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88029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20595.6
申请日:2010-03-0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16D65/12
Abstract: 一种铁道车辆双层法兰轴装制动盘,该制动盘盘体(1)的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15)与盘体的两摩擦环连成一体;在第一和第二法兰上开设第一轴向通槽(2)和第二轴向通槽(10);盘毂(9)上均布凸缘(11);凸缘插入第一轴向通槽,实现盘毂和盘体的周向定位;第一压圈(8)放置在第一法兰的外侧,第二压圈(13)放置在第二法兰(15)的外侧;紧固螺栓(14)依次穿过第二压圈、第二轴向通槽(10)、第一压圈、防松垫片(7),通过螺母(6)与紧固螺栓连接实现盘体和盘毂的轴向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制动盘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大,盘体的径向变形受限,单一的摩擦扭矩制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74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26691.6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南京中车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16D65/1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摩擦面微结构阻划制动盘盘体,包括:摩擦环,摩擦环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螺栓孔,摩擦环的摩擦面设置有贯通的若干条排屑阻划槽,排屑阻划槽成对的对称地设置于每个螺栓孔两侧,并且排屑阻划槽两端分别延伸至摩擦环的内边缘和外边缘,排屑阻划槽以较长的路径从摩擦环的高垂向变形区(瞬时高热区)通过。该盘体摩擦面上分布的排屑阻划槽可以排出摩擦碎屑、阻断划痕、提高局部散热、改善盘体温度分布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4383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97668.2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北京洛科瀚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河北洛科瀚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铝基复合材料通风制动盘,该制动盘采用SiCp/A356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反重力铸造方法制作而成,包括第一工作盘(10)、第二工作盘(20)、连接筋(30)、安装部(40)和弧形连接部(50),所述第一工作盘和第二工作盘通过连接筋固定连接,第一工作盘的内侧制动面(11)与第二工作盘的外侧制动面(21)平行设置,所述安装部通过弧形连接部与第二工作盘固定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用铝基复合材料通风制动盘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动盘相较灰铸铁材质的制动盘可以实现减重50%以上,同时因为该材料较高的热传导能力和蓄热能力,可以降低制动盘的摩擦温升,并均匀化制动盘温度分布,避免制动盘中形成大的热应力,防止裂纹萌生和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058329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1031706.9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轴装制动盘,该制动盘包括:盘体(1)、压圈(2)、盘毂(3)、定位销(4)、螺栓紧固系统(5),法兰I(6)和法兰II(7)位于盘体(1)内圈,沿径向与盘体的摩擦环(10)连成一体,通过连接柱I(11)和连接柱II(12)轴向连成一体,在法兰I(6)、法兰II(7)、连接柱I(11)和连接柱II(12)上开设通孔(9),在法兰I(6)上均布销槽(8),盘毂(3)上均布沉孔(13),盘体(1)和盘毂(3)通过定位销(4)实现周向定位并传递部分扭矩,盘体(1)、盘毂(3)和压圈(2)通过螺栓紧固系统(5)实现轴向定位,解决了现有的铝合金制动盘连接法兰根部应力集中致裂和单一摩擦扭矩制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78803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32559.1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16D65/12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用轴装制动盘和盘毂的连接,连接所用制动盘(1)内环面上具有均布的径向槽(9),盘毂(5)上均布与径向槽(9)数量相同的盘毂凸缘(8),盘毂凸缘(8)上设轴向通槽(10)和周向通槽(11);盘毂凸缘(8)插入径向槽(9),调整块(2)装配于轴向通槽(10)中;第一压块(3)、第二压块(7)分别位于盘毂凸缘(8)的左右两侧,夹紧螺栓(6)依次穿过第一压块(3)、调整块(2)、第二压块(7)上的通孔与螺母(4)连接,实现(1)和盘毂(5)的轴向固定本发明能够减少紧固力矩,释放制动盘的径向结构约束应力和热应力,变单一的摩擦扭矩制动为机械扭矩和摩擦扭矩联合制动,制动安全性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710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63630.3
