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3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73727.3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 , G01N33/68 , G01N15/0205 , G01N21/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反应的动态光散射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识别元件标记的免疫磁珠为动态光散射捕获探针;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或小分子竞争抗原为传感器检测探针;以生物素标记的纳米材料、聚合物以及蛋白质为交联剂;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反应引发捕获了待测物的免疫磁珠复合物发生交联反应,进而使免疫磁珠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发生变化,通过监控免疫磁珠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实现待测物的检测。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在短时间内可实现超灵敏检测,且制备的免疫磁珠可将目标物从复杂的样本基质汇总分离富集出来,有效消除了样本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7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243963.9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调控发射波长及亮度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将聚集诱导发光染料、聚马来酸酐十八碳烯和聚苯乙烯溶于三氯甲烷后与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混合,通过超声乳化制得乳液,去除三氯甲烷后,离心分离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微球。通过调整聚合物比例使微球提供的聚合物微环境不同,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发光性能最高提升3‑10倍;发射波长最高变化70nm。较传统荧光微球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仅使用一种荧光基团,即可达到多色荧光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73727.3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 , G01N33/68 , G01N15/0205 , G01N21/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反应的动态光散射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识别元件标记的免疫磁珠为动态光散射捕获探针;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或小分子竞争抗原为传感器检测探针;以生物素标记的纳米材料、聚合物以及蛋白质为交联剂;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反应引发捕获了待测物的免疫磁珠复合物发生交联反应,进而使免疫磁珠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发生变化,通过监控免疫磁珠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实现待测物的检测。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在短时间内可实现超灵敏检测,且制备的免疫磁珠可将目标物从复杂的样本基质汇总分离富集出来,有效消除了样本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43719.2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9K11/02 , C09K11/06 , B01J13/02 , G01N21/64 , G01N33/548 , G01N33/558 , G01N33/58 , G01N3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N‑羟乙基‑1,8‑萘二甲酰亚胺四苯乙烯衍生物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及其应用,属于分析检测领域。聚集诱导发光微球以N‑羟乙基‑1,8‑萘二甲酰亚胺四苯乙烯衍生物为AIE分子并通过溶胀法制备,随后用于制备定量检测氨基末端B脑钠肽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结构包括:PVC底板、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聚集诱导发光微球标记的抗氨基末端B脑钠肽标记抗体喷涂在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结合垫上,硝酸纤维素膜设有检测区(T线)和控制区(C线),分别喷涂特异性标记抗体(包被抗体)和抗免疫球蛋白G抗体(二抗)。本发明与传统FITC荧光试纸条相比,灵敏度提高了14倍,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定量,便于携带,样品用量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723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43718.8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9K11/02 , C09K11/06 , B01J13/06 , G01N33/52 , G01N33/533 , G01N33/543 ,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将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和双亲聚合物作为原料溶于良溶剂中,之后加入具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将溶液制成微乳液,去除微乳液中的良溶剂,离心分离,将所得沉淀复溶于碱水中,水解后离心清洗,将清洗后的沉淀物复溶于缓冲液中,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原料还包括脂溶性有色染料,制得具有核壳结构、比色和荧光双功能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复杂仪器,时间较短、试剂成本低、稳定性高以及重现性好,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前景;且制备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形貌完整、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荧光信号强、粒径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43963.9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调控发射波长及亮度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将聚集诱导发光染料、聚马来酸酐十八碳烯和聚苯乙烯溶于三氯甲烷后与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混合,通过超声乳化制得乳液,去除三氯甲烷后,离心分离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微球。通过调整聚合物比例使微球提供的聚合物微环境不同,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发光性能最高提升3‑10倍;发射波长最高变化70nm。较传统荧光微球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仅使用一种荧光基团,即可达到多色荧光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44326.3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8J3/12 , C08J3/16 , C08L35/00 , C08K3/08 , C08K5/46 , C09K11/58 , C09K11/06 , C09K11/02 , B82Y20/00 , B82Y40/00 , C09B6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双面体结构的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集诱导发光染料、油溶性金纳米粒子和聚马来酸酐十八碳烯溶于三氯甲烷后与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混合,通过超声乳化制得乳液,去除三氯甲烷后,离心分离得到双面体结构的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本发明制备的微球同时具备胶体金纳米粒子的比色信号和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荧光信号,与传统荧光微球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微球可以同时实现裸眼判读能力及荧光定量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7297.X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降解食用油中真菌毒素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高分子‑酶‑无机杂化纳米花是利用酶为模板通过共沉淀的方法诱导无机晶体自组装复合成花状固定化酶催化剂,最后通过表面修饰双亲性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经过双亲性高分子化合物修饰的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大大增加了其在油‑水两相反应介质中的分散性,具有良好的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在食用油中通过界面催化高效降解真菌毒素,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酶‑无机杂化纳米花适用性广,制备方法简便,易于工业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44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31437.8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77 , G01N33/58 , G01N33/531 , G01N33/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多元现场检测的金磁纳米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制作方法与检测方法,包括盒体、金磁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毛发裂解液,所述金磁免疫层析试纸条设于盒体内,包括底板、样本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样本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沿着水平方向顺序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结合垫上固定有标记毒品单克隆抗体的金磁纳米粒子,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三条检测线和一条质控线,检测线包被有毒品抗原‑牛血清蛋白复合物,质控线包被羊抗鼠多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和所述质控线沿层析方向按顺序分布,所述毛发裂解液包含裂解毛发角蛋白的有效成分。本试剂盒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稳定性强、线性范围宽、检测成本低、检测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0974932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629524.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四联苯乙烯酸四甲酯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将四联苯乙烯酸四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马来酸酐十八醇酯溶于三氯甲烷溶剂后分散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在冰浴条件下强超声制成微纳米乳液,除去三氯甲烷,离心清洗同时活化微球表面官能团,即制得本发明微球。本发明用四联苯乙烯酸四甲酯为荧光染料制得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荧光强且装载量大,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良好荧光性能,且具备丰富的表面修饰官能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