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350C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01128227.4
申请日:2001-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的表面化学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化学镀镍磷方法。本发明是镀液以次亚磷酸钠作为还原剂,硫酸镍作为主盐,附加络合剂、加速剂、稳定剂,采用超声波化学镀和二次化学镀方法,利用超声波震荡的机械能,使镀液在金属表面的催化作用下,经控制化学还原法进行的镍磷沉积过程,包括倒角、除油、除锈、活化、超声化学镀、化学镀以及后处理步骤。本发明采用多重络合剂以及加速剂、稳定剂,提高了镀液稳定性,施镀速度可以调节,可以在钕铁硼永磁材料基体表面镀覆一层均匀致密的、无孔隙的镍磷镀层,从而提高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使用寿命,应用领域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49334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10567485.7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高温防护涂层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TiAl3/Al2O3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选用纯Al和纳米TiO2粉末以一定比例高能球磨一定时间后热处理制得TiAl3/Al2O3复合粉末,再用冷气动力喷涂的方法在温度100~700℃,压力0.3~5.0MPa的条件下,将制得的复合粉末喷涂到钛合金基材上形成TiAl3/Al2O3复合涂层。涂层成分为TiAl3和Al2O3,其中Al2O3在涂层中分布均匀,涂层厚度在10μm以上。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分容易控制,所获涂层孔隙率低,与基体相容性、结合力好,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可以大大降低涂层与基体的互扩散,可以很好地解决钛合金高温氧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4859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0210730.3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2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涂层及表面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Ti2AlC相陶瓷涂层的冷喷涂原位生成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能无压烧结合成的MAX相材料体系,具体以一种Ti2AlC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说明。首先将用于烧结制备涂层的原料粉体按所需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有机溶剂和粘接剂湿法球磨为料浆。用喷雾干燥造粒法将浆料干燥成球形原料粉末。将原料粉末用冷气动力喷涂装置沉积在所需制备涂层的基材上,将沉积的基材和涂层在真空气氛下烧结就能得到原位生成的MAX相陶瓷涂层。本发明通过冷喷涂原位生成制备MAX相涂层的方法具有制备的涂层厚度高质量好,粉体沉积速度快,过程无MAX相分解反应发生,使用方便适合大规模应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93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567485.7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高温防护涂层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TiAl3/Al2O3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选用纯Al和纳米TiO2粉末以一定比例高能球磨一定时间后热处理制得TiAl3/Al2O3复合粉末,再用冷气动力喷涂的方法在温度100~700℃,压力0.3~5.0MPa的条件下,将制得的复合粉末喷涂到钛合金基材上形成TiAl3/Al2O3复合涂层。涂层成分为TiAl3和Al2O3,其中Al2O3在涂层中分布均匀,涂层厚度在10μm以上。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分容易控制,所获涂层孔隙率低,与基体相容性、结合力好,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可以大大降低涂层与基体的互扩散,可以很好地解决钛合金高温氧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326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043217.1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涂层的制备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制备准晶涂层的温喷涂装置及方法。该装置混合室的一侧设置燃料入口、火花塞、氧气入口,混合室的另一侧与中间混合室相通,中间混合室上设有冷却气体进口,中间混合室通过超音速喷嘴与喷管连通,超音速喷嘴的出口和喷管的进口处与准晶粉末进口相通。本发明增加了冷却气体的中间混合室降低火焰温度,使粉末和气体形成气-固双相流。气-固双相流中的固体颗粒喷射到工件表面,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沉积于工件表面,后继的高动能颗粒重复这一过程而形成准晶合金涂层。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准晶相伴随晶体相和涂层气孔率高和存在微裂纹的问题,可以制备多种系列的准晶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887421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510046779.1
申请日:2005-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氮化物(γ-Mo2N)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将MoO3/TiO2、MoO3/NiO-TiO2、MoO3/Al2O3-TiO2或MoO3/Al2O3放入反应器中,进行N2-H2还原置换MoO3的反应,制备出Mo2N/TiO2、Mo2N/NiO-TiO2、Mo2N/Al2O3-TiO2或Mo2N/Al2O3担载型金属氮化物催化剂;N2-H2混合气体的体积比:H2/N2=(3-5)/1,反应温度为933K±10K,保温时间0.5-1小时。其专用设备的混合器通过管路进入反应器,反应器出口通过管路进入换热器,换热器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混合器,该管路经平面六通阀至气相色谱仪;另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水冷器,分离器通过管路经干燥部分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出口再通过管路连回换热器,段间冷却器分别与压缩机的进、出口管道相连。本发明可制得比表面积高达150m2/g的γ-Mo2N;采用本发明比用NH3操作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532295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03111200.5
申请日:2003-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固双相流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具有与进气管相连的高压气源、加热器、送粉器、超声速喷嘴,所述进气管穿过加热器与超声速喷嘴相连通,喷嘴侧面通过管路与送粉器相连通,进气管置于加热器中的部分为螺旋形结构;上述装置的应用是利用高压气体携带硬质颗粒,通过超声速喷嘴喷射,接连轰击金属材料表面使之纳米化,表面纳米化工艺参数如下:喷射距离5~50mm、气体压强0.5~5.0MPa、气体温度为室温~500℃、气体流量10~30g/s、硬质颗粒粒径为50纳米~500微米;本发明装置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其应用可以对形状复杂或大平面的工件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且纳米层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410560A
公开(公告)日:2003-04-16
申请号:CN01128225.8
申请日:2001-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7/06 , C21D2201/03 , C23C2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领域,具体地说是超声速微粒轰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方法。本发明利用压缩气体携带硬质微粒,通过超音速喷嘴高速运动轰击金属材料表面,具体为:1)基体前处理:常规的表面抛光,丙酮、酒精清洗;2)表面纳米化:采用压缩气体携带硬质微粒接连轰击金属表面,表面纳米化工艺参数如下:喷射距离5~50mm、气体压力0.4~3.0MPa、气体温度为室温、气体流量10~30g/s、送粉电压5~30V,硬质微粒粒径为50纳米~200微米。本发明可以对形状复杂或大平面的工件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且纳米层分布均匀,处理后的纳米层厚度可达0.5-50微米;另外,本发明装置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3A
公开(公告)日:1995-08-30
申请号:CN94110077.4
申请日:1994-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
Abstract: 高温超导微波气压充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如下:将Y、Bi、T1系非超导氧化物置于微波烧结炉中,升温充氧,并保持一段时间,工艺参数为:温度500~600℃,氧压2~10atm,时间0.5~10h。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充氧效率,使充氧处理时间大大缩短,降低制造成本,为高温超导的尽早实用化创造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080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10230248.1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涂层的制备技术,具体地说就是一种金属与塑料粉末混合制备涂层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采用气体动力喷涂技术,使用金属粉末与塑料混合,压缩气体一部分通过送粉器携带粉末在超音速喷嘴的进气口与经过加热器预热的气体混合后通过喷嘴成为气-固双相流,气-固双相流中的固体颗粒喷射到工件表面,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沉积于工件表面,后继的高动能颗粒重复这一过程而形成合金或涂层,该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可以制备复合涂层。该装置设有与进气管相连的高压气源、加热器、送粉器、超音速喷嘴,所述连接高压气源的进气管分别经送粉器和加热器与超音速喷嘴相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