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快速复位多级液压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04675901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638111.0

    申请日:2013-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06 F16F9/3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快速复位多级液压缓冲器,包括填充了液压油的液压缸体以及填充了惰性气体的气缸,能够滑动地沿轴方向插入缸体且在底部设有开口的圆柱状的第三级柱塞;能够滑动地沿轴方向插入第三级柱塞且在底部设有开口的第二级柱塞;能够滑动地沿轴方向插入第二级柱塞,且在底部设有开口的第一级柱塞;竖立设置在液压缸体中的环形平台上,且在三级柱塞的向下运动过程中插入柱塞开口的锥形棒;设置在锥形棒的底端,使得液压油单向流动的单向阀以及使三级柱塞回复到无负荷状态的位置的气缸。本发明采用小孔节流和通过压缩惰性气体来实现高速、重载情况下的缓冲,并且通过单向阀实现缓冲器的快速复位。

    电梯用小尺寸液压缓冲器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33988C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410084731.5

    申请日:2004-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5/282

    Abstract: 一种超高速电梯用小尺寸液压缓冲器,包括:活塞组件、缸盖、其上设有径向节流孔的内缸体、外缸体组件、下底座、内缸底座、蝶形弹簧和蓄能器。其连接关系为:蓄能器与外缸体组件连接,内缸体通过内缸底座的定位密封和下底座的固定,与活塞组件密封形成封闭的内腔,缸盖固定在外缸体组件上,蝶形弹簧固定在内缸底座上。本发明省略了原复位用弹簧,当物体冲击到缓冲器,通过节流孔的节流和蓄能器蓄能作用,利用蓄能器内气体被压缩和膨胀来实现缓冲和复位;缓冲时蓄能器储存压力能,达到缓冲和吸收冲击。复位时通过蓄能器释放压力能,推动活塞运动,实现复位,具有结构尺寸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缓冲冲击小,缓冲过程平稳,缓冲质量范围大的特点。

    自动扶梯相关部件的防滑等级划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737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59458.1

    申请日:2013-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相关部件的防滑等级划分的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两参数的,即以样本均值及样本方差作为依据的防滑等级划分方法。本发明以样本均值及样本方差这种两参数作为依据进行等级划分,先根据角度均值对部件进行等级划分,再结合方差采用假设检验的数学方法对等级划分结论的可信度进行估计;若可信度不能满足要求,则采取增加试验次数的方法提高其准确度,并重复等级划分及验证可信度的步骤,直至其准确度较高;如果达到一定试验次数后仍不可以获得需要的结果,则接受已有结果,并估计准确率。本发明提高了防滑等级划分的可信度,同时又可以防止盲目地增加试验次数,保证了试验效率及准确性。

    风力发电机海上安装软着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4546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50458.7

    申请日:2009-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7

    Abstract: 一种海上发电技术领域的风力发电机海上安装软着陆系统,包括:柱塞组件、缸体组件、节流棒组件、缸底组件、一个或若干个管路组件和一个或若干个蓄能组件,其中:缸底组件与缸体组件之间采用螺栓相连,节流棒组件固定在缸底组件上,缸体组件套接在柱塞组件上,柱塞组件套接在节流棒组件上,使柱塞内腔与节流棒组件内腔连通,一个或若干个管路组件的一端分别与缸底组件相连,一个或若干个管路组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或若干个蓄能组件相连。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功率风力发电机海上设置过程中风机与海上基础平台之间的剧烈冲击和碰撞问题,以免风机受剧烈冲击或碰撞而受损,使风机底座与海上基础平台结合时实现软着陆。

    电梯用钢丝绳弯曲疲劳状态实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1216397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032468.3

    申请日:2008-01-10

    Abstract: 一种机械技术领域的电梯用钢丝绳弯曲疲劳状态实验台,包括:曳引轮、变频电动机、数据采控装置、上位机平台、液压泵、液压缸、拉力传感器、张紧轮、钢丝绳、绳头装置、连接端子、导向支架,曳引轮和张紧轮位于实验台的两端,导向支架位于曳引轮和张紧轮之间,钢丝绳缠绕在曳引轮、导向支架的导向轮以及张紧轮的轮槽中,张紧轮的轮轴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与液压缸相连,液压缸和液压泵相连,变频电动机、液压泵和拉力传感器均与数据采控装置相连,数据采控装置与上位机平台相连,上位机平台负责监测、记录和控制。本发明使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中的包角、弯曲状态、张力、行程的调节变得更加灵活。

    切向接触刚度和阻尼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66782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308195.5

    申请日:2009-10-12

    Inventor: 史熙 王濛 朱昌明

    Abstract: 一种动力学测量技术领域的切向接触刚度和阻尼测量装置,包括:测试框架、激励施加装置、测量装置和加载装置,其中:测量装置和加载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测试框架内,激励施加装置固定设置于测试框架的上方正对待测样品,测量装置与加载装置相连接,加载装置设置于测试框架底部。本发明采用两端放置同种测试样品来夹紧悬空的另一测试样品,使得振动模型简单,从而保证动态法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切向接触刚度和阻尼的可靠测量,并且容易控制预紧力和接触面积大小,最大限度地减小其振动对测量的影响。

    电梯门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59930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35835.5

    申请日:2008-04-10

    Abstract: 一种电梯在线监测技术领域的电梯门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系统,本发明中,控制子系统控制电梯开关门速度,并获得电梯电机的磁极位置、d轴电流分量和q轴电流分量,并通过CAN总线传输给性能子系统以及状态监测和预警子系统;性能分析子系统通过CAN总线接收磁极位置、d轴电流分量和q轴电流分量,计算q轴电流分量的峰值大小和开关门位置,得到预警电流阈值;状态监测和预警子系统通过CAN总线接收磁极位置、d轴电流分量和q轴电流分量,将q轴电流分量和预警电流阈值进行比较,产生预警代码。本发明通过CAN总线输出磁极位置、d轴电流分量和q轴电流分量进行状态监测和预警,不需额外的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