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80071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10143995.6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系统,包括:一组在被测车体非共线的至少三个点上安装设置的高速摄像仪,所述高速摄像仪相对被测车体运行轨道设置并用于摄取铁路机车车辆运行时的轨道图像序列;图像采集及处理模块,该模块接收所述轨道图像序列,并分析每个点的高速摄像仪获取的轨道图像序列,得到每个点相对于轨道的偏移量,并确定被测车体相对于两轨道的空间姿态和偏移量。该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系统以轨面和轨道中心线为基准的非接触式的基于机器视觉,其能够对机车车辆的动态偏移量进行实时测量,得到车体上任意位置相对于轨面坐标系的动态偏移量,在实时在线测量车辆动态位移、进行超限预警和报警的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

    吸能安全客运列车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80067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143996.0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能安全客运列车,包括普通客车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安全客运列车包括设置在普通客车车组前端和后端的耐冲击吸能车,所述普通客车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两节耐冲击吸能车,所述耐冲击吸能车的两端具有吸能结构,中间部分为弹变结构。本发明克服现有客运列车在发生碰撞时不能有效提供安全保护的缺陷,它能够适用于动力集中型客运列车和动力分散型客运列车,在客运列车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为旅客提供被动安全保护。

    恶劣风环境安全行车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41128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910000083.3

    申请日:2009-0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恶劣风环境安全行车方法及系统,该安全行车方法包括:对各种环境风风速、风向下的不同列车类型在不同路况中的气动特性规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环境风风速、风向条件下,列车气动力与路况间的气动特性理论关系式;根据列车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上的倾覆稳定性和所述气动特性理论关系式,基于列车系统动力学和列车空气动力学,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和风洞试验,建立路况—车型及载重—风速及风向—车速耦合下车辆倾覆稳定性计算关系式,根据该关系式得出环境风风速及风向下的列车运行速度临界值。

    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与结构的设计、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6732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310120809.X

    申请日:2003-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30/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车辆的种类和车体部件领域,尤其涉及铁路流线型列车,包括铁路提速机车、提速内燃动车组和提速电动车组的动车、高速电动车组的动车、高速磁浮列车的头部外形及结构设计,其特征在于:将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用多块的NUBRS曲面片组成,通过动态自动生成或调整控制曲面片的中间型线来形成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再将头部结构为空间网状结构的平面曲梁与头部外形一致的蒙皮组焊成流线型列车头部,本发明极大地减轻了设计、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生产周期,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实现了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设计、制造一体化。

    列车司机室流线型活动侧窗

    公开(公告)号:CN1446722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2108370.3

    申请日:2002-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机车,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列车或流线型外形列车司机室流线型活动侧窗,窗框和活动窗的上、下横梁及前、后立柱的内、外边缘均为自由曲线,与流线型外形及车体内表面完全吻合;减少了列车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有助于提高列车整体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列车外形更加美观,减小了车体结构设计的难度,有利于车体的结构设计,增加了司机室的结构强度。

    一种风切变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阈值速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73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4198.9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切变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阈值速度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线路实际风切变风速的演变情况判断是否考虑连续风切变;当相邻风切变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考虑独立风切变影响,当相邻风切变间隔时间小于预设阈值时,考虑连续风切变影响;通过风切变‑列车动力学相应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基础风速、风切变峰值风速、阶跃时间、风切变峰值持续时间、相邻风切变间隔时间以及风向变化对目标高速列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到最不利风切变情况与表征参数;基于最不利风切变情况与表征参数组合确定目标列车安全行驶阈值速度;本发明解决现有的大风下高速列车安全形势阈值速度确定方法没有考虑风切变影响的问题。

    一种剔除水声距影响的晶粒尺寸超声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49251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165438.X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剔除水声距影响的晶粒尺寸超声评价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标定金属试块进行数据采集,初步分析确定剔除水声距影响的晶粒尺寸的原始评价模型结构,再运用PCA方法计算出由原始评价模型中各变量降维组合的主元,通过各主元回归估计模型的参数从而建立剔除水声距影响的晶粒尺寸隐式评价模型,对未参与模型计算的测试试块进行晶粒尺寸评价。该方法能降低平均晶粒尺寸评价的系统误差,针对金相法测定平均晶粒尺寸为105.57μm的测试金属试块,该模型评价结果为106.74μm,误差仅为1.1%。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抑制了水声距调整精度对晶粒尺寸评价的不利影响,提高金属晶粒尺寸无损评价的可靠性。

    气动发射式低噪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4057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95093.8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动发射式低噪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台、发射器、实车和撞击墙;发射器与撞击墙之间钢轨上摆放实车;发射器为带消声器的气动发射装置,包括行走小车、支架、储气罐16、空压机、空心活塞、触发机构、缸套和消声器,空心活塞安装在支架上,缸套安装在行走小车上;消声器的消声器体上设置相通的横向通孔和径向通孔;撞击墙的侧面安装撞击测速装置和高速摄影装置;在撞击试验过程中:中央控制台程序控制发射器、撞击测速装置、高速摄影装置和撞击墙的测力采集装置的工作,接收并保存相关数据;实车无动力自由滑行距离至少为发射器有效行程的1.1倍;实车与撞击墙的试验撞击速度不低于每小时25公里。

    双滚筒制动式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544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95373.9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滚筒制动式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台、发射器、实车和撞击墙;发射器与撞击墙之间的钢轨上摆放实车;撞击墙的侧面安装撞击测速装置和高速摄影装置;配置在调试工况时使用制动装置、调速制动装置接头和调试测速装置;制动装置为带双滚筒刹车制动机构,包括定滑轮、钢丝绳、机架、刹车轮、刹车机构、大滚筒和小滚筒,刹车轮、大滚筒和小滚筒三者为一体式结构,钢丝绳在大滚筒上和小滚筒上缠绕的方向相反。在撞击试验过程中:制动装置与调速制动装置接头脱离,中央控制台程序控制相关装置接收保存数据;实车无动力自由滑行距离至少为发射器有效行程的1.1倍;实车与撞击墙的试验撞击速度不低于每小时25公里。

    一种乘员碰撞损伤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9795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230556.5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员碰撞损伤的预测方法,铁道车辆发生碰撞后,铁道车辆客室内就座的非约束乘员与客室结构间由于相对运动继而发生二次碰撞,该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取乘员致伤影响因素,并分析乘员容易受损伤的身体部位,其次基于相关预测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再次基于实验设计方法选取的样本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利用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进行损伤预测,最后评价预测模型精度。利用该预测方法,对同一初始状态的乘员在不同试验参数条件下的损伤参数进行预测,从而方便快捷地获得想要得到的乘员损伤指标,大大减少重复试验次数,提高客室内结构参数设计效率。该发明为评估现有和新设计的铁道车辆客室内饰结构参数的安全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