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83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43144.5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角高精度动态测试方法及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连接转角测点和固定平面,将未知转角信息转换为对应的竖向位移和对应的应变信息,利用成熟的应变测试技术,高精度动态读取应变信息,再以此反算测点截面相对于固定平面的转角。针对桥梁梁端转角测试领域,设计制作梁端转角测试装置,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基于应变感知进行梁端转角测试的可行性。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具有测量分辨率高、成本低、灵敏度高、输入的转角信号与输出的应变信号具有稳定线性关系等优点,本方法适用于微小转角的精确测试,在梁端转角测试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53118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50297.6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R31/00 , G01R27/26 , G01N23/2251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效介质法的取向一致的石墨烯-聚合物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交流导电性和介电性预测方法。本发明所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步骤一:测试组分材料的几何参数和电学性能、步骤二:制备石墨烯-聚合物多孔纳米复合材料试样、步骤三:等效交流导电性和介电性预测模型的建立、步骤四:材料参数的计算和提取并得到完整的预测模型、步骤五:预测曲线的获取与预测模型的校验。本发明重点考虑了孔隙率,石墨烯含量,石墨烯长细比,石墨烯间的最大夹角,渗流阈值等微观结构和/或参数对产品电学性能的影响,重新建立了预测模型。该模型经校验后,发现预测结果更加逼近于实验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99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597564.6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现场实验,测试得到车辆过桥导致的桥梁底部测点挠度响应;然后结合车辆车轴信息,引入多段函数模型经数学反算求得测点的挠度影响线(该影响线包含桥梁损伤相关信息);基于测点位置建立能反应未损状态的基函数‑“未损基函数”;结合挠度影响线和未损基函数构建损伤指标,通过损伤指标曲线局部峰值点可进行损伤定位。根据已经识别出来的损伤位置信息构建能够描述损伤程度的基函数‑称之为“损伤基函数”,联立桥梁实际挠度影响线、未损基函数及损伤基函数,通过最小二乘拟合计算实现对损伤程度的有效识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桥梁损伤检测方法存在的需要未损状态信息的难题,且试验简单、测试数据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65220.8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正交光标的桥梁转体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布设正交三维光标与图像采集装置,建立坐标系;在转体施工前获取三维正交光标的初始姿态图像,提取光束投影的成像信息,并确定初始姿态时各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建立光束与光束投影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变分原理和数值迭代法求解光标初始姿态;桥梁转体过程中连续采集桥梁不同时刻的姿态图像,求解不同时刻桥梁转体姿态;计算桥梁从初始姿态变换至任意时刻姿态的相对旋转矩阵,从中分离得到相对旋转欧拉角。该方法采用三维正交光标作为视觉输入,能够准确计算转体桥梁从初始姿态至任意姿态的相对转角,实现对桥梁转体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准确、高效、低成本、安全、无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0826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1064550.9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调控铁电复合材料界面裂纹断裂韧性的方法,传统调控铁电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设备不能在不损伤材料的条件下实现无极调控。本发明提供的无级调控的方案由电极、夹具和转动机构三部分构成:通过电极实现对铁电复合材料恒定均匀电场的加载,通过夹具使铁电复合材料固定,通过转动机构调整铁电复合材料与电极间的夹角关系。由产生的均匀电场调控铁电复合材料电致畴变的范围和大小,无级调控其断裂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724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74739.2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L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桥梁动力冲击系数提取方法,以有效解决最大静力值的确定问题,能够获取更为准确、合理的桥梁动力冲击系数值,为桥梁设计、管养等提供参考。本发明方法包括:得到桥上测点动力响应;采用分段多项式拟合桥梁动力响应中的准静态部分,并采用一系列正弦曲线叠加拟合桥梁动力响应中的波动部分,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拟合计算,获得反映桥梁静态特性的影响线信息;确定轮胎‑路面接触力分布模型及对应的接触力分布函数;然后以所拟合的实际桥梁固有影响线信息为基础,结合所述接触力分布函数计算所述车辆通过所述桥梁时的最大静态响应,进而计算桥梁动力冲击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57774.3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20 , G06F119/04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描述桥梁或梁式结构局部损伤的附加弹簧模型,综合考虑局部损伤区域和刚度折减形式的不确定性,将这两方面的因素等效为附加弹簧模型的弹簧刚度。本发明所提出的损伤量化描述模型可用于描述任意一般形式的局部损伤,弥补了现有描述模型或方法只适合于描述特殊形式损伤(如均刚度折减、均值材料均匀裂缝)的不足。数值试验和模型试验验证了本发明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与局部损伤对应的附加弹簧模型的弹簧刚度还可以结合桥梁响应数据进行间接识别。不仅如此,本发明所提出的损伤量化描述模型参数,还可应用于评估局部损伤对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即实现损伤的影响评估。表明了本发明损伤量化描述方法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053118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750297.6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R31/00 , G01R27/26 , G01N23/2251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效介质法的取向一致的石墨烯‑聚合物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交流导电性和介电性预测方法。本发明所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步骤一:测试组分材料的几何参数和电学性能、步骤二:制备石墨烯‑聚合物多孔纳米复合材料试样、步骤三:等效交流导电性和介电性预测模型的建立、步骤四:材料参数的计算和提取并得到完整的预测模型、步骤五:预测曲线的获取与预测模型的校验。本发明重点考虑了孔隙率,石墨烯含量,石墨烯长细比,石墨烯间的最大夹角,渗流阈值等微观结构和/或参数对产品电学性能的影响,重新建立了预测模型。该模型经校验后,发现预测结果更加逼近于实验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2622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64550.9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调控铁电复合材料界面裂纹断裂韧性的方法,传统调控铁电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设备不能在不损伤材料的条件下实现无极调控。本发明提供的无级调控的方案由电极、夹具和转动机构三部分构成:通过电极实现对铁电复合材料恒定均匀电场的加载,通过夹具使铁电复合材料固定,通过转动机构调整铁电复合材料与电极间的夹角关系。由产生的均匀电场调控铁电复合材料电致畴变的范围和大小,无级调控其断裂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