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9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710934.X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致铁路接触网姿态解耦的风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现场设备检测接触网定位点的实际风致位移,建立风载矢量分解下接触网定位点的二维风致位移与风载的数学关系式;建立与接触网结构一致的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对接触网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记录施加载荷后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定位点的位移,求解数学关系式中的接触网风载‑位移仿真系数;将检测的接触网定位点的实际风致位移和求解的接触网风载‑位移仿真系数代入数学关系式中,求得此时接触网定位点风载。该风载识别方法克服了传统随机脉动风模拟方法在表征复杂线路接触网作用风载时的局限性,可直接通过观测的定位点风致位移得到该位移对应的实际环境风载。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09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21975.2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结构应力场监测与疲劳损伤评估领域,公开一种多点表面应力监测的应力场重构与损伤评估方法及系统,以提高转向架等目标架构关键部位监测与评估的效率。方法包括:建立该待测目标构架的三维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获取单个荷载下最大结构应力点位置,根据最大结构应力点位置合理布设表面应力监测点,并在各表面应力监测点布设传感器分别采集各点表面应力;建立多元载荷与结构应力场重构理论模型;获取各传感器分别采集的各点表面应力数据,代入多元载荷与结构应力场重构理论模型求解重构后各评估点处结构应力;据此进行目标架构的疲劳损伤及疲劳寿命分析;各评估点包括单荷载下最大结构应力点和所有载荷源作用下的最大结构应力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7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0934.X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致铁路接触网姿态解耦的风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现场设备检测接触网定位点的实际风致位移,建立风载矢量分解下接触网定位点的二维风致位移与风载的数学关系式;建立与接触网结构一致的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对接触网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记录施加载荷后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定位点的位移,求解数学关系式中的接触网风载-位移仿真系数;将检测的接触网定位点的实际风致位移和求解的接触网风载-位移仿真系数代入数学关系式中,求得此时接触网定位点风载。该风载识别方法克服了传统随机脉动风模拟方法在表征复杂线路接触网作用风载时的局限性,可直接通过观测的定位点风致位移得到该位移对应的实际环境风载。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63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6473.2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沿线风场监测与预测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铁路沿线风场的属性数据并保存;建立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时域学习,建立风速风向预测模型,将属性数据输入风速风向预测模型得到风场数据;输出风场数据并进行可视化显示。系统包括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获取铁路沿线风场的属性数据;数据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属性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模型构建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模型构建单元用于建立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时域学习,以及建立风速风向预测模型;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属性数据输入风速风向预测模型得到风场数据;数据显示模块:用于输出风场数据并进行可视化显示。本发明能够解决无法实时预报风向和风速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74453.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列车牵引设备体积流量及质量流量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拔自适应的列车牵引冷却通风量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采集试验列车分别在第一目标地区和第二目标地区的设备舱内静压及舱内进风口外环温度,计算得到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大气密度,然后通过测量第一目标地区的气体密度与差压传感器系数以及第二目标地区的大气密度,换算得到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体积流量,进而求得不同海拔高度下的质量流量,进而在测量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流量时考虑密度这一变量,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92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879238.1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轮轨力轨旁监测方法及系统,以识别轮轨力与作用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发明方法包括:建立不同偏移位置下纯横向载荷、纯垂向载荷的钢轨轨腰两侧应变矢量运算响应;构建基于三点轨腰断面、四组应变矢量解算的轮轨载荷作用力大小与空间作用位置关系的方程组;在轨旁两侧确定三点轨腰断面并分别部署相应的四组应变片组,将四组应变片组已知的位置参数、所施加的轮轨载荷作用力参数、以及根据相对应测量值所得出的各组应变片组所得出的应变矢量和差代入上述方程组中求解轮轨力与作用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至少一组应变片组采用全桥惠斯通电路求解应变矢量和或应变矢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21012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75740.2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线路异物入侵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实现监测的智能性和精确性。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入侵异物所在的区域;对所述区域进行放大,获取放大图像入侵异物所覆盖Y轴方向各像素点的数量及各像素点所对应的自标定系数矩阵,并获取放大图像入侵异物所覆盖X轴方向各像素点的数量;X轴方向与两轨公垂线方向一致;所述自标定系数矩阵以两轨互相平行为前提,根据过标定点的两轨公垂线与两轨直线的两交点之间的图像空间轨距与标准轨距之间的比值计算得出;根据所述自标定系数矩阵与入侵异物所覆盖X轴和Y轴方向各像素点的数量计算入侵异物的实际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1723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37097.8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B61F1/00 , B61D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变截面承载梁的载荷识别与挠度解算方法及系统,该载荷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的落下孔车多孔变截面承载梁的几何参数与材料参数,建立待测落下孔车的多孔变截面承载梁的物理模型;通过对应设置在承载梁的肩座的底部基平面内多个应力作用点的多个应变传感器,获取承载梁的肩座的多点在途纵向应变数据作为输入,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获取肩座上各单点承载的垂向载荷,得到以在途应变数据为输入及以承载梁的肩座的垂向载荷为输出的载荷识别模型;调整多个应变传感器的位置,采集在途纵向应变数据集,实时进行承载梁的垂向载荷识别,得到在途运行下落下孔车承载梁与负载位置对应的肩座垂向载荷。本发明对于评估车体的疲劳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60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53546.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G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电桥式的车钩多元多向载荷测量系统及其解耦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钩的钩体上的至少四个方向的表面上的至少四组电阻应变计,每组电阻应变计包括相互呈正交布置且首尾相靠组成正四边形的四个电阻应变计;四组电阻应变计内的每二或四个电阻应变计按照设定的全桥结构串联后组成四个桥臂首尾相连。本发明将钩体各表面应变计与其他表面应变计串联组合,设计不同的组桥运算顺序,以实现钩体各表面多向(纵向/横向/垂向)的车钩载荷的测量,以测量车钩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214309398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23317311.0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车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模拟车体;管道,与模拟车体相连接,管道的内腔与模拟车体的内腔相连通,管道内设有活塞;活塞驱动机构,与活塞相连接以驱动活塞在管道内滑动;压力检测装置,与模拟车体相连接以检测模拟车体内的气压。该列车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装置能够真实模拟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的车内压力波动,为列车车内压力变动与人耳舒适度关系研究提供基础;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