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4778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80070990.0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2474 , F01N3/18 , F02D41/0235 , F02D41/1441 , F02D41/1456 , F02D41/2438 , F02D41/2441 , F02D41/24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燃比传感器的补正装置,其具备:空燃比控制单元,其以将与被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路径上的催化剂(6)相比靠上游侧的废气的空燃比在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过浓的过浓空燃比、和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过稀的过稀空燃比之间进行切换的方式,对与被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路径上的催化剂(6)相比靠上游侧的废气的空燃比进行控制;空燃比传感器(12),其产生对应于排气路径中的与催化剂(6)相比靠下游的废气的空燃比的输出。还具备补正系数计算单元,所述补正系数计算单元根据由空燃比控制单元实施的空燃比控制中的预定的期间内的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与相当于理论空燃比的基准输出之间的差异,而计算对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进行补正的补正系数,所述预定的期间为,被设置在与催化剂(6)相比靠下游的位置处的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平衡化的期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022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780003257.0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内燃发动机的气缸盖(10)与摇臂(20,24)装配在一起。凸轮轴(26,28)布置成使得摇臂(20,24)和凸轮(21,25)彼此接触。凸轮轴(26,28)由从下方支撑凸轮轴(26,28)的下轴承(34)以及与盖罩(30)集成一体的上轴承(32)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盖罩(30)设置有可以通过盖罩(30)观察到气门系统部件的目视观察窗(44,46)。用于遮盖目视观察窗(44,46)的目视观察窗盖(54,56)固定于盖罩(30)。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833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2974.X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佐木敬规
IPC: G01N27/407 , G01N27/406 , F02D41/06 , F02D4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9 , F02D41/06 , F02D41/123 , G01N27/406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气体浓度检测单元开始以高准确性检测气体浓度时形成准确的活性判断的气体浓度检测设备。当在过量氧被氧泵单元排出之后在以NOx传感器单元来实现NOx浓度检测的NOx浓度检测设备中在t0时刻开始预热时,NOx传感器单元输出(Ls)在t1时刻处开始上升。随后,在t2时刻处,氧泵单元输出(LP)开始上升。在NOx传感器单元输出中出现的拐点于是得以定位。在出现拐点的t5时刻,形成关于NOx传感器的活性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132193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780000489.0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包括驱动进气门(18)或排气门(20)的凸轮轴(26、30);容置所述凸轮轴(26、30)的盖罩(34);上支承部分(42),其设置在所述盖罩(34)上并且支撑所述凸轮轴(26、30);下支承部分(54),其附连到所述盖罩(34)并且与所述上支承部分(42)形成配对以保持所述凸轮轴(26、30);摇臂(22、24),其将驱动力从所述凸轮轴(26、30)传递到所述进气门(18)或所述排气门(20);以及摇臂支撑部分(56),其通过设置在所述摇臂(22、24)附近或正上方来阻止所述摇臂(22、24)偏离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822444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06535.3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47 , F02D41/0235 , F02D220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燃比传感器的补正装置,其具备:空燃比控制单元,其以将与被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路径上的催化剂(6)相比靠上游侧的废气的空燃比在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过浓的过浓空燃比、和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过稀的过稀空燃比之间进行切换的方式,对与被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路径上的催化剂(6)相比靠上游侧的废气的空燃比进行控制;空燃比传感器(12),其产生对应于排气路径中的与催化剂(6)相比靠下游的废气的空燃比的输出。还具备补正系数计算单元,所述补正系数计算单元根据由空燃比控制单元实施的空燃比控制中的预定的期间内的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与相当于理论空燃比的基准输出之间的差异,而计算对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进行补正的补正系数,所述预定的期间为,被设置在与催化剂(6)相比靠下游的位置处的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平衡化的期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784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180070990.0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2474 , F01N3/18 , F02D41/0235 , F02D41/1441 , F02D41/1456 , F02D41/2438 , F02D41/2441 , F02D41/24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燃比传感器的补正装置,其具备:空燃比控制单元,其以将与被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路径上的催化剂(6)相比靠上游侧的废气的空燃比在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过浓的过浓空燃比、和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过稀的过稀空燃比之间进行切换的方式,对与被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路径上的催化剂(6)相比靠上游侧的废气的空燃比进行控制;空燃比传感器(12),其产生对应于排气路径中的与催化剂(6)相比靠下游的废气的空燃比的输出。