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及由此制造的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1101890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137953.2

    申请日:2007-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768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及由此制造的半导体器件。该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电极;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源/漏区域使得源/漏区域位于每个所述栅电极的两侧;通过在形成有栅电极和源/漏区域的半导体衬底上蒸镀镍或镍合金且然后对镍或镍合金进行热处理,在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源/漏区域表面上形成镍硅化物层;在执行上述工艺后获得的表面上形成层间绝缘层,该层间绝缘层形成有接触孔,所述镍硅化物层的表面通过所述接触孔暴露;通过蒸镀难熔金属保形地沿着所述接触孔形成欧姆层,该难熔金属在500℃或更高的温度转化为硅化物;保形地沿着所述接触孔在所述欧姆层上形成扩散阻挡层;以及通过在所述接触孔中填埋金属材料而形成金属层。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3878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710943288.X

    申请日:2017-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中,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有源鳍片至第三有源鳍片。第一有源鳍片至第三有源鳍片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第二有源鳍片、第一有源鳍片及第三有源鳍片在第二方向上以此顺序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使用第一蚀刻掩模来移除第二有源鳍片,第一蚀刻掩模覆盖第一有源鳍片及第三有源鳍片。使用第二蚀刻掩模来移除第三有源鳍片,第二蚀刻掩模覆盖第一有源鳍片及衬底的被移除第二有源鳍片的一部分。在第一有源鳍片上形成第一栅极结构。在与第一栅极结构相邻的第一有源鳍片的一部分上形成第一源极/漏极层。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可具有高的集成度及小的面积。

    具有竖直装置和非竖直装置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222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02070.6

    申请日:2012-06-15

    Inventor: 宣敏喆 朴炳国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延伸在水平方向上的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竖直晶体管。竖直晶体管包括:第一扩散区域,位于基板上;沟道区域,位于第一扩散区域上并在相对于基板的水平延伸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延伸;第二扩散区域,位于沟道区域上;以及栅极电极,位于沟道区域的侧壁且与其绝缘。水平晶体管设置在基板,该水平晶体管包括:第一扩散区域和第二扩散区域,位于基板上并彼此分隔开;沟道区域,位于基板上并位于第一扩散区域和第二扩散区域之间;以及栅极电极,位于沟道区域上并且与沟道区域隔离。竖直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一部分和水平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一部分在相对于基板的竖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竖直位置。

    镍-自对准硅化物工艺和利用该工艺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9967C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410099749.2

    申请日:2004-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5 H01L21/28052 H01L21/28518

    Abstract: 提供了镍-自对准硅化物工艺和利用该工艺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镍-自对准硅化物工艺包括制备具有硅区和包含硅的绝缘区的衬底。镍沉积在衬底上,并且在300℃至380℃的第一温度下退火镍以在硅区上选择性地形成单镍单硅化物层,并且在绝缘区上仅剩下未反应的镍层。选择性地除去未反应的镍层以暴露绝缘区,并同时在硅区上仅剩下单镍单硅化物层。随后,在比第一温度高的第二温度下对单镍单硅化物层进行退火,从而在没有单镍单硅化物层相变的情况下形成热稳定的单镍单硅化物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