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齿单次冲击碎岩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72728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822870.8

    申请日:2013-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齿单次冲击碎岩实验装置,包括落锤冲击加载单元、底座和数据采集单元,落锤冲击加载单元包括竖直导轨、冲锤、锥套筒、弹簧、锥形压块、压头和压头固定座,冲锤滑动设置在导轨上,锥套筒包括上扶正圆筒和下锥筒,在上扶正圆筒内设置有弹簧,树脂道轨的下端插入到上扶正圆筒内,下锥筒套在锥形压块的上方,锥形压块的下方为压头固定座,压头安装在压头固定座的底面,数据采集单元设置在锥形压块和压头固定座之间,底座设置在压头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齿单次冲击碎岩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验装置用于研究低功耗条件下的单齿单次碎岩状况,为钻头单齿结构、碎岩功耗、月表冲击载荷有效范围等提供实验依据。

    球卡式抗扭提引器
    17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67706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20569400.6

    申请日:2011-12-31

    Inventor: 王瑜 刘宝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球卡式抗扭提引器,包括外套和管座,所述外套上方具有主轴连接套,所述管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套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套,所述内套设置在所述外套内,所述内套上环形嵌有至少一组钢球和一组滚柱,在与所述钢球组对应区域的所述内套和所述外套之间设置有锥套,在与所述滚柱组对应区域的所述内套和所述外套之间设置有偏心套,所述偏心套与所述外套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套的高度。不需要借助提引接头即可使得动力头起、下绳索取心钻具,而且周向抗扭可进行钻杆螺纹松卸,不需要人工辅助进行螺纹松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一种用于自动垂直钻井工具的机械式增力稳定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14145368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3038834.1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垂直钻井工具的机械式增力稳定平台,涉及地质钻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与外壳转动连接的下偏重块、压力补偿结构和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内筒阀和套设在内筒阀外侧并与内筒阀转动连接的外筒阀,下偏重块、压力补偿结构和外筒阀依次固定连接,上偏重块和内筒阀固定连接,上偏重块和压力补偿结构转动连接,调节结构用于调节上偏重块与下偏重块的偏转角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偏重块(上偏重块和下偏重块)对上盘阀进行控制,采用受干扰较小的上偏重块对受干扰较大的下偏重块进行控制,上偏重块和下偏重块的相对位置可通过内筒阀、外筒阀及驱动结构实现井下闭环调整,控制精度较高。

    一次性套筒
    17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109768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600018.6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套筒,该套筒包括装置外筒、密封盖和铜棒;装置外筒底端封闭顶端设开口;密封盖上设有两个通孔供铜棒穿过;铜棒的上端伸出密封盖,底端设有用于固定住连接两个铜棒的金属丝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套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多种角度的钻孔,且电介质现场注入再封装,节省施工时间,使用时可对钻孔进行密封,爆破产生的能量不会泄压,能够作用于岩石周围,爆破时靠爆破冲击力自锁密封,提高了爆破效率和爆破效果,具有十分可观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前景。

    基于多级双柱塞-偏心齿轮机构的全金属井下动力钻具

    公开(公告)号:CN210829061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793157.9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级双柱塞‑偏心齿轮机构的全金属井下动力钻具,包括同轴设置的配流轴、外管和多级偏心齿轮驱动机构,配流轴通过多级偏心齿轮驱动机构悬挂支撑在外管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井液水力驱动的新型旋转柱塞式动力钻具,柱塞结构加工精度高、成本低,柱塞式动密封效果好;通过带有偏心结构的行星齿轮系传递扭矩,提高了动力钻具的工作效率。多级双柱塞‑偏心齿轮机构驱动的动力钻具采用全金属结构,可耐高温环境;柱塞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钻具曲面加工难度小;有效缓解了金属密封效果差的问题;同时,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以安装多级柱塞结构进行接力式驱动,采用双柱塞结构保证内部力的平衡稳定且能够增大钻具扭矩。

    一种近钻头多工程参数随钻测量存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483696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232732.8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钻头多工程参数随钻测量存储装置。该装置包括:短节本体、应变片密封舱、容纳仓、盖板、应变片以及采集板卡;所述应变片密封舱设置在所述短节本体内,所述应变片密封舱用于放置所述应变片;所述应变片用于采集钻压和扭矩数据;所述容纳仓设置在所述短节本体内,所述容纳仓用于放置所述采集板卡;所述采集板卡用于采集和存储底部钻具工程参数;所述盖板用于封盖所述容纳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采集底部钻具近钻头处的钻压、扭矩、三维振动等工程参数,实现了高频数据采集并对其进行存储,便于后续的处理分析,测量分析数据可用于井下工具的可靠性评价、寿命预测、钻头工作效率评价等方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高频双偏心声波振动钻进驱动器及其减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370497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1012222.X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频双偏心声波振动钻进驱动器,包括动力头、减振结构和主轴,所述减振结构包括减振箱体、水平轴对称设置的两个驱动电机或者液压马达,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连接有呈轴对称设置的偏心轴,两偏心轴在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动力头安装在两个驱动电机之间,且其轴线与两个驱动电机的对称轴重合,所述主轴竖直安装在动力头上,通过电机驱动其旋转;驱动电机通过充气式隔振器悬挂安装在减振箱体内,对应每个驱动电机设置四个充气式隔振器,分别位于驱动电机首尾两端远离动力头一侧的斜上方和斜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四点支撑的双环形金属橡胶减振机构,可以在各个方向减振,整体通过减振支座支撑减振箱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上下钻杆设备
    17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24938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179115.X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钻杆设备,涉及地质钻探技术领域,解决了钻杆与动力头和井口同轴的精度低的技术问题。该设备包括升降机构、摆动机构、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钻塔上以随所述钻塔同角度倾斜,并可带动所述钻杆沿所述钻塔的轴向为Z轴移动;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以使所述钻杆绕所述摆动机构的轴向旋转;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摆动机构沿Y轴可调位置的连接,并使所述钻杆绕所述旋转机构的轴向旋转;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沿X轴可调位置的连接,并夹持所述钻杆;所述X轴、所述Y轴和所述Z轴相互垂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钻杆倾斜校正装置和上下钻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9556968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20179062.1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杆倾斜校正装置和上下钻杆设备,涉及地质钻探技术领域,解决了钻杆易倾斜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臂、盖板和用于与所述钻杆连接的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在校正时与所述第二臂转动的连接,校正后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固定安装;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臂固定安装,所述盖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臂可调节间隙的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臂转动来校正所述钻杆的倾斜度。本实用新型用于在校正时,能够通过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转动连接,在盖板的另一侧进行间隙调节的过程中实现第二臂相对第一臂的转动,进而能够带动钻杆与第二臂同转轴的摆动,实现对钻杆的倾斜角的校正。

    一种采矿用钻杆输送设备
    18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69392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20099825.1

    申请日:2019-01-22

    Inventor: 张越 周琴 刘宝林

    Abstract: 一种采矿用钻杆输送设备,属于地质钻探技术领域。包括底架体,底架体顶部设有斜架体,且位于斜架体较低一侧设有红外传感器模块,底架体上对应红外传感器模块下方设有升降杆模块,升降杆模块顶部设有托杆块,底架体上位于升降杆模块内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设有电磁铁模块,底架体上设有单片机控制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输入端相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模块相电连接,且外部设有电源外接端,继电器模块输出端分别与升降杆模块和电磁铁模块相电连接。有效降低了机械手在抓取上升过程中钻杆不稳的可能性,同时可自动间隔供杆,大大提高了钻杆输送效率和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