申请日:2007-02-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C25D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此方法采用频率50Hz的不对称正弦交流电源,对浸在电解液中的含碳化硅陶瓷颗粒体积比为5~40%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施加电压,所加电压的最高正峰值为400~600V,负峰值为50~250V,通电10~90分钟,在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厚度10~100μm的陶瓷膜。该工艺所用的电解液由去离子水配置,配比为:5~20g/l铝酸钠、0~10g/l硅酸钠。该工艺操作简单,工艺稳定,所用的电解液对环境无污染,所制备的陶瓷膜致密均匀,显微硬度高,能显著提高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98457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10011526.0
申请日:2005-04-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真空机械双搅拌铸造法,铝料化清,降温,除渣;在真空下反向慢速内搅拌完成除气过程,将经过预处理的增强颗粒加入到除渣后的铝液表面,通过内外正方向同时搅拌,将增强颗粒卷入熔体内,停止外搅拌,在保持液面平稳的情况下,高速内搅拌使增强颗粒均匀分布在液体内,升温,然后通过内外反向双搅拌慢速旋转完成除气过程;加入变质剂和细化剂,通过内搅拌慢速旋转使其熔入熔体并均匀分布;卸真空,出炉,浇铸成铸锭。本发明采用的设备简单,通过在真空下进行内外双搅拌,很好的克服了铝液和陶瓷颗粒之间的润湿性问题,界面结合良好,陶瓷颗粒在基体中分散均匀,无明显的团聚和偏聚现象,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孔隙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295046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10009617.6
申请日:2004-09-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真空调压铸造方法及调压铸造用坩埚,将铸型及液态金属分别置于上密封室及坩埚内,同时对二者抽真空,真空度均达到要求时,向坩埚内充入惰性气体或压缩空气,使液态金属在可调的压差下沿着升液管压入型腔;当充型完成后,在保持对真空罩继续抽真空条件下,对坩埚内压力进行调压,使其压力从负压迅速转变为正压,并维持设定的正压值;当铸件凝固结束后,立即对坩埚卸压、对真空罩卸真空,打开真空罩取出铸型,完成成型过程。调压用坩埚包括坩埚体,水冷法兰,调压管路接口。该技术提高型腔的排气能力,保证金属液在较大压力下结晶凝固,增强铸件的补缩效果,密封性好,可靠性高,适于各种铝基复合材料和铝合金铸件。
-
公开(公告)号:CN1786507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086696.5
申请日:2005-10-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16D65/847 , F16D65/12
Abstract: 一种轴装式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由上下摩擦盘面、散热筋和法兰构成。散热筋分6种形式:5个T形散热柱均布在摩擦盘Φ600mm的圆上,每2个T形散热柱间均布5个柱状散热筋,30个柱状散热筋分布在Φ532mm的圆周上,按6个一组分布于2个T形散热柱之间,10个板状散热筋位于Φ420mm的圆上,按2个一组,共5组沿周向均布,20个板状散热筋位于Φ454mm的圆上,按4个一组,共5组沿周向均布,5个弧形散热筋沿摩擦盘内圈均匀分布;制动盘法兰与弧形散热柱一体,轴向上位于弧形散热柱中部,并开设有与轮毂螺栓联接的通槽。本发明减小制动盘风阻损失,并改善散热效果,减少热应力,增强法兰与摩擦盘之间的机械强度,最大限度消除制动盘的内部铸造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2281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54201.1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江苏北方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B21J5/00 , C21D1/25 , C21D1/28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制动盘用低合金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其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碳:0.15‑0.30%,硅:0.4‑1.0%,锰:0.4‑1.0%,铬:0.6‑1.4%,镍:0.4‑1.2%,钼:0.2‑0.6%,钒:0.15‑0.4%,铜:0.15‑0.35%,钨:0.1‑0.3%,铌:0.025‑0.045%,锆:0.025‑0.045%,其余为铁和净化残留的Re、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基于轨道车辆钢质制动盘在服役工况、环境和成形过程中的特点,从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增加耐候性、细化晶粒、改善塑性等方面进行材料成分设计,选用合适的锻造比和调质热处理工艺,可使材料室温下的力学性能分别满足锻钢制动盘或铸钢制动盘的材料性能要求。针对不同规模冶炼条件下,提出了不同的对材料纯净度的控制方法,以提高合金钢的纯净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