到图像帧序列;将图像帧序列输入预先建立和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得到预测变道结果;预测模型包括: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车载RGB图像帧序列进行处理,得到车内人脸图像特征向量,对车外环境图像帧序列进行处理,得到车外环境特征向量;时序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对同一时刻的车内人脸图像特征向量和车外环境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并完成时序建模;预测头,用于根据时序建模和车辆的状态进行预测,得到是否变道及如何变道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3505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710619229.7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23D5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锯切自动化下料测量系统,包括:运送钢轨的运料架;第一限位机构,设置在运料架靠近钢轨入口的一侧,限制钢轨在运料架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水平位置,使得钢轨能够进入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设置在第一限位机构和锯切设备之间,呈入口大于出口的锥形结构,入口朝向第一限位机构,出口朝向锯切设备入口;第一测长机构,设置在第一导向机构出口、第一导向机构出口与锯切设备入口之间或者锯切设备入口,测量钢轨相对于锯切设备切割构件的伸出长度,当伸出长度达到设定长度时,对钢轨进行切割。上述系统实现钢轨上料过程的准确控制和钢轨的准确测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延长设备寿命和钢轨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420381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160718.0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伺服阀温筛系统的标定装置,包括标定箱和万用表;标定箱设有与工控机连接的航空插头、Vin+端口、Vin‑端口、Vout+端口、Vout‑端口、R+端口、R‑端口、I+端口、I‑端口和调节阻值的旋钮;标定箱内部设有滑动变阻器;Vin+端口和Vin‑端口连接工控机的输出端口;Vout+端口和Vout‑端口可连接万用表的电压档;Vout+端口和Vout‑端口分别与Vin+端口和Vin‑端口在标定箱内部并联并通过跟随电路连接航空插头;R+端口和R‑端口可连接万用表的电阻档;I+端口和I‑端口可连接万用表的电流档;R+端口与滑动变阻器的一个固定端在标定箱内部的并联电路与I‑端口并联至航空插头,R‑端口与I+端口在标定箱内部并联至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本发明标定方式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85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446419.9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15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阀的动压反馈效应频率特性的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该系统包括:加载伺服阀、被试动压反馈伺服阀、加载液压缸、主控制器、截止阀、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加载伺服阀的A、B腔分别通过截止阀A、B与加载液压缸连接,主控制器给加载伺服阀施加控制信号,对被试动压反馈伺服阀进行加载;被试动压反馈伺服阀的负载两腔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1和压力传感器2,反馈两腔分别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和压力传感器4。主控制器采集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对输出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获取伺服阀的动压反馈效应频率特性。本发明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测量伺服阀的动压反馈效应频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78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83617.2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力矩加载系统,包括:加载模块,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液压缸和两个摩擦片,摩擦片连接到液压缸的活塞;液压模块,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阀门和调压阀,液压泵连接到油箱,调压阀连接到液压缸,第一阀门连接在液压泵和调压阀之间;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管和油液冷却机,冷却管设在加载模块的摩擦片内,冷却管的进油口与油液冷却机的出油口连接,冷却管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油液冷却机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摩擦力矩加载系统利用液压模块和加载模块实现摩擦力矩加载,并具有冷却模块,有效解决了大摩擦力矩精确加载以及长时间连续工作带来的发热问题,加载的摩擦力矩可连续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3792104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036510.4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模拟加载实验平台,包括机械系统、液压加载系统、水压调节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包括上顶板,前壁、后壁、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底座构成的密闭装置;液压加载系统包括垂向加载系统和水平加载系统,垂向加载系统为阵列布置在上顶板上的液压缸组实现向下垂直加载,水平加载系统为在左侧板和右侧板阵列布置的液压缸组实现相对水平加载,上述的液压缸均通过推杆连接有推板实现液压加载,并且所有液压缸组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组合控制对试件进行三维加载或平面加载;水压调节系统包括水箱、通过水压调节管路连接设置在顶部承压板的水压加载孔以及设置在底座底部的出水孔,出水孔的水回流到水箱。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78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483617.2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力矩加载系统,包括:加载模块,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液压缸和两个摩擦片,摩擦片连接到液压缸的活塞;液压模块,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阀门和调压阀,液压泵连接到油箱,调压阀连接到液压缸,第一阀门连接在液压泵和调压阀之间;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管和油液冷却机,冷却管设在加载模块的摩擦片内,冷却管的进油口与油液冷却机的出油口连接,冷却管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油液冷却机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摩擦力矩加载系统利用液压模块和加载模块实现摩擦力矩加载,并具有冷却模块,有效解决了大摩擦力矩精确加载以及长时间连续工作带来的发热问题,加载的摩擦力矩可连续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