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3875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04581.8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B65B5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钻探取心的软质袋自动封口装置,包括旋转钻杆、取心管和软质袋,所述取心管设置在所述旋转钻杆内且与所述旋转钻杆同轴线设置,所述软质袋悬挂在所述取心管内,所述软质袋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取心管的下端,在所述软质袋靠近开口向的所述取心管内壁周向开有一圈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记忆合金卡圈,在所述旋转钻杆顶端设置有恒温加热器,所述恒温加热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记忆合金卡圈的外侧通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钻探取心的软质袋自动封口装置,用于在无重力环境下进行月壤采集完成后的封口过程中,直接利用高温记忆合金的力学效应直接进行软质带的收口,具有高可靠性,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38751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504581.8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B65B5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钻探取心的软质袋自动封口装置,包括旋转钻杆、取心管和软质袋,所述取心管设置在所述旋转钻杆内且与所述旋转钻杆同轴线设置,所述软质袋悬挂在所述取心管内,所述软质袋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取心管的下端,在所述软质袋靠近开口向的所述取心管内壁周向开有一圈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记忆合金卡圈,在所述旋转钻杆顶端设置有恒温加热器,所述恒温加热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记忆合金卡圈的外侧通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钻探取心的软质袋自动封口装置,用于在无重力环境下进行月壤采集完成后的封口过程中,直接利用高温记忆合金的力学效应直接进行软质带的收口,具有高可靠性,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0896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37322.8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钻探取心的软质袋自动封口装置,包括旋转钻杆、取心管和软质袋,所述取心管设置在所述旋转钻杆内且与所述旋转钻杆同轴线设置,所述软质袋悬挂在所述取心管内,所述软质袋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取心管的下端,在所述软质袋靠近开口向的所述取心管内壁周向开有一圈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记忆合金卡圈,在所述旋转钻杆顶端设置有恒温加热器,所述恒温加热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记忆合金卡圈的外侧通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钻探取心的软质袋自动封口装置,用于在无重力环境下进行月壤采集完成后的封口过程中,直接利用高温记忆合金的力学效应直接进行软质带的收口,具有高可靠性,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08966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37322.8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B65B5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B5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钻探取心的软质袋自动封口装置,包括旋转钻杆、取心管和软质袋,所述取心管设置在所述旋转钻杆内且与所述旋转钻杆同轴线设置,所述软质袋悬挂在所述取心管内,所述软质袋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取心管的下端,在所述软质袋靠近开口向的所述取心管内壁周向开有一圈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记忆合金卡圈,在所述旋转钻杆顶端设置有恒温加热器,所述恒温加热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记忆合金卡圈的外侧通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钻探取心的软质袋自动封口装置,用于在无重力环境下进行月壤采集完成后的封口过程中,直接利用高温记忆合金的力学效应直接进行软质带的收口,具有高可靠性,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9469392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20099825.1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19/14
Abstract: 一种采矿用钻杆输送设备,属于地质钻探技术领域。包括底架体,底架体顶部设有斜架体,且位于斜架体较低一侧设有红外传感器模块,底架体上对应红外传感器模块下方设有升降杆模块,升降杆模块顶部设有托杆块,底架体上位于升降杆模块内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设有电磁铁模块,底架体上设有单片机控制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输入端相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模块相电连接,且外部设有电源外接端,继电器模块输出端分别与升降杆模块和电磁铁模块相电连接。有效降低了机械手在抓取上升过程中钻杆不稳的可能性,同时可自动间隔供杆,大大提高了钻杆输送效率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892127U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20064517.5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1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杆自动运移系统,包括台架、设置在台架上的传送带、推移回转机构、螺旋水平移动机构和驱动机构,传送带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设置在台架的两端;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螺旋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涡轮箱,蜗轮箱内的蜗轮轴孔内插入传送带的主动轴,涡轮箱内的蜗杆一端插入一从动轮的轴孔;推移回转机构包括回转轴,回转轴一端插入一从动轮的轴孔,另一端安装推移爪。本钻杆自动运移系统与钻杆抓取机械手配合,实现钻进井口的钻杆自动化移摆管的工作,提高了钻杆自动输送的工作效率,输送装置不受钻杆规格的影响,适应性广,同时该装置机构简单,现场组装快捷,输送速度调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3891874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318600.8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49/02
Abstract: 一种取芯器叶片收口机构,包括:棘轮、棘爪,环圈、叶片、取芯管;在环圈上开有圆弧形槽;所述叶片上安装有滑杆和转轴,其中转轴位于叶片顶部圆弧圆心,转轴轴心的安装位置与环圈上圆弧形槽的圆心重合,滑杆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圆弧型槽的半径;棘轮与钻杆连接在一起,棘爪安装在环圈上,环圈安装在取芯管上,叶片通过转轴铰接在取芯管上,叶片上的滑杆在环圈上的圆弧形槽内滑动;钻头通过铰制孔螺栓与棘轮及钻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原样层理取壤;应用于软袋收口机构,具有收口力大,取样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342823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2006915.4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19/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杆箱及钻杆自动运移系统,钻杆箱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多排间隔设置的钻杆排列通道,钻杆排列通道包括两端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挡板,通过钻杆排列通道两端的四块挡板形成码放钻杆的间隙;在钻杆排列通道同一端设置的两挡板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弹性卡止件,弹性卡止件朝向钻杆排列通道下端的面为斜面,朝向钻杆排列通道通道上端的面为平面,对称设置的两弹性卡止件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钻杆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钻杆箱能够给予夹持爪足够的操作空间,方便夹持爪对钻杆的夹持,钻杆自动运移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有效缩短矿产资源勘探以及石油钻井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9469396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20100276.5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19/15
Abstract: 一种基于地质钻探的钻杆输送移摆装置,属于地质钻探技术领域。包括底架体,底架体底部设有驱动电机模块,顶部设有与驱动电机模块相配合的传送带模块,传送带模块外侧均匀设有多个容置凹槽体,底架体外部设有转动臂杆和支撑气缸模块,转动臂杆远端设有摆动臂模块及摆动安装板,摆动安装板上设有水平传感器模块,底部设有夹持体,底架体外部还设有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机模块、摆动缸模块以及夹持体相电连接,水平传感器模块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相电连接。解决了现有钻杆排放移摆设备步骤繁琐的问题,可直接通过传送带模块间隔送杆,简化了钻杆的输送步骤,同时可保证垂直度的基础上灵活调整钻杆夹持体的朝向,提高了与钻杆架的适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209324279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20100028.0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19/14
Abstract: 一种地矿钻杆排放移摆装置,属于地质钻探技术领域。包括输送底架体,输送底架体一端设有推进气缸,推进气缸输出端设有推进板,输送底架体另一端中间上方设有提取限位模块,且对应提取限位模块设有钻杆举升模块,钻杆举升模块内设有举升气缸,举升气缸顶部设有举升槽块,输送底架体外部还设有配置台,配置台上设有臂后摆动缸,臂后摆动缸输出端设有朝向输送底架体的摆动臂,摆动臂远端设有臂前摆动缸,臂前摆动缸输出端设有摆动安装板,摆动安装板底部设有夹持体。解决了现有钻杆排放移摆设备步骤繁琐的问题,可有效地从批量钻杆中提取并间隔送杆,大大简化了钻杆输送步骤,同时可在保证垂直度的基础上灵活调整钻杆夹持体的朝向,提升了实用性。
-
-
-
-
-
-
-
-
-