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9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1037.6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快速系数的铝合金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先确定影响铝合金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参数的取值,再将其代入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计算公式中计算得到铝合金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将其作为铝合金疲劳寿命;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i为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单位为次,A为应变疲劳抗力系数,E为弹性模量,单位为MPa,R为应力比,Kt为应力集中因子,Δσ'=Δσ+σT,Δσ为应力变化量,单位为MPa, α为线性弹性系数,单位为1/℃,ΔT为疲劳试验时铝合金的表面温度与室温下铝合金的表面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单位为℃,σf为断裂强度,单位为MPa,σf=σb[1-In(1-ψ)],σb为抗拉强度,单位为MPa,Δεth为临界应变范围,n为循环次数,单位为次,为快速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78412.3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悬臂梁安全设计的改进区间截断方法,首先确定自变量及其取值或取值区间,根据材料力学知识得出求解挠度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具有相关性自变量,接着将具有相关性自变量的取值区间均匀地划分为n个子区间,运用子区间截断准则函数求解公式求解挠度,最后判断挠度是否超出许用挠度区间;子区间截断准则函数f(X)求解公式如下:式中,X为具有相关性自变量的取值区间, 是第n段子区间的中心值,为f(X)在 处的函数值,Xc为整体区间X的中心值,f′(Xc)是f(X)在Xc处的一阶导数值,ΔXi是第i个子区间的区间宽度,e为子区间的截断因子。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抑制悬臂梁挠度区间扩张问题,使得悬臂梁挠度设计符合工程结构实际要求,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72608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10500830.9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平移输送同步升降机构,包括高低不同的输入运输架和输出运输架,以及配置于两者之间的升降平移组件,升降平移组件包括基座、升降台和平移车;基座立式固定,升降台能够在斜拉杆驱动下沿升降台限位槽行走;推块上装有推块滚轮、能够沿推块限位槽行走;推块上安装有平移车,能够随推块在升降台上行走;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对一个液压顶的控制就可以同时完成对输送物品的平移和升降运动,利于控制,运动可靠,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物品平移方向360°的极限调节,利于实现各种现场实际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9393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60760.6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C31/00 ,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消防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防水炮射流落点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消防水炮的射流初速度、射流初始俯仰角以及风速,建立射流的二维运动轨迹模型函数;步骤二、分别依次计算射流在核心区、破碎区和雾化区的每个时间步长Δt内的速度VΔti、空气阻力FΔt和风阻力的X轴分量(fΔt)x、Y轴分量(fΔt)y,并代入射流的二维运动轨迹模型函数,得到射流的每个时间步长Δt的运动轨迹,依次进行累加即可得到射流的整个运动轨迹;步骤三、根据消防水炮的射流初速度、射流初始俯仰角以及风速的浮动范围时,利用灰度算法,重复步骤二,即可计算得到射流落点以及运动轨迹的范围。本发明可以真实的模拟射流的变化,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4001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501406.6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池更换的往复式平移升降机构,沿导轨长度方向开设下滚轮行走槽;沿导轨长度方向配置的往复驱动件的输出端垂直于前横杆长度方向转动连接在前横杆上;剪叉组件的四个下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前横杆和后横杆上,前横杆和后横杆上分别转动安装下滚轮,下滚轮位于下滚轮行走槽内;剪叉组件的四个上端分别转动安装上滚轮,上滚轮位于上滚轮行走槽内,上滚轮行走槽固设在升降台上;导轨上活动间隔配置的前导轨滑块和后导轨滑块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体;前导轨滑块和前横杆连接,下滚轮行走槽末端处设有锁止组件,后导轨滑块上设有解锁件;本机构仅通过一个驱动实现往复的平移升降运动,减轻了机构的复杂性,节约了电池更换的时间,提高更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5850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26837.3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62H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H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环绕式自助用车系统,包括立体停车架、起落板和起落板驱动机构,立体停车架包括中央通道以及设于该中央通道四周的停车板,起落板位于中央通道中,起落板驱动机构与起落板连接,并驱动起落板旋转并在中央通道中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立体停车架占用面积小,布局灵活,可以全部设置于地下,仅将自行车出入口露出地面,形似冰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该立体式自行车车库全部设置于地面以上,或者一部分设置于地下,另一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377515.7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6F18/214 , G06N20/10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蝙蝠算法的电池健康状态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的恒流特性,构建健康因子;S2、利用区间形式所表示的泛灰数表示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其中,输入数据为健康因子;输出数据为实测电池的SOH;S3、确定最优的核参数g和正则化系数C;S4、构建核极限学习机;S5:将各测试集都导入核极限学习机,得到锂电池SOH估计区间值,再取锂电池SOH估计区间值的中间值,比较及评价中间值的误差。相比于未使用泛灰数来说均方根误差要低,从而有效降低了电池健康状态的估计误差,使得预估结果的可信区间在确定电池健康状态不确定性的问题上更加精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36032.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转速影响的曲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属于内燃机曲轴疲劳寿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使用疲劳分析软件,得到不同转速下的曲轴疲劳寿命;构建考虑转速的曲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曲轴疲劳寿命预测;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所述考虑转速的曲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得到模型系数;根据优化后的所述考虑转速的曲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得到曲轴疲劳寿命预测结果。本发明在综合考虑了影响曲轴疲劳寿命的各种因素的条件下,考虑了不同转速对于疲劳寿命的影响,为曲轴的疲劳寿命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提高曲轴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使其理论计算结构更加贴合于实际数据。同时此方法也适用于相似轴类的疲劳寿命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71965.4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赛车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冷型电池箱,使得冷却气流保持在模组容纳壳体的近旁更好的流动,明显提高了模组容纳壳体的风冷散热效果,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以及电池容纳单元,电池容纳单元包括多个模组容纳壳体,模组容纳壳体具有均为开放构造的壳侧板和壳端板,同个电池模组内的相邻的两个电芯板之间形成风冷通道,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还具有侧向过风通道和端向过风通道,侧向过风通道形成于壳侧板的外侧,端向过风通道形成于壳端板的外侧,风冷通道的一端同时通过侧向过风通道、端向过风通道与进风口连通,风冷通道的另一端与出风口连通,端向过风通道具有逐渐靠近壳端板的弧形通道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87048.3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8/2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锂离子电池组结构优化方法,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液冷锂离子电池组的几何模型,设定设计变量及分析目标,并进行网格划分;所述设计变量包括:入口流速、入口温度、环境温度、流道厚度和流道宽度;所述分析目标为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采用回归模型描述设计变量与分析目标之间的关系,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将所述回归方程带入粒子群算法进行最优结构的寻找,根据帕累托最优解,选择最优结构参数。本发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模型,方便快速的找出较优的综合值以减少分析时间,优化后的多个参数可以获得最佳的冷却性能,降低电池的整体温度,并提高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