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边切废料的模具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635720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795368.2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边切废料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1)、上模切边刀块(3)、上模带废料刀的切边刀块(4)、下模废料刀(8)和下模,还包括在所述上模切边刀块(3)上模带废料刀的切边刀块(4)之间安装的过渡刀块(2)和驱动所述过渡刀块(2)的安装在所述上模(1)上的驱动装置。这样的设计解决了会在刀块高度差处存在的毛刺,使零件的切边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从结构上实现废料在压料状态下切断,使得废料切断的质量提高,毛刺得到控制。

    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65551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33759.8

    申请日:2015-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该整形模具主要由:上模座(13)以及下模座(1)组合而成,所述上模座(13)设有第二压料板,所述下模座(1)设有第一压料板(2),所述第一压料板(2)与所述第二压料板(17)相互配合形成整形机构。

    一种预防厚板翻边开裂的模具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3565636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371202.8

    申请日:2013-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于模具领域,提供一种预防厚板翻边开裂的模具机构,包括依次设于面板与底板间的冲孔落料单元、孔翻边单元、侧边翻边单元、整形单元及侧冲孔单元、且分别与面板、底板相连接,冲孔落料单元包括上压料板、凹模、上垫板、下垫板、冲孔凸模、落料凸模、模脚及导向装置,面板连接上压料板,上压料板连接上垫板,冲孔凸模、落料凸模分别连接上压料板,导向装置两端分别连接凹模,凹模连接下垫板,下垫板连接两个模脚,两个模脚平行放置、且分别与底板垂直连接;还包括接料台,接料台设于两个模脚之间,接料台上设有压毛刺销。利用压毛刺销反作用力弱化毛刺,消除了在冲孔翻边毛刺侧开裂现象,本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8527854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0781790.5

    申请日:2018-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可升降设置在下模组件正上方,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上模压边圈,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下模压边圈,上模座设有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上模压边圈环设于上模基准模外侧且上模压边圈上表面与对应的上模座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下模压边圈环设于下模基准模外侧且下模压边圈下表面与对应的下模座上表面可升降式相抵。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解决正拉延过程中压边圈部位起皱问题,并且避免了下模基准模过早解除尾门板料引起的尾门板料攒动的问题,内饰零件的安装稳固得到了有效的保证,避免反拉延后工序勾冲斜锲,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保养的问题。

    一种新型模具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65550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33720.6

    申请日:2015-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模具,该新型模具主要由上模座以及压料板组合而成,所述压料板两端设有预导向结构,所述预导向结构分为两组,每组预导向结构设有两根预导向柱;有效解决冲裁类模具上模和压料板在维修保养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碰断冲头,碰坏斜楔等二次损坏的问题,大大提升模具维修保养过程中上模和压料板装配的效率,大大减少对操作工人员数量上的要求,开辟了从模具设计结构上为维修保养过程中操作做防错的先例。

    一种用于冲压负角的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65547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31785.7

    申请日:2015-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压负角的装置,装置包括上模凸模、压料板、下模刀块、气垫顶杆及下模座,下模刀块设于下模座上,压料板置于下模座上,气垫顶杆穿过下模座底与压料板底面接触,上模凸模与压料板及所下模刀块配合接触,当工作时,上模凸模向下运动与压料板接触,使压料板向下运动,进行物料整形,物料整形完毕上模凸模向上运动,气垫顶杆推动压料板恢复原位。结构合理,布置紧凑,工作稳定高效,节约生产成本,缩短制造周期,负角部位的尺寸合格率高,周围的外观面不变形,不需要人工返修,将零件竖立起来,使零件负角部位能够通过正冲实现,压力足够且稳定,零件不会因整形变形,整形到位,回弹小,定位稳定、准确,操作简便。

    一种新型汽车大梁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3356363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21608.5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大梁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与下模座固定的压料芯、与上模座连接的压料机构、与上模座和下模座分别连接的成型/侧整形机构,工作时制件放置在压料芯上,上模座带动压料机构和成型/侧整形机构向下模座方向运动,压料机构首先接触到制件并压紧固定,上模座和成型/侧整形机构继续运动,然后成型/侧整形机构开始工作。该模具前、后大梁各做一穴。该模具减少了零件的起皱;有效的控制了零件的回弹;解决了大梁成型类零件对生产设备的过渡依赖,提升了合格率;实现了二道工序成型汽车大梁和一模两件的生产方式,利用设备少,提升了生产效率。此种模具适用于汽车大梁类零件的生产。

    一种可调整筋条阻力的拉伸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3356362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19871.0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整筋条阻力的拉伸模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整筋条阻力的拉伸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凹模和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凹筋,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压边圈、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压边圈凸筋和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设有控制所述压边圈凸筋凸起行程的凸筋撑杆,所述凹筋和所述压边圈凸筋相配合,所述凹模和所述凸模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凸筋撑杆控制压边圈凸筋凸出的行程,可以控制拉伸阻力产生的时间,可通过控制压边圈凸筋的高度从而控制拉伸阻力的大小,因此可以更好的控制材料流入量,减少后期进料太快产生的起皱变形现象。

    一种变压边力梁类拉延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3356352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266411.6

    申请日:2013-0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边力梁类拉延模具,包括包括上下设置的凹模座和凸模座以及位于所述凹模座与所述凸模座之间设置的压边圈组件,所述凸模座上设置凸起的凸模,在所述凸模座上凸模的前后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两组氮气弹簧组件,所述氮气弹簧组件的顶部与所述压边圈组件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凸模与所述压边圈组件接触,所述凹模座下表面与所述压边圈上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压边力梁类拉延模具减小大梁侧壁的弧状回弹,很好地控制梁类扭曲的问题,而且减小了压面料上的起皱现象,使得大梁实现充分的塑形变形,降低零件的内应力,减小零件的整体回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