还具备补正系数计算单元,所述补正系数计算单元根据由空燃比控制单元实施的空燃比控制中的预定的期间内的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与相当于理论空燃比的基准输出之间的差异,而计算对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进行补正的补正系数,所述预定的期间为,被设置在与催化剂(6)相比靠下游的位置处的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平衡化的期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09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80075907.3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842 , F01N3/0835 , F01N3/0864 , F01N3/101 , F01N3/18 , F01N11/007 , F01N2550/02 , F01N2560/025 , F01N2560/14 , F01N2570/14 , F01N2570/16 , F01N2900/0416 , F01N2900/1402 , F01N2900/1624 , F02D41/0295 , F02D41/042 , F02D41/123 , F02D41/1408 , F02D41/1441 , F02D41/1454 , F02D41/1456 , F02D41/1495 , F02D41/222 , F02D41/2474 , Y02T10/22 , Y02T10/40 , Y02T10/47 , Y02T10/48
Abstract: 在内燃机(2)的排气路径(4)配置有:催化剂(6),其具备氧吸藏功能;第1空燃比传感器(10),其设置于催化剂(6)的上游;以及第2空燃比传感器(12),其设置于催化剂的下游。内燃机(2)的空燃比被控制成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空燃比或者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稀空燃比。并且,在判定为达到了在从浓空燃比切换为稀空燃比之后催化剂(6)吸藏氧直到氧吸藏量的上限的状态、或者在空燃比从稀空燃比切换为浓空燃比之后催化剂(6)放出氧直到氧吸藏量的下限的状态的状态下,检测第1空燃比传感器(10)的输出即第1输出和第2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即第2输出。基于该第1输出和第2输出的差异,对第1空燃比传感器(10)的输出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69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80068149.3
申请日:2010-06-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佐木敬规
IPC: G01N27/26 , G01N27/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感器的异常诊断装置,基于气体传感器预热时的输出特性来诊断该气体传感器有无异常。气体传感器的异常诊断装置(10)具备具有主泵单元(2)、辅助泵单元(3)以及检测单元(5)的NOx传感器(1),在NOx传感器(1)预热过程中,基于刚刚开始检测检测单元(5)的NOx输出之后的该NOx输出的上升特性、峰值以及之后的下降特性中的至少一个来诊断检测单元(5)、主泵单元(2)以及辅助泵单元(3)中的至少一个的异常。优选在NOx输出的上升速度小的情况下判定检测单元(5)的异常。另外,在NOx输出的下降速度小的情况下判定主泵单元(2)以及辅助泵单元(3)中的至少一个的异常。另外,在NOx输出的峰值小的情况下判定检测单元(5)的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011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780002580.6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0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53 , F01L1/0532 , F02F7/006
Abstract: 下凸轮架(20)置于气缸盖(10)上方,盖罩(40)置于下凸轮架(20)上方。下凸轮架(20)具有一体形成的外框(22)以及桥接部(26),外框(22)与气缸盖(10)的周缘(14)叠置,桥接部(26)设置在外框(22)的相对侧之间。桥接部(26)具有用于支撑进气凸轮轴(30)和排气凸轮轴(32)的下部轴承(28)。盖罩(40)具有与其一体形成的凸缘(42)和轴承(46),凸缘(42)与外框(22)叠置,轴承(46)与凸缘(42)内侧的桥接部(26)相对。轴承(46)具有上部轴承,其与下部轴承一起支撑进气凸轮轴(30)和排气凸轮轴(32)。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649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80104989.8
申请日:2009-0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佐木敬规
IPC: G01N27/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75 , G01N33/0037 , Y02A50/2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从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中的特定气体组分浓度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并且准确和即时地形成关于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劣化判定。在由氧泵单元2排放过量氧之后,使用NOx传感器单元4检测NOx浓度的NOx浓度检测设备判定NOx传感器1是否活化,也就是说,在NOx传感器1的NOx传感器单元输出中是否已出现拐点。如果NOx传感器1还未活化,则获取NOx传感器单元输出增加过程期间NOx传感器单元输出的输出增加速率Vu(t)。然后,判定输出增加速率Vu(t)是否比预定参考值Vth1低。如果所得判定结果指示Vu(t)<Vth1,则断定NOx传感器单元4劣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