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894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31315.1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几何空间主特征提取的紧支径向基函数数据传递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提取飞行器整体外形或局部构件外形生成的计算气动热的结构型计算网格和计算温度场的非结构型计算网格的原始网格节点坐标,形成原始坐标矩阵;步骤二,对步骤一中形成的原始坐标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矢量矩阵;步骤三,用所述特征矢量矩阵对所述原始坐标矩阵进行坐标变换;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坐标转换后的节点坐标进行几何尺度归一;步骤五,对归一后的节点坐标基于紧支径向基函数进行插值等;本发明对飞行器的气动热环境和结构场的温度实现更精细的预测,实现更高精度的数据传递;提高了网格交界面处的插值效率,进而提升了数据传递效率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08435.X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k‑epsion湍流模型的湍流长度尺度修正方法,本修正方法以无量纲速度散度λl的值为基本自变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通过控制函数tanh(h2(η‑h3))‑1实现了对修正源项作用区域的控制。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壁面距离这一参数,而是根据流场中速度散度的强度大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可以有效避免现有代数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950680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421190.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态条件下的高温结构内部温度及壁厚同时测量方法,解决了稳态条件下的高温结构内部温度及壁厚无法同时测量的问题,该方法基于超声检测信号,将结构厚度和内部温度的同时测量转化为热传导问题热边界条件和结构厚度的多参数识别问题。其中,采用增大初始时间和时间步,使得瞬态求解得到的结构内部非均匀温度场与稳态结果保持一致,将稳态传热条件下的一个有效测量数据转化为瞬态条件下的多个有效测量数据,以有效解决多参数识别中输入信息不足带来的矩阵奇异问题。该方法通过求解热传导反问题,可快速、无损、非接触地测量稳态传热条件下相关的结构内部温度和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6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358576.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7/11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霜相似律的平板结霜厚度预测方法,涉及结霜行为预测领域,包括:基于霜层厚度和霜层平衡厚度建立无量纲霜层厚度的第一计算公式;基于结霜时间和结霜特征时间建立无量纲结霜时间的第二计算公式;将第一计算公式转化为第一关系式;将第二计算公式转化为第二关系式;获得第一低温平板在第一来流速度和第一低温平板长度下的霜层生长情况;利用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基于第一低温平板在第一来流速度和第一低温平板长度下的霜层生长情况,预测第二低温平板在第二来流速度和第二低温平板长度条件下第二时刻的霜层厚度,本发明目的为减少低温平板上霜层厚度预测的计算量,提高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16652.0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法向量修正的反距离权重数据插值方法,通过表面法向量对翼/舵面、缝隙、舱内密排翅片等结构的插值点进行筛选,选取法向量在一定夹角范围内的插值点作为最终的插值点集合,最终使得插值点被限制在一定的方位角内,这样在进行最近距离点的选取时就可以避免原始方法存在的上下表面交错选点的问题,从而提高数据插值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61158.7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修正方法,涉及辐射换热模拟方法领域,本方法在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虚拟单元,设置该单元为黑体单元,虚拟单元可以看作非封闭系统的缺口的集合,形成一个新的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然后采用迭代双向统计蒙特卡罗方法对该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进行修正,最后将增加的虚拟单元剔除,得到修正后的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解决了非封闭系统下迭代双向统计蒙特卡罗方法的不适用问题,从而提高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辐射传递因子的倒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69193.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级自适应耦合时间步长的飞行器累积热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固定飞行器结构及材料,给定其长航时巡航计算状态,划分好飞行器流场计算网格G1和结构场计算网格R1;S2、进行t=0时刻气动力/热环境数据的计算求解;S3、在气动力/热环境数据基础上结合热壁热流修正方法开展第一层级的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累积热变形的宏观变化特征;S4、根据该宏观变化特征,在温升变化剧烈的区域选择小的时间步,在温升变化缓慢的区域选择大的时间步开展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新的热变形特征;S5、根据新的温升特征重新进行耦合时间步的选取,重复迭代开展高精度的累积热变形计算,直至热变形计算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5376.X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烧蚀形貌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硅基材料烧蚀计算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硅基复合材料中成分的质量分数,以及热环境参数;根据质量分数、热环境参数、以及通用反应方程确定实际反应方程;当实际反应方程表征在烧蚀过程中硅基复合材料表面存在液态层时,根据包括表征液态层参与反应的实际反应方程建立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动量守恒方程;根据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动量守恒方程建立封闭方程组;根据封闭方程组确定硅基复合材料的烧蚀外形,可以准确对硅基复合材料的烧蚀形貌进行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3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08433.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SST湍流模型的湍流长度尺度修正方法,本修正方法以无量纲速度散度λl的值为基本自变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通过控制函数tanh(h2(η‑h3))‑1实现了对修正源项作用区域的控制。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壁面距离这一参数,而是根据流场中速度散度的强度大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可以有效避免现有代数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950680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21190.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态条件下的高温结构内部温度及壁厚同时测量方法,解决了稳态条件下的高温结构内部温度及壁厚无法同时测量的问题,该方法基于超声检测信号,将结构厚度和内部温度的同时测量转化为热传导问题热边界条件和结构厚度的多参数识别问题。其中,采用增大初始时间和时间步,使得瞬态求解得到的结构内部非均匀温度场与稳态结果保持一致,将稳态传热条件下的一个有效测量数据转化为瞬态条件下的多个有效测量数据,以有效解决多参数识别中输入信息不足带来的矩阵奇异问题。该方法通过求解热传导反问题,可快速、无损、非接触地测量稳态传热条件下相关的结构内部温度和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