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3994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721144.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动力学环境条件下的时频转换技术,具体是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时域动力学环境转换为频域动力学环境,真实反应实际的力学环境特征,同时便于地面开展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提升产品总体设计水平,可适用于运载火箭、航天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动力学环境试验条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8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0542801.3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25J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变刚度的机器人关节,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输入部分,刚度调节部分和输出部分;所述输入部分包括输入电机、关节外壳输入端、输入轴、输入盖、谐波减速器、码盘、读数头、第一读数头连接器和第二读数头连接器;所述刚度调节部分包括刚度调节电机、同步带轮、丝杠、杠杆组、随动滑块、连接块、直线导轨、凸轮轴承随动器和板簧;所述输出部分包括输出底板、输出盖、关节外壳输出端。该发明变刚度范围大、响应快、控制精度高,且应用性较强,可应用于航天太空垃圾及废弃卫星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808298.4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悬臂梁式主被动一体化正交六自由度隔振装置,包括:上平台(1)、3个三接头准零转动刚度铰链(2)、6个碳纤维杆(3)、6个两接头准零转动刚度铰链(4)、6个主被动一体化的直线隔振机构(5);每个主被动一体化的直线隔振机构(5)与外部航天器固定连接,上平台(1)与外部载荷连接;低频在外部航天器沿六自由度方向运动时产生的低频和高频微振动,通过3个三接头准零转动刚度铰链(2)、6个碳纤维杆(3)、6个两接头准零转动刚度铰链(4)共同配合,以解耦的形式转换成沿主被动一体化的直线隔振机构(5)的轴向振动,由主被动一体化的直线隔振机构(5)进行高频微振动的隔离和低频微振动的抑制,以减小外部航天器微振动对与上平台(1)连接的外部载荷的稳定度和指向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707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85555.X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累积损伤等效的动力学环境时频转换方法,基于累积损伤等效的设计原则,构建载荷-循环方程,采用雨流计数的载荷谱统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复杂动力学环境条件下的时频转换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具体时频转换的过程及步骤。该方法改进了当前普遍采用量值等效的设计理念,合理改善产品复杂动力学环境下地面模拟试验的“过试验”程度,可应用于运载火箭、航天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动力学环境试验条件设计,为适应高精度设备的研制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提供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71258.5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月球表面的低温液体贮存蒸发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包括:低温液体贮存和防漏热模块,用于低温液体的存放和减小外界向低温贮槽的漏热;泵驱动喷射混合模块,用于低温贮槽内低温液体的混合,消除热分层,冷凝气枕气体,控制贮槽压力;冷量供给模块,包括低温制冷机组、制冷回路A、制冷回路B、泵送换热器和冷却屏换热器,其中,所述低温制冷机组用于产生冷量,并传递给泵送流体与低温液体贮存和防漏热模块的冷却屏回路;测量、采集和控制模块,用于各类参数的测量、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系统的控制。本发明结合月球表面环境特点,采用被动蒸发控制和主动蒸发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月球表面低温液体在低温贮槽内的零蒸发贮存。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798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8001905.2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预张紧作用膜式柔性电池翼在轨动载荷设计方法考虑了大面积膜式柔性太阳电池翼的张紧力作用,按照柔度矩阵算法计算得出每根张紧机构绳索施加的张紧力,实现了张紧力作用下的电池翼阵面刚度矩阵影响更新,据刚柔耦合动力学建立了航天器在轨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解决了柔性电池翼各部组件动载荷设计问题,并可依据动载荷设计完成对应产品设计闭环。本发明的带预张紧作用膜式柔性电池翼在轨动载荷设计方法使得柔性电池翼在轨动载设计更为系统化,精确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796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8001906.7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太阳电池翼地面疲劳试验载荷谱制定方法考虑了太阳电池翼各部组件在轨动力学载荷特性及其衰减规律,按照动态载荷包含的频率成分信息,在各部组件不同方向上,基于不同载荷量级分段进行了载荷作用次数统计,最终形成了各部组件疲劳试验载荷谱,并依此按照既定的试验方案完成了相关疲劳试验。采用本发明的太阳电池翼地面疲劳试验载荷谱制定方法可有效开展太阳电池翼地面疲劳试验,弥补了以往地面疲劳试验设计中只进行静力试验考核的不足之处,使得太阳电池翼发射之前经历了更加系统、完备的试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1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75530.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非线性弹性连接结构系统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获取连接件各方向外力与位移非线性变化曲线;建立第一部件有限元模型和第二部件有限元模型;利用连接件各方向外力与位移非线性变化曲线,在第一部件有限元模型和第二部件有限元模型上,对连接件各方向在所受外力下位移非线性变化特征进行模拟,从而获得系统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型;采用商业分析软件,对系统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型进行非线性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任意位置的位移、加速度和单元力数据,完成瞬态动力学分析。本发明解决了非线性弹性连接结构在仿真分析中难于模拟、计算速度慢、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9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21144.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动力学环境条件下的时频转换技术,具体是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时域动力学环境转换为频域动力学环境,真实反应实际的力学环境特征,同时便于地面开展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提升产品总体设计水平,可适用于运载火箭、航天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动力学环境试验条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6995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34063.7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空间绳网发射捕获非合作目标全过程仿真方法,建立了空间绳网折叠后的分析模型,完成了空间绳网发射过程仿真计算,对不同发射参数,包含绳网半径、发射速度、发射角度、绳索抽出阻力等,进行了优化分析,实现绳网发射展开的面积、展开时间、绳网重量、绳网尺寸等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同时实现了大位移、大柔性的绳网接触碰撞捕获过程仿真,合理评估绳网有效抓捕非合作目标的能力,开展绳网收口过程模拟,完成全时序发射、捕获、收口的仿真计算,针对绳网发射角度、发射距离、收口时序、非合作目标姿态参数等进行绳网捕获能力评估,实现空间绳网发射捕获非合作目标全过程、全时序仿真,解决了地面无法开展全过程有效试验验证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